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8.0
本书讲述了集邮的故事。
一、纪实
1、野生麋鹿在大丰滩涂徜徉
2、“以邻为伴”的亚洲象群纪念《中泰建交20周年》邮票发行10周年
3、《太湖》邮票太多感慨纪念《太湖》邮票发行10周年
4、香港特别行政区邮票上缘何加上“中国”二字
5、“熊猫”与“考拉”的故事中澳联合发行《珍稀动物》邮票10周年回眸
6、钱江涌潮天下无
7、大师雕刻的《珍禽》邮票
8、一套过了发行日期才出售的邮票《中韩海底光缆系统开通》邮票发行10周年回顾
9、“皇帝御批”引发的故事
10、“百年难得一遇”的纪念邮折
11、玫瑰月季万里飘香中国和新西兰联合发行《花卉》邮票纪实
12、方寸之间尽显奥运情结
13、《叶挺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上的时间标注并非有误
14、苏州盘门与鱼尾狮像中国和新加坡联合发行邮票纪实
15、《丁丑年》邮票引发的“志号”颠倒
16、“风雨桥”邮票在风雨中首发
17、天坛,你是中外游客的“天堂”
18、三峡邮情
19、值得纪念的“钢产量突破一亿吨”
20、到德国邮电部长家乡作客《承德普宁寺和维尔茨堡宫》邮票发行纪实
21、“众志成城”的《抗洪赈灾》邮票
22、回味玻璃金字塔下的邮票首发式
23、《瘦西湖和莱芒湖》邮票蕴涵的有趣情节
2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邮票的欣赏价值
25、中央党校学员与邮票亲密接触
26、“特事特办”的《科技成果》邮票
27、佛教名山与邮票结缘
28、一次展示空间探索成就的集邮盛会2000年美国洛杉矶世界邮票展览回眸
29、邮迷戏迷人人着迷与梅葆玖先生一起参加邮品首发式
30、《君子兰》邮票留下的深刻印象
31、令人难忘的大家风范
二、游记
1、千年古刹少林寺
2、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纪念《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邮票发行10周年
3、天山天池的梦幻之旅
4、喜闻梦笔又生花
5、世界因你变得更精彩写在《电影诞生一百周年》邮票发行10周年前夕
6、浙江邮票景点巡礼
7、名楼、名篇与邮票
8、“塞上明珠”的怀古之旅
9、在安徒生的故乡看望“海的女儿”
10、邮筒成就了聊斋访蒲松龄故居有感
11、漫步在丽江街头
12、置身洱海“画中游”
13、神农架的神奇之旅
14、寻幽探访青城山
15、慕名游览都江堰
16、“人间仙境”九寨沟
17、草堂美名天下扬
18、邮票好似神奇的茶叶
三、随想
1、“芒友”在哪里?邮票图名“芒友会师”释疑
2、要像呵护母亲那样呵护土地从《珍惜土地》邮票说起
3、用邮票谱写生命的赞歌关于《震后新唐山》邮票的联想
4、“岳麓书院”邮票与“实事求是”精神
5、诗词.邮票.新长征
6、屡上邮票的遵义会议
7、踏尽坎坷重返奥运
8、妇女邮票占了“半边天”
9、让“推敲”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读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诗有感
10、纪念邮票名称中要不要“纪念”二字?
11、冷静观察集邮所涉及的几个关系问题
12、集邮品开发需要强化“三个意识”
13、试析邮票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14、加强集邮营销战略的研究
15、坚持“六个统一”打造集邮精品
16、大力推进集邮文化建设
17、提倡节约型的邮票首发式
18、防止邮品过度包装
19、多在“集”字上下些功夫
20、“福娃”热销带给集邮经营的几点启示
21、热情关注“红领巾”和“夕阳红”集邮群体
22、解读集邮消费的“需要”与“需求”
23、《集邮何去何从?》一文引发的思考
24、多搞一些科技题材的集邮产品
25、积极发展集邮消费
26、集邮应该力戒浮躁
27、时刻不忘集邮的“群众性”
28、有感于神农架景区“休游”
前言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进这间屋子,结果却跑到了那间屋子。”我接触邮票和集邮工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1969年我从北京邮电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1973年调到邮电部机关,长期从事邮电宣传和政策法规研究,担任过许多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1994年5月,从邮电部政策法规司被派往江苏省邮电管理局挂职锻炼。1995年6月回部里后被调到邮政司任职,主持邮政司工作三年有余,负责邮政行业管理和邮资凭证发行工作。1998年邮电分营以后,又被安排到中国集邮总公司,继续与邮票和集邮品打交道。在大学读的是电信专业,搞邮政并不是笔者的本意,研究邮票更不是本人的初衷。既然已经接受了邮票和集邮工作,那就不能长期充当“门外汉”,必须边干边学、边学边干,逐步加深对邮票的认识和理解,力求真正走进邮票的“那间屋子”里。
邮票和集邮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我从事邮票和集邮工作期间,正处于世纪之交,经历了香港和澳门回归、新中国成立50周年、建党80周年、北京申奥成功、三峡工程截流发电和十六大胜利召开等重大事件,参与了不少纪特邮票和纪念邮品的立项研究与图稿评审,并游览过国内外许多著名的邮票景点。邮票发行和邮品开发过程,蕴含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情节与决策内幕。从某种意义上讲,内幕常常比画面更生动,过程往往比结果更精彩。人生的丰富经历可以视为一种潜在的资源,资源应该转化为一种现实的财富,财富就有必要将它写成文章,文章发表以后才能让更多的读者共同欣赏与借鉴。
最初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写了一篇亲身经历的关于江泽民同志三次为纪念封题词的稿件,发表在2004年10月29日的《中国集邮报》上,得到了不少读者的赞扬。由此,我彻底放弃了“已经为邮电做了大半辈子文字工作,以后不再动笔写稿”的念头。于是,一边翻阅邮票目录,一边查找工作日记,一边勤跑书店,一边学习电脑,一边潜心写作。在写作过程中,突出“邮味”,力求做到资料翔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尽可能地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写成与邮票有关的纪实、感悟、随想等各类文章近百篇。说心里话,当初也并没有想到能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也版发行。根据出版社同志的建议,此书定名为《邮票背后的故事龚达才集邮散记》,书名邀请原中共中央委员、邮电部部长杨泰芳题写。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加上本人水平有限,书中发生差错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此书出版发行是作者的一个意外收获。在写稿和编书的过程中,采用了相关同志提供的部分资料和照片,并得到《集邮》杂志和《中国集邮报》编辑部的热情帮助与支持,在此深表谓谢意!同时,还要向为本书题写书名的杨泰芳部长表示衷心的感谢!龚达才2006年12月于北京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邮票背后的故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15137999 如需购买下载《邮票背后的故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04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