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学元理论的美学

作为文学元理论的美学

孔建平,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6.0

书籍简介:

西方美学传入中国之后,许多人都把美学看做哲学的一个分支,看做研究“美”的学问。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意识到,应当恢复美学的“感性”意味。

作者介绍:

孔建平,男,江苏阜宁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博士,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诗学方向学术带头人。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美学的定位与文学艺术 一 现代美学的“关键性内容” 二 “诗意的世界观” 三 以文艺为研究对象的现象学美学 四 “文学性”与思想性 五 与“美术学”、“艺术学”天然浑成的中国美学 六 “美的哲学”的前景第二章 寻找超理性的意义 一 “美”学的背后 二 “诗性的智慧” 三 感性的现代“意义” 四 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的契合 五 “感性学”在现代中国第三章 “灵”与“肉”如何得兼

引言第一章 美学的定位与文学艺术 一 现代美学的“关键性内容” 二 “诗意的世界观” 三 以文艺为研究对象的现象学美学 四 “文学性”与思想性 五 与“美术学”、“艺术学”天然浑成的中国美学 六 “美的哲学”的前景第二章 寻找超理性的意义 一 “美”学的背后 二 “诗性的智慧” 三 感性的现代“意义” 四 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的契合 五 “感性学”在现代中国第三章 “灵”与“肉”如何得兼 一 放逐肉体和艺术的西方正统思想史 二 西方文学史与“肉”的意义 三 “以肉体为准绳”的西方现代美学倾向 四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国诗歌理想 五 “以情抗理”的中国小说美学 六 “灵”与“肉”的协奏和分离 七 “灵肉一致”和“刹那主义”的美学主张 八 “有情思维”的新观念 九 当代文学活动与肉身狂欢第四章 群体性与个人化 一 个人本位意识与西方文学的发端 二 找寻一己之福的中国文学传统 三 西方近现代个人主义的演进 四 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个体基设 五 “个人的发现”与“人的文学” 六 个人主义美学的死火重温第五章 美学研究与文化批评 一 西方文化批评与美学研究的争执 二 文学是否已经“终结” 三 中国学者对“文学终结”的回应 四 两类不同性质的“审美文化” 五 美学研究的当代价值附录 文学教育与美育 一 探寻文学教育的美育本位 二 救赎与反叛 三 否定之否定的崎岖道路 四 文学教育必须回归美育后记

内容摘要:

现代西方美学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哲学的附庸,而是哲学与文学平等对话的产物,它源自文学独立意识的确立和文学批评的推动,哲学家康德等人“为其打下了基础”,文学家歌德等人为其“提供了关键性内容”。中国的学术传统是文史哲不分,不存在居高临下的哲学形而上学,其中潜伏着与现代西方美学相契合的理论精华。 美学不是“美的学问”,而是对文学艺术独特价值进行阐释的理论。文学所处理的核心内容是那些被后起哲学、宗教、政治等群体性宏伟话语形态所遗漏的人生体验、感悟和发现,美学的目标是将文学中“先于理性”、“先于反思”、先于文化的内涵转换为理论表述。运用历史的逻辑的方法梳理辨析荑学的主要内涵,有助于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深入。

编辑推荐:

西方美学传入中国之后,许多人都把美学看做哲学的一个分支,看做研究“美”的学问。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意识到,应当恢复美学的“感性学”意味。但美学究竟如何定位,究竟有何特殊研究领域和研究指向,却始终未能取得令人信服的一致意见。本书围绕学科定位等问题考察了“美学”这一晚近学科形成和影响中国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学从它诞生之日始就是一种文学的元理论,康德为它奠定了哲学基础,而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的形成和歌德、席勒等人的创作实践及其理论批评,为其确定了具体内涵。20世纪西方美学不再讨论“美”,“转向艺术”的趋势是美学的本性使然。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作为文学元理论的美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73770
如需购买下载《作为文学元理论的美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作为文学元理论的美学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8.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01 的主题关于 文艺美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