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6.0
本研究报告主要通过设置合理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对中部区域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中部崛起战略论证其内在的规定性;中部区域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内部机制的有力支持,通过分析经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现实基础和困境以及运行机制和战略措施,为促进资源在中部区域的优化配置提供有效的调节手段。中部崛起离不开东部地区产业的支持,通过分析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的理论基础、内涵与条件、发展方式与机制、制约因素和趋势,认为实现中东部产业的互动是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认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报告对河南和江西进行了典型分析,从协调发展视角对河南省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定量评价、影响因素和发展政策建议;从工业化进程视角对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对江西区域工业化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成因分析,并提出了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前言
第一篇提升竞争力:中部崛起的内在规定
第1章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
1.1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必要性
1.2国外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
1.3国内区域竞争力的研究
1.4国内外有关发展观的综述
第2章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2.1指标与指标体系
2.2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2.3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设计指标体系
2.4区域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第3章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的评价
3.12005年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评价实例分析
3.22006年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评价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篇经济联动发展:中部崛起的内在机制
第4章研究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
4.1中部崛起必须加强内部合作以实现经济联动发展
4.2研究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5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及典型案例
5.1区域联动发展的相关理论
5.2国内外典型案例及启示
第6章中部地区经济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困境
6.1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能力的比较
6.2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可行性
6.3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困境
第7章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机制
7.1中部地区区域分工机制
7.2中部地区区域合作机制
7.3中部地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第8章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战略措施
8.1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基本步骤
8.2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战略重点
8.3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第三篇中东部产业互动: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第9章经济区域间产业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9.1产业发展的社会分工协作理论
9.2空间产业推移理论
9.3产业集群理论
9.4国内区域产业互动研究现状
第10章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内涵与条件
10.1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内涵
10.2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条件
第11章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方式与机制
11.1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方式
11.2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
11.3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政策博弈分析
第12章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12.1地方政府利益的冲突,产业互动发展缓慢
12.2产业互动中的非合作博弈现象
12.3中部地区内部协调程度低,产业互动发展缺乏稳定支撑
12.4产业集群效应低,导致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黏性
12.5中部地区产业层次低,制约中东部地区在更高层次上的经济合作
第13章浙赣产业互动发展的实践
13.1浙赣产业互动的发展现状
13.2浙赣产业互动的环境和条件
13.3浙赣产业互动的发展趋势
第14章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趋势与推动策略
14.1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趋势判断一
14.2促进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基本策略
14.3对东部地区的策略建议
14.4对中部地区的策略建议
参考文献
第四篇省域经济研究之一: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协调发展水平视角
第15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理论
15.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背景
15.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15.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类型
15.4目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型评述
第16章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描述
16.1地理概况与经济区域划分
16.2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6.3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呈扩大趋势
第17章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定量评价
17.1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7.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模型建立
17.3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空间差异分析
17.4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时间序列分析
第18章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8.1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
18.2科技及人力资源因素
18.3产业结构效率因素
18.4区域经济政策因素
第19章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19.1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19.2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构建圈层的产业分工体系
19.3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19.4在不损害市场效率的情况下,政府必须为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19.5实现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在区域经济协调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A指标均值化数据表
附录B子系统主成分的特征向量
第五篇省域经济研究之二: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工业化进程视角
第20章区域工业化差异的相关理论
20.1工业化的基本含义与一般特征
20.2区域工业化理论
20.3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第21章区域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21.1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21.2区域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第22章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
22.1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断
22.2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比较分析
22.3小结
第23章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成因分析
23.1对江西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区域界定
23.2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客观性成因分析
23.3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主观性成因分析
第24章江西各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思路与对策
24.1江西各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整体思路
24.2江西各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具体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江西省和各地区工业化指标的评测值和综合指数
本书以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省域经济联动发展机制、地区产业互动和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对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重点案例进行研究,并由此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基本目标和中部崛起的重要条件、重要途径和战略基础进行分析。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竞争与合作并存。关于中部崛起的研究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书以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省域经济联动发展机制、地区产业互动和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对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重点案例进行研究,并由此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基本目标和中部崛起的重要条件、重要途径和战略基础进行分析。全书以重要数据作为支撑,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 本书适合从事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相关研究者、政府部门相关管理者阅读。【作者简介】 尹继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兼任江西省人大财经委经济专家、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江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工业化、区域经济发展、企业战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出版《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等学术论著25部;发表“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潜力与重点”、“中部六省工业化水平比较与发展对策”等学术论文1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省软科学项目、重要横向项目共27项:获省社科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第11、12届),二等奖7项。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30255594 如需购买下载《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是科学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27 的主题关于 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