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时鉴文集

黄时鉴文集

黄时鉴, 著

出版社:中西书局

年代:2010

定价:98.0

书籍简介:

本书汇编著名学者黄时鉴先生历年发表之论文,分“大漠孤烟”(蒙古史、元史研究)、“远迹心契“(13世纪以前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研究)、“东海西海”(大航海以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研究)三个单元。

作者介绍:

黄时鉴,1935年9月生于上海,原籍湖南长沙。1958年夏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58一1979年在内蒙古大学历史系任教。1979年调至杭州大学历史系,1983年任副教授,1987年任教授,从1998年起为合并后的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蒙古史、元史和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编著和整理的书籍有:《元朝史话》、《耶律楚材》、《解说插图中西关系史年表》、《东西交流史论稿》、《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三百六十行》、《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与龚缨晏合作)和《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像》等。

书籍目录:

《大漠孤烟》目录:

元好问与蒙古国关系考辨

木华黎国王麾下诸军考

关于汉军万户设置的若干问题

真金与元初政治

元朝庙制的二元性特征

《大元通制》考辨

元代的礼俗

元代缠足问题新探,

元代乃蛮是蒙古而非色目考

释《至正妓人行》中的蒙古语及其他

《通鉴续编》蒙古史料考索

清代包头地区土地问题上的租与典

论清末清政府对内蒙古的“移民实边”政策

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蒙政策”和内蒙古反动封建上层的

“自治”“独立”运动

罗依果著《孝经的古蒙古文译本》简

波伊勒著《蒙古世界帝国》述评

桑德尔斯的《穆斯林与蒙古人》简介

《蒙古在中国的统治——元代地方行政》述评

【附】译文三篇

关于金史的两篇讲稿(福赫伯撰)

《蒙古秘史》源流考(洪业撰)

关于术外尼书中若干蒙古宗王的称谓(波伊勒撰)

《远迹心契》目录:

希罗多德笔下的欧亚草原居民与草原之路的开辟

“絛贯主”考

辽与“大食”

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识读余论(附影印原件)

佛国寺双塔与中国古塔的比较研究

相远以迹相契以心

——义天和他的中国师友

宋丽蒙关系史事一瞥

——《收刺丽国送还人》考述

元高昌侯氏入东遗事

元代的对外政策与中外文化交流

释《北使记》所载的“回纥国”及其种类

波斯语在元代中国

现代汉语中的伊朗语借词初探

——兼从一个侧面看中国文化心理

元代四体铭文铜权的考释

——以识读波斯文铭文为主

元代扎你别献物考

阿刺吉与中国烧酒的起始

中国烧酒的起始与中国蒸馏器,

略谈马可·波罗书的抄本与刊本

关于马可·波罗的三个年代问题

关于茶在北亚和西域的早期传播

——兼说马可·波罗未有记茶

马可·波罗与万里长城

——兼评《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

《东海西海》目录:

茶传人欧洲及其欧文称谓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所载世界地理述论

《谱姓:拿破戾翁》序说

《三字经》与中西文化交流

麦都思《汉语福建方言字典》述论

《康熙字典》与中西文化交流

宁波华花书房刊本知见略述

从海底射出的中国瓷器之光

——哈契尔的两次沉船打捞业绩

苦竹斋札记二则

“西方”何时始指称欧洲?

《茉莉花》二百年前已传入英国

苦竹斋札记三则

从阿伯而小子说起

关于“新闻”和“新闻纸”

《通报》的“玉树凋零”传统

明末清初天主教人华史的研究:范式的转变与汉文文献的

利用145

历史天空的“两头蛇”

——评《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关于《哈梅尔游记》

朝鲜燕行录所记的北京天主堂

纪昀与朝鲜学人

纪昀与西学

——从一篇佚文谈

飞马尾上的杭州

……

内容摘要:

《黄时鉴文集(套装全3册)》包括《大漠孤烟》、《远迹心契》、《东海西海》。《大漠孤烟》介绍了我曾经说过,描写壮美境界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几乎是我治学的座右铭,并对之做过一番解说。这第一卷用“大漠孤烟”做标题,就我来说,又想添加两层意思。说起蒙古,自然会想起大漠和穹庐。我所尊敬的前辈韩儒林先生出过《穹庐集》,后学就择用大漠,广袤的草原和沙漠。蒙古史和元史,在学术上也有如大漠,多少学人感叹它的浩瀚,探究它的奥秘,向往在那里骑马驰骋,但是他们的点滴成就,往往只是孤烟而已。这是其一。其二,学人常是孤寂的,尤其是历史人,尤其是做蒙古史元史这类学问的人,然而,“大漠孤烟”或竟是呈现在他们心中的一种壮美。

  《远迹心契》介绍了义天是韩国佛教史上的一代高僧——大觉国师。义天入宋求法是中韩佛教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义天和他的中国师友的交往,堪称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典范。他入宋以后,与净源法师最为投契。“相远以迹,相契以心”见于净源致义天的书信,用这八个字来表示义天和中国师友的关系是非常贴切的。而我以为,这个“心契”之说,内含一种超越既定时空的意义,它对人类文化交流的性质和内在因素给出了一个深刻的表述。故我在这里概括成“远迹心契”四字,用为本卷的正标题。

  《东海西海》介绍了在利玛窦绘制和刊行其世界地图的过程中,接受世界新观念的明末士人进一步阐发了“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观念。当时“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观念已含有以下三层意思:一、中国和西方的圣人,“各以心之精神,明道淑世”,过去互不相闻,现在可以“交相发明,交相裨益”;二、“六合一家,心心相印”,是“东渐西被”的基本原因,虽然中西语言文字不同,但。却“殊而能同”;三、虽然心同理同,但是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又可以“各抒一精彩”,因而“断断然此是彼非”,是十分谬误的一这些认知非常值得:重视,它们是宝贵的思想资源,给人以隽永的启迪。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黄时鉴文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7501474
如需购买下载《黄时鉴文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中西书局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9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黄时鉴文集是中西书局于201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0-53 的主题关于 史学-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