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与选择

辨别与选择

毛玲玲,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8.0

书籍简介:

经济领域的技术、信息等变化所产生的复杂的犯罪形式,会使传统刑法的边界与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出现使犯罪构成、刑法解释方法与具体罪名的法律适用都出现亟需解决的新问题。本书稿对经济犯罪所带来刑法变革进行分析研究,如与传统罪名相关的概念既遂的标准、因果关系的认定等问题结合实践进行全面的理论剖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作者介绍:

毛玲玲,1975年2月生,浙江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2010年,挂职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以及金融证券犯罪、公司犯罪等经济犯罪问题。在《法学》《政治与法律》《上海金融》等法学与金融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证券犯罪、金融犯罪、公司犯罪等著作;参编《刑法学专题研究》《中国刑法学》教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等多项课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犯罪构成理论的演变与比较

第一节 犯罪构成理论的比较

一、各种犯罪构成理论

二、考察各种犯罪构成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争论情况

一、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争论状况

二、犯罪构成理论讨论的意义或犯罪阶层理论的方法论效用

三、理论争论中对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缺陷的归纳

第三节 中国背景下犯罪构成理论问题的相关检讨

一、犯罪构成理论之争:百家争鸣的学术繁盛背景下对负面影响的认识

第四节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演变趋势

一、大陆法系犯罪阶层理论的图示

第二章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价值与边界

第一节 犯罪化趋势中刑法的价值

一、刑事责任的独特价值

二、刑事指控的特殊功能

第二节 犯罪化趋势的表现

一、刑事法网加密

二、刑事法网趋严

第三节 犯罪化趋势的模式选择

一、犯罪化的入罪与设刑

二、犯罪化的定性与定量

三、犯罪化的合情与合理

第四节 非犯罪化学说的基础

一、犯罪化的有形成本

二、犯罪化的无形成本

第五节 非犯罪化的路径

一、去刑罚化理论

二、去犯罪人化理论

三、刑法“轻轻重重”

第六节 犯罪构成理论与司法能动性

第三章 刑法因果关系判断路径之探索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各种因果关系理论的借鉴与限制

一、“条件说”、“原因说”及“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借鉴及限制

二、“客观归责理论”的借鉴与限制

三、英美“双层次原因理论”的借鉴与限制

第三节 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路径

一、限定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明确判断范围

二、区分刑法因果关系承载的功能,简化判断过程

三、承认刑法因果关系的法律属性,赋予法官个案自由裁量权

第四章 刑法解释的争议与解决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刑法解释迷局的展现

一、“以毒易毒”案例中刑法解释的适用困难

二、刑法解释分歧的原因

第三节 刑法解释迷局的诸多解决方案

一、刑法解释的立场之争

……

第五章 刑法概念式思维路径的困境

第六章 故意与过失的司法困境与解决方案

第七章 不作为犯实质化界定的限定

第八章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批判与借鉴

第九章 共同犯罪理论在经济社会的适用困境与借鉴

第十章 经济社会中刑法观念的变革

第十一章 现代社会刑事责任的轻缓化思考——以税收犯罪的变化为例

第十二章 经济犯罪刑事司法的精致化课题

第十三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思考

第十四章 案例指导制度的经验与困境

内容摘要:

近年中国刑法理论界对犯罪构成、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刑法解释等基础命题的讨论学说纷呈。一些基础命题的思考既是与刑法研究的未来趋向相关,也是思考如何解决刑事司法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基础。《辨别与选择:变动中的刑法学说与实践》主要内容在于对各种学说与观点进行辨别与选择。通过以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德日刑法、英美刑法以及我国刑法中各个基础命题的内涵与演变,分析各种学说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论路径差异,以期对我们思考如何完善刑事法治有所启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辨别与选择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1870957
如需购买下载《辨别与选择》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6 × 23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辨别与选择是法律出版社于2014.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4.04 的主题关于 刑法-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