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情故事到生活喜剧

从悲情故事到生活喜剧

王小龙, 著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29.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关于纪录片的随笔,有9万字。涉及上海三十多部纪录片的创作和亮点解读,大部分与作者有关,直接创作、参与策划或幕后推动。也有一部分是阅读国内外纪录片作品的随想。作者是纪录片的工作者,而不是这方面的理论者,学术成分可能少点,但也因此更接近实际操作,文字也更好读一些。

作者介绍:

王小龙,1954年8月生,海南琼海人。高级编辑,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一个叫做家的地方》、《莎士比亚长什么样》等纪录片导演,2000年以来上海的一系列纪录片作品的策划者和制片人。同时,作为当代中国影响力较大的诗人,作品入选国内外多种诗歌选本,自选诗集《男人也要生一次孩子》、《年代表情》、《我的老吉普》因印数极少而颇为难得。

书籍目录:

莎士比亚和苜蓿

《三天两夜》

《穷海》

听说西北有恐龙

一根绳子引发的悬案

蟹爬沙沙响

《一个叫做家的地方》

《集装箱、梦和游戏》

《干妈》

《欢乐颂》

《房东蒋先生》

差距和风度

“最后的嬉皮士”

《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

《马戏学校》

那些中国喇叭究竟在叫喊什么

自己去看

《上学路上》

在地底下能做什么

DV也疯狂

《长江1号》

也说《华氏911》

每一次放映都像一次葬礼

使命不是可以交易的

“片子是机房里做出来的”

文学奶大的

从悲情故事到生活喜剧

说“情景再现”

越洋答问:有关中国纪录片

克服电视的坏毛病

“帅呆了”的收视率(外两则)

别想太好,想太好就没了

后记

内容摘要:

作者关于《从悲情故事到生活喜剧:一个纪录片人的趣味随笔》的自白——
  记忆是牙掉了留下的豁口,总让你忍不住去舔它。辞去纪录片编辑室的制片人职务,有了一点胡思乱想的时间,我就在键盘上慢吞吞地打字,写下一些有关系没关系的纪录片的笔记。开头几篇还打印出来给几位同事看,说有意思,一些事一些过程连我们都不知道。真没什么意图,就空下来闲得慌,练打字吧。想到同行和同事可能会看,就尽量写得好玩一点。中间的十七篇文字,基本上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
  这些文字随写随贴在作家陈村主持的网上论坛“小众菜园”,朋友们会跟帖,表示他们对纪录片的理解和对纪录片人的善意;贴在电视台的局域网上,反应就有些微妙了,电梯上、食堂里遇到的目光,有心领神会,也有不以为然。于是写得兴起,也是讨好大家吧,打字下笔就开始留意文字和叙述方法,不过基本真实是不用怀疑的,即使是故事化戏剧性的,也还是一个纪录片人在说话,虚构不来。网文断续贴出,连接起来就是前面六篇的样子。顺便说说,作家沈宏菲向我约稿,我把《莎士比亚和苜蓿》发过去,又补了一些图片,洪晃办的杂志连文带图照样发表了,那是我收到的最大一笔文字稿费,数字吓我一跳。
  后九篇是论文、谈话之类。前两篇早一点,大约写在1999年,发表在中国纪录片学会选编的论文集中。不是搞理论的,就只能强调态度啦,还算严肃认真吧。在纪录片这个忽大忽小的圈子,我自认没什么学问,可能话糙了点,说法又不乏偏激,也不想修正了,反正对不对都不碍事。
  树木的一滴汁液,有可能成为多年后的琥珀,在幸免于灾难的森林中。我相信影像记录的作品成立以后,它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当然,读解也会趋向多元。我的这些备注似的文字,因为写得具体,应该不会限制纪录片本身引发的联想和自由发挥,有兴趣有机会去看我提到的纪录片,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过好了。我自己也这样,别说学者、记者和观看者的议论,就是作者自己的说法也不当真,自己去看。

编辑推荐:

一个纪录片人的趣味随笔。
  他把镜头对着上海。不论拍什么,他有句一样的话:“光拍高楼大厦,那是炫富,土豪。上海?上海都在两层楼以下。”他自然晓得,两层楼以下的上海,局促、潮湿。那么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从悲情故事到生活喜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9611515
如需购买下载《从悲情故事到生活喜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文汇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8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从悲情故事到生活喜剧是文汇出版社于2014.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952-53 的主题关于 纪录片-艺术创作-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