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密码

中国密码

(德) 译林, 著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德国作家弗郎克·泽林以其独特的视角解读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等体系的一本内涵丰富、条理清晰、剖析深刻、语言平实等诸多优点的国外超级畅销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黄色威胁”

第二章 “我群”危机

第三章 国家权力的瓦解

第四章 无“中”之国

第五章 大跃进式经济

第六章 改革的脚步

第七章 稳定压倒一切

第八章 后宫经济

第九章 驾驭世界

第十章 全球化陷阱

第十一章 中国密码

译后记

大事年表

这已是译后记的第三稿了。如果加上之前烂掉和废掉的腹稿,被我揉皱丢掉的纸团已然遍地。我渐渐开始后悔,在编辑要我写些什么的时候,我为何就那样忙不迭地答应了。是虚荣,但并不全是。或许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被这本书纠缠太久,从动笔翻译到现在,已过去将近三年。其问遭遇的种种周折,让我感觉如果不说些什么,实在对不起自己。

但是该说些什么呢?我一向是反对译序或译跋的。在我看来,除译文之外译者的话都是废话。从交出译稿的一刻起,除了未拿到手的稿酬外,译者与他的书已经两讫了。很多人喜欢将译者比作奶妈,抱的时间再长,孩子仍然是别人的,虽然那孩子的眉目总有几分像自己。

仔细看过编辑的信,要求是这样的:从译者的角度,介绍一下作者和作品的内容与背景。但是什么是译者的角度呢?一本书十几二十万字,读者耐着性子一路看下来,该明白的都已明白,即使不明白,也总轮不到译者来阐释,因为译者未必比读者更聪明。我的经验往往正相反。说到底,译者只是一个工匠,翻译对象本身不过是他面前的一件手工活。他要做的事,是把它一块块拆散开,一块块仔细打磨,然后再重新组装起来。因此在翻译完一本书后,译者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细节,是自己反复斟酌过的每一处措辞和每一种语气。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放在这里再恰当不过。

但我仍不肯就此放弃。自己写不出,那就照猫画虎吧。我找到一些同类型书,并仿照那些译序的套路写出了下面这些话:

“在当今西方谈论中国的喧杂而近乎聒噪的声音中,《中国密码》只是其中一种。它与其他声音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没有人们惯常看到的西方式傲慢与偏见,在于它的严肃与真诚。在西方世界,这种声音即使不是少数,也仍然属于异数。敢于发出这样的声音,是需要勇气的。有谁愿意被自家人指着鼻子说,瞧瞧,人家干得比咱们好。……面对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时,应当让我们的耳朵习惯各种声音:习惯被指责(指责未必都是别有用心),习惯被夸奖(虽然赞歌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种调式),习惯被关注(即使注视者的目光是透过有色眼镜)。……”

发给朋友看。朋友说:你翻翻报纸,上上网,到处都是这样的话,你说它干嘛?没错。我不是学者,也不是评论家,我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读者,译后记当然不应是一篇读后感。朋友提醒说:你不是作者的朋友吗?说说他,写些大家不知道的花絮吧。

这主意不错。于是重新写:

“我和弗郎克认识已逾十年。那时,我们都为德国媒体做事,他是《经济周刊》驻京记者,我给另外一家德国报纸作翻译,多少算是同行。但我是这家的雇工,他是别家的老板,平时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最近距离的一次接触是10年前,我们作为同一办公楼里的近邻,因为反抗‘强拆’(在租赁合同到期前被强令搬迁)联手作了一次‘钉子户’。当出租方抛出停水停电停暖气的‘杀手锏’后,是弗郎克找来柴油发电机解决了‘无燃之急’,并率领两家代表到外交部新闻司交涉,使我们的维权行动得以获得最终的胜利。回忆起来,弗郎克身裹羽绒服、怀揣暖水袋敲打键盘的样子,仍然清晰如昨。……”

这次轮到自我否定了。这些和我的翻译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是通过这些花边趣事,告诉读者我和作者关系很铁吗?于是再次删掉,打开新建文档,重新面对一张白纸。

其实,我是有话要说的,甚至很多,但绝不是上面这些。对于一个译者来说,在翻译过程中的最深感受,是翻译的艰辛。

翻译这本书是一种磨难。最初读到它时,我丝毫没有意识到未来的翻译将会如此艰难。作者逻辑缜密的思路,简洁清楚的语言,仿佛正是自己最熟悉、最能把握的一种。但是,一旦开始,困难便劈面而来。整本书,几乎是一部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史。如此众多的人物、历史事件,说俗些简直是浩如烟海。而查找那些大量的名人引语,便犹如大海捞针。我曾为核实某些人名或查找某段引语,数次把电话打到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甚至曾把电话打到广州,请教一位明清史专家。更多的时候,我的痛苦是因为怨恨自己的无知。对一个以外语为专业(这也算是专业吗?)的译工来说,书中涉及的领域实在太广泛了。为了避免犯下过于拙劣的错误,只能现磨枪了。于是,常常为了翻译一两页的东西,就要看一厚本参考书……

不能再这样写下去了,要不然,译后记将会变成一部血泪史。我的一位翻译同行早就说过,翻译的苦只能自己吞,因为这毕竟是你的本职工作,再苦都是活该,你以为,那些盖房子的建筑工人就不苦吗?还好,书终于要出版了,就像建筑工人看到自己亲手建起的高楼终于要有人人住了。房子盖的质量不好,还可以再修。翻译中的错漏又该怎样弥补呢?高人的指教与斧正只能留给下次,这次的遗憾只能是遗憾了。

为了让这篇不像译后记的译后记多少有些译后记的样子,学外国人的做法,鸣谢一下:

感谢谷歌(幸好这个时代有网络,网络有GOOGLE,帮我省了去图书馆的路)。

感谢我的先生(嫁给同行毕竟是有好处的)。

谢谢建伟、芳芳、刘风、耀军,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

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本书。话虽俗,但绝对真诚。

强朝晖

2008年10月22日于维也纳

内容摘要:

本书是西方近年来论述中国问题的影响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自2005年出版后,居德国经济类畅销书榜首达半年之久,此后多次再版,至今仍畅销不衰。在书中,作者弗郎克·泽林(Frank sieren)以中国近代史为主线,详细解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体系,从而探寻中国崛起的深层次原因。本书内涵丰富、条理清晰、视野宏大、剖析深刻,是以西方人的视角解读中国的一部难得之作。 作者简介 弗郎克·泽林,生于1967年,原德国《经济周刊》驻京记者,自1994年至今居住在北京,现为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时代周报》等报刊特约撰稿人,纪录片制片人,德国最具权威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 作为一个德国人,在中国人面前讲述中国,未免有些自不量力。对亲爱的中国读者来说,这样做显然是多余的。其实,这也并非我的初衷。我写作这本书的最初动机,更多地是为了向德国人或者说欧洲人介绍中国的发展历程。但是对中国读者来说,这或许恰恰是这本书的有趣之处。 喜欢从外国人的角度评点别的国家,可以说是西方的一种传统,而这种传统在中国似乎并不像西方那样突出。这或许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事情上。如果一位法国人写了一本关于德国的书,虽然这本书是写给法国人的,但德国人会把它翻译成德文,并怀着浓厚兴趣争相阅读。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欧洲。一本英国人评述美国的书则难以在美国读者当中得到同样多的关注,那些研究全球变化的书则更是如此。美国读者显然不大情愿让欧洲人为他们评点世界局势,超级大国及其国民的特点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 中国正处于融人世界的过程中,因此中国人对于其他国家如何看待自己和看待世界的态度相当开放。如果这一状况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对于全球合作将大有益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外国人隔着一定的距离观察这些发展变化,往往看得更清楚。虽然作者有可能由于未能将文化背景因素纳入视野而导致对某一现象理解有误,但即便如此,他对这一现象的观察描述对澄清误解仍然会有帮助,人们可以藉此在“以接近促变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一步。 有些德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中国。他们更多是从本国的发展水平出发,而不是以中国过去30年的进步来评判中国。反过来看,一些中国人对西方的合理批评则常常过于敏感,反应激烈,而对于西方国家的文化特征却丝毫未予顾及。上述两种表现对世界进步都没有好处,相反还会带来许多麻烦。避免被这些声音主导十分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出中德两国关系。 一个超级大国独霸世界和西方占绝对优势的时代正在发生改变,世界秩序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一变化是积极的。多极化的世界秩序要求各国之间有更多的协作和理解,同时也要求各国更加明确地阐述自己的立场。 为此,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通过全球化,这个世界或许将变得更公平,但绝不会变得更简单。如果这本书能够为减少全球化过程中的磨擦和耗损尽微薄之力,我将倍感欣慰。 弗郎克·泽林 二○○八年十月于北京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密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21084194
《中国密码》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贵阳出版单位贵州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密码是贵州人民出版社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50.7 的主题关于 中国-近代史-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