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年代:2009
定价:29.8
本书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华,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本书故事精彩,插图丰富,可读性强,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文化知识、扩大知识面,是适合广大读者的文化知识实用读本。
一、自然地理
二、人文地理
三、中国自然地理
四、中国人文地理
五、世界自然地理
六、世界人文地理
前言
地理的魅力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自古以来,地球的奥秘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可能是那震撼视野的画面,可能是那感动心灵的体会,也可能是人类从来就没有满足过的好奇心在作怪。那么,究竟人类一直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大爆炸”是怎么回事?喀斯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人们为什么会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这些地理常识你都知道吗?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亲历山河,去欣赏日本“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樱花美,去赞叹诗人吟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豪情,去感受令人叹为观止的地理景观;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科学家,去探索“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的月食的神奇奥秘。大自然始终以伟大而神秘、美丽而多变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故而人们会时常感叹生命的渺小。这说明人们征服自然的手段还不够,也源于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还不够。人们如果能够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了解得更多,那么像“高峡出平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这一类的构思将会越来越多。
有人说,地理是一种教养,每一个关注未来、生活积极向上的人都会通过阅读而习得;地理是一种气质,每一个崇尚自然、爱好探险、追求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人也都能够通过阅读而拥有。所以,阅读地理常识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并且这还要成为我们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无愧于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可以有机遇去领略它的魅力,觉得眼前浮现的画面和感动心灵的体会是这样令人向往的。从而,鼓励我们继续前行。
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人们对于地理探索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兴致也一直没有减低过。那么就请我们在空闲之余,能够拿起这本《国人必知的2300个地理常识》,去感知大自然孕育万物的神奇力量。本书以极为精美的图画、丰富而又实用的资料,生动翔实地记录了地球及其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把世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天体的奇妙,各地区的民俗民情;观赏大自然的野兽派雕塑“魔鬼城”,世界文化遗址奇迹的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希腊宙斯神像等;还可以探索地质结构、气候、土壤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寻找自己想要的正确知识?我们把读者可能感觉有趣的、觉得有意思的,然而又较零散的地理常识全部整理在一起。为读者营造一个感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良好氛围,并将地理知识实现潜移默化的传递。在前面的“导读”部分,把文章中厚实的内容用精辟的语言加以概括,让您轻松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地理,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文中还配以有趣的小贴士,在充实您知识的同时,从而愉悦您的心情。
我们对宇宙认识有多少
约翰.德拉维尔.德迈蒙曾说过:“在广漠沉寂的星空里,我们为失去的太阳悲泣。”可见,宇宙中的瞬息万变都随时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远古时代,人类把打雷、闪电,以及出现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都认为是上天的惩罚,因而他们感到恐惧。自从16世纪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人类对于天体现象的认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人们逐渐开始了解时间、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并和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利用雷电制造肥料、肥沃土地。渔民在长期的日积月累的生活中,总结了“春过三天鱼北上,秋过三天鱼南下”经验,这为渔民们扬帆起航捕获鱼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然,还有人类在无知的状态对自然的破坏,以致森林退化,湖泊酸化,鱼类死亡,水生生物种群减少,农田土壤酸化、贫脊,有毒重金属污染增强,粮食、蔬菜、瓜果大面积减产,使建筑物和桥梁损坏,文物面目皆非,等等。
大自然的杰作地形地貌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姿态。由于风化作用、地质作用、流水侵蚀等因素造就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沙漠、岛屿等无所不有,精彩也无处不在。伟大的造山运动造化了喜马拉雅山,山高大雄伟,其“珠峰”银装素裹,亭亭玉立于地球之上。河流的冲击成就了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不仅视野宽阔、土地肥沃,而且水网密布、交通方便,并素有“鱼米之乡”犹他州的布里斯峡谷的美称。风化作用和流水的侵蚀形成了丹霞奇峰,峰孤立而陡峭,奇岩怪石。诸如此类的种种奇观令您心动不已。读此书您宛如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幻境般的绚丽色彩。
你眼中的水是什么样的
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的确如此,几千年奔涌着的江河水,不仅哺育了我们的生命,也同样孕育了悠久的文化。我们在利用人力获取水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水所蕴含的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很能说明之,推广到社会生活当中,就成就了唐朝的“贞观之治”。同样,《劝学篇》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运用到学习积累上面,就成了一种开放进取态度,充分汲取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中体现人要像水一样的为人处世原则,不仅要帮助别人,还要不图回报。不仅如此,文明血脉的传承、水利枢纽的建造、水利机械的发明等,都推动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本书提供了所有江河湖泊的资料,目的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了解这些知识,从而发挥自然资源的最大利润。
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
民俗,是一种文化,广泛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真是“一饮一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穿着打扮,嗔怨喜怒无不透出民俗的影子,显示出民俗的力量”。文中用生动有趣的文字,记载了古今中外的民族历史、语言文字、服饰、器乐及禁忌等内容,丰富了读者的见识。写礼仪的,可以令人非常直观地知道
当地当时的礼节风俗;写民间观念的,令我们不至于在轻松游玩的时候因不懂当地习俗而遭遇尴尬;等等。并且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今天,别具风情的地方物产节、文化节,都已经推上了时代的舞台。成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的丰厚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了解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也就成了必修课。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深深地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本书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把古今中外的民俗风情,配以精美的图片生动地展现出来,让我们能很直观地获知。
自然留给我们的困惑
一大堆的谜,至今难以揭开。令全球科学家挠头不解的是,死海到底还有多少秘密没有揭开?尼斯湖水怪是否是残存下来的史前动物?令植物学家百思不解的吃人植物到底是否存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上的四大死亡谷呢?为什么会有“怪坡”这一神奇现象?面对广阔的自然世界,留给我们的困惑实在太多……这就需要我们去尽力地去发掘。也许当我们在众多的困惑面前释然的时候,我们会赞叹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伟大和神奇。
地理之最的“圣地”
人们常常用“最”字来形容特别突出的事物,像最高的山、最大的海、最长的海峡、最低的冰川,等等。这里我们也对自然界几乎所有的“世界之最”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概括,可为旅行者解决出行前的知识储备,为求知者打开了探索的“闸门”,等等。本书把知识详备的内容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起来,令几乎所有的读者群都能够从中得到心智的启迪、知识的增加、眼界的开拓。并最终相信读者在用心品读之后,能够激起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斗志,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能够在困难面前,永不言弃,达到人生的最高峰。
风景名胜,各领风骚
游历风景名胜是人生一大乐事,为现代生活所必须。工作之余,邀三五友人,或举家前往,既可怡悦身心、增广见闻,又可扩大胸怀、了解大千世界。但是,这个目标并不是任何游历者都能达到的。要想在游历中真正有所收获,必须有相应的知识来帮助。中国有句古话,叫“见景不如听景”。任何一个优美的所在,没有听到有关的解说,只有直观所视,是不会完全看出它的奥妙的。这就是游历者为什么那么需要导游员的道理。然而,任何导游,又只能解说一时一地、一事一物的具体景观,不可能提供关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城市、一个景点的完备的知识,这就需要有相关的书加以弥补。本书,就是为了这种需要而专门编写的。它将各大旅游区的内容,采取生动轻松的笔调,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为读者提供了知识的先导、兴味的储备、精神的满足。此书以鲜明的地区性和丰富的知识性为特点,将各地壮丽的山河、著名的景点、灿烂的文化、纯朴的风格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是其他书籍所不能代替的。
追逐自然的神奇奥秘,提示万物的存在之理,传承地理的超凡魅力!彩色引导页,打开瑰丽的画卷,让全书精华一目了然,带领读者进入阅读胜境;索引包含2300个地理知识点,涵盖面广,便于读者查阅,轻松自如地获取知识、拓展视野;书中大量的精美插图,给您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观地呈现丰富多彩的地理常识。 这是一本传承地理知识、追逐科学精神的书,一本给关注未来、生活乐观向上的读者所准备的普及读物。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天体的奇妙,孕育文明的河流,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观赏大自然的野兽派雕塑“魔鬼城”,世界奇迹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希腊宙斯神像等;还可以探索地质结构、气候、土壤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国人必知的2300个地理常识》极尽浓缩之精华,引领我们获取最权威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地理常识,感受大自然的超凡魅力!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国人必知的2300个地理常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国人必知 | ||
9787807598145 《国人必知的2300个地理常识》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沈阳 | 出版单位 | 万卷出版公司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