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本书内容为日语阅读类图书,作者通过多年的旅日生活,以敏锐的视角观察和感悟日本。全书以随笔的形式,描述在日本生活的点滴和趣闻乐见。中日文对照的方式,可让有一定日语基础的读者从作家细腻的文字中感受日本,并可以提高阅读的能力。
落桜の季節落樱的季节
地下八百屋地下蔬菜店
舞妓純子舞伎纯子
わが町、神戸よ我的城市神户
神戸ルミナリエ神户的圣灯
蝉の舞蝉舞
明石鳥人明石飞鸟人
天売島とマグロの目卖天岛和金枪鱼的眼睛
太陽の門太阳之门
カエル祭青蛙祀
吉田山荘吉田山庄
川向こうの鐘の音隔岸钟声
前言
凭某些感觉,我发现每一个人的记忆装置是不同的。原来只能用单语写作的时候,我的感受并不强烈,甚至有些麻木。人一开始接触完全听不懂的语言时都觉得它是杂音,就像婴儿看见别人一样,他们分不清人与非人的区别。但是,不断的重复,不厌其烦的再来一遍,却把声音与景象刻入了人的心灵,变为了心灵上的反射机能,于是人才会对外界的事物赋与多重的意义。
用两种语言写作是我的一项重要工作。值得庆幸的是,我使用的双语是中日两种文字。从表形上看,两者都具有突出的视觉效应,尤其在汉字的融合中,有时如出一辙,有时竟然像过路的陌生人一样,同样的形状却包含了完全不同的内容。有的学者说,掌握一种语言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可我的感受有所不同,至少在外语写作这件事上,我自己都弄不明白。因为曾经有那么一天,我居然把两种语言混淆了,而且是在一个深夜,在一次梦境中。
白天,我有一股强烈的表达欲望,为了用挂在嘴皮上的喋喋不休的日语,为了用一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书写语。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所谓的表达欲望几乎不是为了表达什么,而是为了一个崭新的表达而产生的冲动。说话等于一次瞬间的行为,或者是一次嘴巴的运动,至于发声中那些约定俗成的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下才能成立。与此相反,书写则是一次思虑的过程,生动的文字可能是文思喷涌时的流露,犹如万马奔腾而来,但也有可能是经历了内心的煎熬以后一点一滴投射出来的话语印象。
那天的梦境大致是这样的:在巨大的天幕上,有两张透明的稿纸翩翩起舞。天幕像一块不见边际的玻璃,稿纸细如抽纱,迎面遮住你的脸也不会让你发觉。其中一张稿纸的文字是我的日语,另一张则是我的中文,它们缠绵不绝,但谁也不跟谁重叠。有时似近似远,有时双翼飞扬。我定神望去,两张稿纸似乎展示着不同的色调与纹路。日语像流水清泉,中文如群山云海,一个是细腻而优柔,一个是粗放而果断。我继续定神望去,日语稿纸上的文字时缓时急,汉字恰似一座座的岛屿,浮现于假名的海洋之中,那些原本是汉字的偏旁部首的假名近乎于京都艺伎的碎步,间隔窄,但步步紧随。中文稿纸上的文字依然浓装艳饰,给人一种沉重而光彩的感觉。两张稿纸越飞越近,它们甚至在我的眼前开始了交叉往返,一直到我觉得晃眼的时候。才发现两张稿纸上有许多汉字是重复的。难道这些重复的汉字是拉近两者距离的最终动力吗?稍候,这些字符居然跳跃起来,然后,它们从不同的纸面上冉冉升起,在空中碰撞,化作一对对的黑色方块……日常,印象,微笑,体验……所有这些貌相如一的汉字在空气中蒸腾。这时,也不知从哪里出现的魔力,突然震撼了我的全身,于是,我拼命地张开嘴巴,在空气中咬住那些蒸腾的汉字,一个也不放过。后来,温度居高不下,我热了,流泪了,疯狂了,,
那场梦的最后的一个场面是我从一片烈火中挣扎地爬了起来。而且从那以后,日语确实变得神奇了。那些熟悉的汉字就像一台机器上的铸件一样,有时我想熔化它们,就往里面硬灌假名。反过来,假名用得过多而使文章太稀的时候,我干脆就把中文的汉字生搬进来。如此一来,我发现自己居然身轻如燕。
语言是一座牢笼,但同时,语言也是一个开放的广场,.尤其当新的语言开始向你的母语挑战,开始跟你的母语叫劲的时候,这正是为你开辟一个新的表达的契机。如果人的记忆装置不同,而装置的定型又必须依靠语言的话,以下的猜想或许也能成立。至少在我身上,母语的记忆装置是圆的。而我的日语则是方的。是方的,就会有棱角。有棱角,就要坚持打磨。
后记
这是一本从学习日语的角度编辑而成的书,如此想法的来源首先是因为我曾学过日语,但并不满足于单纯的语法教学,总觉得语言的背后应该有更生动更深奥的东西才对。尤其当我能运用自如,操作一门外语直接写作的时候,这个感觉变得越来越丰富。另外,还有一个来源就是我旅居日本二十多年的生活经验,这个经验不是书桌上的,而是从日本这个曾经陌生,如今已经熟悉的海洋中遨游出来的。
本书的日文出处是根据日本文艺春秋和朝日新闻出版的我的两本日文书,其中有些文章连续被日本的大学当成了高考试题,并选入了日本中学国语选读教材。这些对一个非母语的写手来说,无疑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至于究竟是什么能让我知晓并贯通了日语,这个在本书的序言中已经写明了。
本书的中文是根据日文的原作翻写的,这个有趣的过程也许只有双语写作的人才能理解,其写作当中的乐趣是增殖的。两种语言的交接是一场化学运动,而不是单纯的物理对应。
最后,让我感谢年轻的编辑苏靖,如果没有她的热情,这本书的编辑工作也许不会如此顺利,与她在杭州的神聊至今还记忆犹新,特此铭记。
这是一本从学习日语的角度编辑而成的书,如此想法的来源首先是因为作者曾学过日语,但并不满足于单纯的语法教学,总觉得语言的背后应该有更生动更深奥的东西才对。本书为中日双语图文读本,向你展示了清新灵动的文字,平易而启人心扉。让更多的人爱上生活,爱上日文。 这是一本从学习日语的角度编辑而成的书,如此想法的来源首先是因为作者曾学过日语,但并不满足于单纯的语法教学,总觉得语言的背后应该有更生动更深奥的东西才对。尤其当作者能运用自如,操作一门外语直接写作的时候,这个感觉变得越来越丰富。另外,还有一个来源就是作者旅居日本二十多年的生活经验,这个经验不是书桌上的,而是从日本这个曾经陌生,如今已经熟悉的海洋中遨游出来的。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感悟日本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2822455 《感悟日本》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汉日对照 |
尺寸 | 2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20 | 印数 | 8000 |
感悟日本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08.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H369.4:I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日语-汉语-对照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