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40.0
本文集精选了1927~2007年上海音乐学院校友写作的有关表演艺术研究的文章若干篇,将这些文章汇集成册出版,以此庆祝上海音乐学院80周年校庆。
杨立青 总序
赵晓生 前言
凡例
声乐篇
马革顺 各时期合唱作品的主要表现特征
周小燕 当代世界声乐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启示
——对声乐界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周小燕 男高音中声区和换声区的训练
温可铮 歌唱的呼吸
王品素 顺气顺字顺嗓子
常翟柱 藏族民歌及其演唱技巧
鞠秀芳 探索求新——我是怎样学习、整理、演唱民歌的
倪瑞霖 美声唱法,它的发展轨迹及嗓音科学对其发声机理的若干
重要阐述
施维 戏曲音乐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问题
李涛 中国古代琴歌的风格和演唱
弦乐篇
谭抒真 小提琴教学的几个问题
陈又新 对培养小提琴演奏人才的几点意见
赵志华 关于小提琴民族风格演奏手法的探讨
丁芷诺 小提琴基本功十六题
方蕾 小提琴的揉弦技术
陈鼎臣 关于巴赫六首大提琴组曲
林应荣 概念与训练——大提琴的基本功训练
曹建 低音提琴的揉弦
唐毅民 低音提琴制作改革——把位设置及改进设想
管乐篇
朱起东 管乐器发音的原理及复音演奏技巧
罗光蠢 提高铜管演奏水平及练习方法
钢琴篇
李嘉禄 如何学习一首钢琴乐曲
李嘉禄 踏板的运用
张育青 钢琴教学中弱指的训练
巢志珏 李翠贞的钢琴教学
赵晓生 刻苦钻研业务富有创造精神
——纪念钢琴教育家范继森教授
周薇 西方钢琴教学理论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唐哲 斯卡拉蒂奏鸣曲的历史探索与风格诠释
唐丽媚 钢琴前奏曲的历史追踪及演奏探讨
侯颖君 论钢琴改编曲的重组
民乐篇
卫仲乐 我是怎样演奏《十面埋伏》的
林心铬 粤胡演奏中的加花与装饰
孙文妍 气与古筝演奏
张念冰 三弦教学
王永德 朱立夫 二胡教学二则
徐超铭 笙演奏技术的创新——现代笙曲提出的挑战
在一本文集中,要收录声乐、弦乐、管乐、钢琴、民乐这五个专业领域的论文,是有一定难度的。经过广泛搜集,这本文集大致反映了我院从老一辈音乐家到刚从学院毕业的研究生这样四、五代人的学术成果。
在声乐篇中,马革顺教授作为最年长者,以精湛的《各时期合唱作品的主要表现特征》总结了他在合唱指挥领域的精辟见解和深厚功力。周小燕教授德艺双馨,桃李满天下,她的两篇文章从宏观的和技术层面的两个不同视角,对声乐发展做出总结。温可铮、王品素、常留柱、鞠秀芳几位老教授,不但在祖国大地上响彻他们高昂的歌声、他们的文章也如行云流水、余韵绕梁。倪瑞林教授是声乐理论家,他的《美声唱法,它的发展轨迹及嗓音科学对其发声机理的若干重要阐释》是他几十年来对美声唱法根本机理的深入思考和重要总结。值得认真研读。施维和李涛两位后继之秀关于戏曲和琴歌的论文,别开一番天地,为“声乐篇”增色。
《弦乐篇》收集了老一代教授的三篇文章。谭抒真、陈又新、赵志华是“文革”前我院弦乐学科的顶梁柱、带头人。他们的关于小提琴教学、培养人材、民族风格演奏手法的三篇论文,今天读来仍发人深省,极具启发作用。丁芷诺对基本功的总结,方蕾对揉弦技术的论述,使我们看到,近年来小提琴学科在世界屡屡扬威,在比赛中时时获奖.有其深厚的根基。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方面,陈鼎臣、林应荣、曹建、唐毅民等教授也留下了宝贵意见。
《管乐篇》略嫌薄弱,不但篇幅少,涉及的专业也不够宽。所幸朱起东教授关于管乐器发声原理、音准校正和复音演奏技巧的长篇论文,深入揭示了管乐发声、音准、复音的最基本技术,在理论上确立了铜管乐器演奏的坚实基础。
钢琴学科历来是上海音乐学院强项之一。在国立音专时期,就有以查哈罗夫为代表的外籍教授培养了第一批钢琴演奏家。80年来,上海音乐学院培养的出色钢琴演奏家无数。文革前,钢琴系有范继森、李翠贞、李嘉禄、吴乐懿四大教授担纲的四大教研组,文集中对范继森教授和李翠贞教授的纪念文章和李嘉禄教授遗作两篇,即是对那一段辉煌的追忆。作为后继的赵晓生、周薇、唐哲,则分别总结了他们对钢琴教学、实践理论的思考。侯颖君关于钢琴改编曲的重组的论文则反映了青年一代的当今思索。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6923337 《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44 | 印数 | 2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