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研究

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研究

孙瑶, 著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书籍简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研发活动转移到母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离岸研发,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离岸研发的重要目的地,这对中国的创新系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从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现象入手,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这一现象,并从中国创新系统的角度探讨外资(含台资、港资)研发可能来得影响,力图为指定我国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政策、促进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书籍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一、跨国公司研发离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趋势

二、中国是跨国公司重要的离岸研发目的地

三、外资研发开始对中国创新系统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节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四节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第五节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传统理论对跨国公司研发直接投资的解释

第二节竞争优势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对技术创新全球化的解释

第三节研发外包的相关理论解释

第四节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研发密度与国际化技术创新和转移

二、研发直接投资的动机与类型

三、海外研发的职能

四、研发的分散与集中及影响因素

五、研发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

第五节小结

第三章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内涵与动因

第一节研发离岸的内涵

一、研究与开发

二、离岸与外包

三、研发离岸与研发进岸

四、研发离岸与研发国际化

第二节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动因

一、外部因素

二、内部因素

第三节小结

第四章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特征与趋势

第一节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类型与特征

一、美国和欧洲大国

二、欧洲小国

三、日本

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发展趋势

一、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总体趋势增强,但国家间差别较大

二、离岸研发活动集中在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跨国公司离岸研发区位高度集中,但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增强

四、跨国公司的离岸研发对东道国研发的作用增强

五、跨国公司离岸创新有所增加

第三节小结

第五章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战略选择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研发离岸的战略决策与影响因素

第二节离岸研发模式的选择及影响因素

一、一般模式:控制离岸与离岸外包

二、控制离岸:独资与合资

三、离岸外包:交易关系、优先供应商关系、合作伙伴关系与战略联盟

四、研发离岸模式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离岸研发区位的选择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离岸研发职能设置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离岸研发网络的协调管理

一、离岸研发活动与母公司研发活动的关系

二、离岸研发机构的组织模式

三、研发离岸外包的关系管理

四、全球研发网络的协调管理

第六节小结

第六章跨国公司离岸研发网络中的中国

第一节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离岸研发的重要区位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活动的演变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活动的演进特征

三、中国吸引跨国公司离岸研发活动的原因

四、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活动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亚太地区信息业跨国公司研发能力的转移与中国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和亚太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

二、亚太地区信息业技术扩散与跨国公司研发能力转移

三、亚太地区信息业研发能力向中国的转移

第三节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与印度的离岸研发活动比较

一、中国与印度作为跨国公司离岸研发区位的重要性比较

二、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与印度的控制离岸研发活动比较

三、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与印度的离岸外包研发活动比较

第四节小结

第七章外资研发对中国创新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外资研发与国家创新系统

一、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开放性

四、外资研发与国家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第二节外资研发对中国创新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一、外资研发对中国创新系统的重要性

二、外资研发对中国创新系统的影响

三、外资研发影响中国创新系统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外资研发与中国创新资源的获取与配置

一、人才

二、资金

三、知识与技术

第四节外资企业与中国各类创新主体的互动

一、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

二、外资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

三、外资企业与中国政府

第五节对外资研发负面效应的再认识

一、创新人才的流失

二、技术逆扩散

三、技术控制

第六节小结

第八章促进中国创新系统受益于外资研发的对策

第一节政策体系构建

一、鼓励外资企业在中国从事各种形式研发活动的政策

二、加强外资研发与中国创新系统的联系的政策

三、增强中国创新主体技术能力的政策

第二节政策实施要点

一、激励与规制并用

二、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培养具有国际观的创新人才

四、积极探索政府制度创新模式

五、促进中外研发合作

六、加强高科技园区的建设

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第三节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研发活动转移到母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离岸研发。相对于生产和营销活动的离岸,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过程才刚刚在国际领域中大规模展开。跨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离岸研发目的地。尤其是90年代后期以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研发规模加速增长,现在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中,约1/4的创新活动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这种发展态势势必对中国创新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正是从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现象入手深入而系统地研究这一现象,并从中国创新系统的角度探讨外资研发可能带来的影响,力图为制订我国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政策,促进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具体内容包括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理论基础、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特征与趋势、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战略选择及影响因素、外资研发对中国创新系统的影响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研发活动转移到母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离岸研发。相对于生产和营销活动的离岸,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过程才刚刚在国际领域中大规模展开。跨国公司通过研发离岸从非传统区域获得廉价的研发资源,将遍布全球的各种知识和研发资源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以提高研发效率。虽然目前研发离岸的规模较全部商业研发活动还很小,但研发离岸的速度很快,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高速发展。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离岸研发目的地。尤其是90年代后期以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研发规模加速增长,现在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中,约1/4的创新活动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这种发展态势势必对中国创新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正是从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现象入手,深入而系统地研究这一现象,并从中国创新系统的角度探讨外资研发可能带来的影响,力图为制定我国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政策、促进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全书除了导论和结束语部分外,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二部分是一个过渡章(第六章),探讨中国在跨国公司离岸研发网络中的角色和地位;最后是第七章和第八章,分析外资在华研发与中国创新系统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创新系统受益于外资研发的对策。  第二章首先回顾和梳理了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理论基础。传统理论如国际投资理论、跨国公司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为研究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现象提供了部分理论解释。同时,近期也有许多关于研发离岸的研究成果,它们与传统理论一起成为本书理论框架形成的基石。但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对全面理解跨国公司研发离岸仍是不够的,这就为本研究留下了探索和创新的空间。  由于研发离岸是一个较新的提法,目前学界还没有形成对这个概念的统一认识,对该问题的研究也未成体系。为了便于研究的展开,本书在第三章中探讨了研发离岸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并借此来深入认识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内涵。本书将研发离岸这个问题分为控制离岸和离岸外包两种类型加以考虑,这对于后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本章随后分别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驱动因素。国际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进步、全球服务市场准入障碍的减少和东道国投资环境的改善是研发离岸的主要外部因素。然而,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最根本动力来自内部,即削减R&D(研究与开发)成本,获取技术信息和研发人才等资源,为海外生产活动提供支持,降低技术开发风险,构建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技术支撑的R&D网络等。  为了考察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特征,本书将跨国公司的母国大致分为四类,它们是美国和欧洲大国、欧洲小国、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正是跨国公司母国的经济与技术实力的差异影响了这些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方式和规模。总体上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的趋势在增强,但国家间差别较大。从产业角度看,离岸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在地理上,跨国公司离岸研发区位高度集中于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离岸研发区位。随着跨国公司离岸研发规模的增加,离岸研发对东道国R&D的作用在增强,跨国公司离岸创新也有所增加。  跨国公司的离岸战略涉及多个问题,例如是否离岸,以何种方式(离岸研发模式)离岸,将研发活动离岸到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如何设置离岸研发设施的职能,如何管理分散的研发网络等。这些战略决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离岸研发模式的选择要根据各种模式本身的特征,结合研发活动的性质、所在行业的技术特征、企业的海外经营经验、企业规模和资源能力、东道国政策等因素来决定。而离岸研发职能的设置与跨国公司离岸研发活动或研发机构的类型有关,并且离岸研发职能可能被强化,也可能被弱化。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跨国公司离岸研发的职能与角色定位被大致划分为四种:创新开发型、辅助制造型、市场应用型、技术监测型。离岸研发的职能不同,选择的区位就不同,与母国研发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但是,不管以何种方式组织离岸R&D网络,跨国公司内部设立协调机构和形成恰当的协调机帝l都是必不可少的。  从第六章(第二部分)开始,研究视角转向中国。跨国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市场从事研发活动,大约经历了探索阶段、扩张阶段和加强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研发组织模式逐渐高级化,在跨国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之间出现了更平等的关系。市场潜力、需求变化、政策激励、科技人才等是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来华从事研发的最重要的因素,但不同因素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或国内不同地区来说,重要性是各异的。此外,跨国公司本身的优势和战略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观察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特点和形式后,作者将中国放在一个区域产业发展的特定环境中亚太地区信息业研发能力的转移,分析了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此外,考虑到印度与中国相似,都是发展中国家中跨国公司离岸研发的重要目的地,于是通过具体分析美国跨国公司在两国的R&D投资与支出、RDT(研究、开发与测试)服务贸易和R&D联盟情况,比较了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与印度的离岸研发活动模式和特点。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比较分析,中国在跨国公司离岸研发网络中的角色越来越清晰。  第三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分析外资研发对中国创新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第七章首先回顾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并有针对性地讨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开放性以及外资研发与国家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关系。接着,分析了外资研发对中国创新系统的作用机制,并具体讨论了外资研发对中国创新资源获取与配置的影响和外资研发与中国创新主体的互动。研究指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有助于优化中国创新资源的配置,改善创新资源的质量和弥补创新资源的不足。随着外资研发规模和质量的转变,以及我国企业在某些技术领域取得的优势,跨国公司与中国各类创新主体的互动开始变得更有建设性,这有助于中国创新系统的成熟。第七章最后讨论了几个外资研发带来的负面问题:创新人才的流失、技术逆向扩散和技术控制的加强。这几个问题彼此影响,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我国企业和各类组织应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全书在系统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现象及其对中国创新系统的影响后,针对如何加强外资研发与中国创新系统的联系并促进后者创新成效的提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第八章中,作者架构了一个初步的政策体系框架,至少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鼓励外资企业在中国从事各种形式研发活动的政策,二是加强外资研发与中国创新系统联系的政策,三是增强中国创新主体技术能力的政策。这三方面的政策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关联,缺一不可。【作者简介】  孙瑶,女,1972年2月生,四川成都人,经济学博士,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世界经济》等专业课程,从1996年至今已经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7本,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研究课题10多项。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丛书
9787561444641
《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成都出版单位四川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250 印数 1000

书籍信息归属:

跨国公司研发离岸研究是四川大学出版社于2009.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9.23 ,F276.7 的主题关于 企业管理-技术革新-研究-中国 ,跨国公司-技术开发-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