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位类词相关问题研究

汉语方位类词相关问题研究

邱斌, 著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9.0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方位词的性质、方位词的语义和语法特点、古今汉语方位词的异同和演变、方位短语的性质、方位词的隐现规律等。

书籍目录:

摘要

ABSTRACT

1方位类词及相近概念

1.0引言

1.1以往文献对古代汉语方位类词及相近概念的理解

1.2以往文献对现代汉语方位类词及相近概念的理解

1.3以往文献中出现的方位类相关词

2方位类词的研究近况及本书的研究方法

2.0引言

2.1以古代汉语方位类词为主要对象的研究

2.1.1从语法学角度进行的研究

2.1.2从语义学角度进行的研究

2.1.3从词源学角度进行的研究

2.1.4从文化学角度进行的研究

2.1.5一般性的研究

2.1.6针对个案的研究

2.2以现代汉语方位类词为主要对象的研究

2.2.1一般性的研究

2.2.2针对个案的研究

2.3以往汉语方位类词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2.3.1以往汉语方位类词研究的特点

2.3.2以往汉语方位类词研究的不足之处

2.4本书的研究方法

2.4.1本书想解决的主要问题

2.4.2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3方位类词归类问题探讨

4现代汉语方位类词的空间语义及其隐喻

5古代汉语方位类词以《左传》为例

6新旧方位类词的演变和交替

7方位类词的古今对比以14个核心方位类词为例

8方位短语

9方位类词的隐现

10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作者详细考察了语法研究史上围绕“方位词”这个概念的各种观点,发现学者们对方位词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不是很统一。因此提出了“方位类词”的概念,并具体阐述了方位类词的性质、方位类词的句法和语义特点、古今汉语方位类词的异同和演变、方位短语的性质、方位类词的隐现规律等问题。该书对汉语古今方位词的探讨较为全面,材料翔实,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本书结合共时的描写和历时的演变来探讨与方位类词有关的一些问题。主要议题包括:方位类词的性质;方位类词的语义和语法特点;古今汉语方位类词的异同和演变;方位短语的性质;方位类词的隐现规律等。本书先对方位类词的研究历史做了介绍,接着探讨了方位类词的归类问题,并对现代汉语方位类词的空间语义及其隐喻进行了说明。然后对《左传》中14个核心方位类词的使用情况做了穷尽性描写,对新旧方位类词的交替情况做了调查和分析,并对古今方位类词的语义特点和语法功能进行了比较。最后探讨了方位短语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方位类词的隐现规律等问题。本书分十章,各部分的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章旨在确定本书所要研究的方位类词的内涵和外延。在介绍了以往学者对古今汉语方位类词内涵的定义和外延的说明之后,定义了一个新的概念“方位类相关词”:凡是在汉语语法研究文献中被认作是“方位词”或“方所词、方位名词、方位标、准方位标、方位词汇成分、以指事成之处者、表所之方位之字、表有定位有界之所又表有定位有界之空、由形容词转来的表地副词、地位副词、定位词”等的词,我们便将之归为方位类相关词。根据这个定义得出古代汉语方位类相关词61个,现代汉语方位类相关词273个。  第二章叙述了方位类词的研究近况并说明了本书的研究方法。首先分了两部分来叙述,一是以古代汉语方位类词为对象的研究近况,一是以现代汉语方位类词为对象的研究近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近期汉语方位类词研究的特点和不足。特点是成果多、角度广、重材料、求创新。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人们对方位类词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不是很统一,因而给研究和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二是方位类词的比较研究需要加强。最后对本书的主要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一些有关语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第三章探讨了方位类词和方位后置词的归类问题。在对273个现代汉语方位类相关词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得出方位类词的四个主要属性:方域指示性、一价性、名词相关性、可后置性。然后通过分别从语义和语法角度对方位类词进行次类划分的尝试之后指出,方位类词是一个语义类。另外提出方位后置词是作为语义类的方位类词和作为语法类的后置词的交集。最后通过考察得出14个核心方位成分:东、西、南、北、左、右、上、下、前、后、外、里、内、中。  第四章说明了现代汉语方位类词的空间语义及其隐喻。首先对认知语言学家强调的空间语义的基本性做了介绍。然后着重说明了不同物体之间的方位关系和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之间的方位关系,用空间概念来隐喻时间的主要方式,用空间概念来隐喻的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词义扩展的主要方式等问题。最后在分析了方向、位置、处所和方位类词语义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位置是属于物体的,处所是属于事件的;方位类词本身的语义是用于表示方向或区域。  第五章以《左传》为例对古代汉语方位类词进行了专题专书的描写。先按照字形搜索出《左传》中所有的“东、西、南、北、左、右、上、下、前、后、外、里、内、中”,并剔除其中用于人名、地名、书名等的不成词语素以得到合格的语料;然后将方位类词分单用和合用两种情况逐个进行描写,先描写其语义特点,再描写其语法特点,并进行出现频率的统计;最后汇总成表格。  第六章描写了新旧方位类词的演变和交替情况。首先对新方位类词的产生原因和构词方式做了简单的说明;然后着重考察了双音节方位类词的产生时期:“之一”、“以一”类双音节方位类词的结构多数在先秦文献中已经出现,“以前”“以后”“以内”“以外”“之里”等在两汉时期已经出现,“以左”“以右”的用法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文献中;而“一边”、“一面”、“一头”类双音节方位类词在魏晋南北朝以后的文献中才开始逐渐出现;另外还以现代汉语为例讨论了新方位类词的用法,旧方位类词用法的保留,旧有方位类词的新用法等问题。  第七章对14个核心方位类词做了古今汉语的对比分析。首先指出这14个核心方位类词组成的语义场分三类:空间方位语义场、时间方位语义场和顺序等级方位语义场。这些不同语义场的形成有些时代较早,有些时代稍晚;有些义项现在还用,有些已经不用了。然后通过语义的古今对比研究揭示了这些方位类词由成词语素向不成词语素演变的过程。最后通过考察这些方位类词的语法功能,来描述它们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第八章探讨了方位类词和方位短语之间的关系。首先给出方位短语的定义:方位短语是以方位类词为核心的短语,并且方位短语不能够是双核心或多核心结构。然后讨论了一些单音节方位成分能否作为方位类词来构成方位短语的问题。另外还提出:方位后置词短语的结构规则不能够递归使用;方位短语在句子中一般用于表示范围、时间、处所、方向等语义;方位短语和名词短语的语法功能十分相似,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义上。  第九章对方位类词的隐现情况做了分析和探讨。首先对方位类词的“隐”和“现”做了界定。然后对方位类词出现时的语义和句法特点进行了描述。接着对语序和方位类词隐现的关系、介词的隐现和方位类词隐现的关系、处所语义和方位类词隐现的关系、处所论元的话题化和方位类词隐现的关系做了探讨。  第十章是结语,对本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论点进行了整理,并指出了本书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汉语方位类词相关问题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7307181
《汉语方位类词相关问题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学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汉语方位类词相关问题研究是学林出版社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H146.2 的主题关于 汉语-名词-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