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5.0
本书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发展历程的知识汇编。以问答的形式设计了党史知识900题,把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过程的基本知识和重要问题进行了总结。本书为广大读者进行党史知识的学习提供参考和指导。
1.1919至1921年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
者分别进行了哪几次论战?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兴起的特点有哪些?
3.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主要内容有哪些方面?
4.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由哪些人组成?
6.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恩主义?
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各地党组织主要进行
的建党工作有哪些?
8.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共产党早期组织共有几个?
9.冲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
11.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几位?分别是谁?
1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谁?
1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4.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是什么?
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16.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18.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19.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形成于何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0.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背景条件是什么?
22.中共二大于何时何地召开,中心议题是什么?
23.中共二大确定的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什么?
24.中共二大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2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国民党合作?
26.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考虑到国民党具有什么优势?
27.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正式标志是什么?
28.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9.第一次国共合作以何种形式实现?
30.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32.黄埔军校创建于何时?
33.黄埔军校具有哪些重要特色?
34.第一次国共合作,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5.国民革命的目标是什么?
36.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37.五卅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什么?
38.五卅运动的主要经过是什么?
39.如何评价五卅运动?
40.北伐战争于何时发动的,其口号及目的是什么?
……
《通知》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途径。把这项工作抓出成效,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加深对党的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增强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感,学习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提高治国理政本领,不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于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牢固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知识900题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1503176 如需购买下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知识900题》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20 | 印数 | 8000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知识900题是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11.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23-44 的主题关于 中国共产党-党史-问答 的书籍。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党史知识1000题》编写组, 编写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600题》编写组, 编著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300题》编写组, 编
张荣臣, 谢英芬, 主编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编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500题》编写组, 编
《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800问》编写组, 编著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党史党建知识竞赛题集》编写组, 编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