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0.0
本卷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将延安文学置于民国文学的宏大背景中,从而对传统延安文学认识和理解形成挑战和突破。与传统延安文学研究经常使用的“文艺政策”、“政治文化”、“地缘政治”等视角相比,“文化战略”有效将社会语境与文学语境联系起来,同时也将研究视野同时投射到延安内部和外部,正是由于视野的变化,本著对统一战线、突击文化、整风运动与延安文学联系的研究,对”真人真事”创作、“穷人乐”叙事、“下乡”运动的重新认识,能发现前人之未见,探历史之幽微。将本卷至于《民国文学史论》丛书当中,不仅“延安文学”理所应当是“民国文学”的一部分,本著更自觉践行民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突出文学史研究中的“空间”意识,因此它的意义不仅是对延安文学的重识,也体现在方法论的突破上。
总序一:还原民国文学史 / 张中良 / 001
总序二:民国文学史,如何立论? / 李怡 / 006
导论 / 00
一、“文化战略”视角的由来 / 00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 / 00
三、文化战略与延安时期文学的内在关联 / 00
四、理论与方法 / 0
第一编“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生产
第一章“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圈”的形成 / 0
一、“中国文艺协会”是个“创举”吗? / 0
二、“文化战线”的涵义 / 0
三、文艺组织架构的变革 / 0
四、从“关门”到“开门” / 0
五、“延安文艺圈”与“延安文学” / 0
第二章“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中的理论话语生产
——以“新民主主义”及其文化理论的形成为中心 / 0
一、“主义”之争 / 0
二、“口号”的意义 / 0
第三章“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对新文学资源的接受
——以延安时期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为中心 / 0
一、“所指”的困惑 / 0
二、“第一个是团结” / 0
三、 “留白”的艺术 / 0
第二编“突击文化”与延安文学生产
第四章“突击文化”的形成 / 0
一、 “突击运动”与“突击文化” / 0
二、“突击文化”的历史内涵 / 0
三、 “突击文化”与延安文学 / 0
第五章“集体创作”:“突击文化”与延安文艺的生产方式 / 0
一、征文型集体创作 / 0
二、合作型集体创作 / 0
三、拟集体创作 / 0
结语 / 096
第六章宣传与鼓动:延安文艺的“突击”特征 / 0
一、“新英雄”的意义与塑造 / 0
二、“阶级仇”叙事的形成及其泛化 /
三、理想主义的张扬 /
第三编整风运动与延安文艺生产
第七章延安文艺的内在矛盾与“民族形式”论争 /
一、延安的“国际派” /
二、“旧形式”的背后 /
三、有组织的“论争” /
第八章作为方向的“真人真事”创作 /
一、知识分子的“摹写”运动 /
二、革命群众的自我塑造 /
三、被提升的“经验” /
第九章“下乡”的名与实 /
一、为什么要“下乡”? /
二、“下乡”中的政治 /
三、作为创作制度的“下乡” /
第四编“整风”之后的文学叙事
第十章“二流子改造”运动中的“起家”叙事 /
一、民间理想与革命需求 /
二、人情与规训 /
三、“革命新家务” /
第十一章延安时期的移民运动与“穷人乐”叙事 /
一、延安时期的移民运动 /
二、“乐”的现实依据 /
三、非理性的“乐” /
四、作为“娱乐”的叙事 /
第十二章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穷人恨”叙事 /
一、从“穷人乐”到“穷人恨” /
二、戏剧中的戏剧 /
三、制造仇恨的方式 /
第十三章晋察冀边区的乡村建设与孙犁的小说创作 /
一、从“白洋淀”到“荷花淀” /
二、家庭、婚姻与乡土秩序 /
三、“革命”与“乡土”的暧昧 /
四、“土地改革”与孙犁的创作转变 /
五、从革命与乡土的关系再看孙犁 /
主要参考文献 /
“民国”的文学史意义(代跋) /
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民国文学史论》第四卷。
本卷著者陈福康长期从事民国时期文学史研究,是我国最早获得“中国现代文学史”专业博士学位者之一。早在1997年他提出了“民国时期文学”这一概念,此为其研究民国时期文学史的论文和考证文章的结集,作者又作了认真的修订和补充。陈教授的很多论文和考证文章在最初发表时即曾引起学界瞩目和好评。如《“现代文学”,应该退休的学科名称》一文,最早正式提出应该用“民国时期文学史”替代不宜继续使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之争》等文,最逼真地还原民国文坛重要事件全过程,以大量史实判明其间是非;《有关周作人新“史料”的质疑》等文,不只是一般的史实辨正,实际也介入了当前反对歪曲历史、为敌伪翻案的思想斗争。作者善于论辩,更以精于考证、洞察隐微著称;又学识渊博,动辄涉及古今中外;加上文字畅达,陈言务去,引人入胜。
1. 开创性。《民国文学史论》是中国第一部研究民国文学发展的史论专著,由著名学者和新锐学者分卷论述。《民国文学:概念解读与个案分析》为第三卷。
2. 重要性。《民国文学史论》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及两项资金资助项目
(1)该项目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该项目入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金资助;
(3)该项目入2013年度广东省原创精品出版资金“弘扬岭南文化和原创精品图书”项目,获得广东省原创精品出版资金扶持。
3.出版价值
(1)《民国文学史论》是研究“民国史”的重要研究者及代表学者引入“民国历史视角”之后的全新成果。此成果以全新的观点、视角、研究方法和大量第一手材料的运用,显示其独特品味和学术价值,将有力地推动民国文学学术研究,甚或有助于一个新的文学研究学派的形成和成长。
(2)《民国文学史论》强调回到中国民国时期,从中国历史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具有历史开拓意义。它将实现四个重要突破。
突破以西方理论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返回中国历史现场;
突破以新文学主流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全面呈现中国文学发展的复杂样态
突破以纯文学为中心的研究传统,深入揭示文学背后的丰厚历史图景;
突破以陈旧的史料为中心的研究格局,更充分地挖掘大陆鲜为人知的档案、文本与历史线索。
4.主要内容、规模
《民国文学史论》共六卷,包括:《民国政治经济形态与文学》《民族国家概念与民国文学》《民国文学:概念解读与个案分析》《民国文学史料考论》《国民党文学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与延安时期的文学生产》。分别论述“民国文学形态”“民国文学概念”“民国文学现象研究”“民国文学内部板块”等各类问题。按照“观念论”“方法论”“形态轮”“史料论”“结构论”等勾勒“民国文学史论”的主要内容。
6卷,200多万字。
5.作者阵容鼎盛。《民国文学史论》由我国著名学者李怡教授、张中良教授担任主编,由4位我国当代研究民国文学的著名学者与几位新锐学者共同完成,作者阵容鼎盛,可以说这个研究课题集中了民国文学研究的权威学者,反映了我国民国文学研究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与延安时期的文学生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民国文学史论 | ||
9787536071568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与延安时期的文学生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广州 | 出版单位 | 花城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与延安时期的文学生产是花城出版社于2014.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12 ,I206.6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研究-1935~1948 ,中国共产党-文化事业-建设-研究-1935~1948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