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8.0
协同创新论研究社会组织中个体如何通过组织与合作进行价值创造活动。本书首先从东西哲学思想的共通之处,揭示了事物的创新原理。通过研究人的创新思维的构成,分析组织价值创造与互动的过程,发现创新管理的时间价值最大化规律与价值梯度规律。针对网络社会的新的经济社会现象,论证分层网络从物质到精神的演化趋势。本书提出的协同创新理论对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本科学原理提出了解释,为中国在转型发展当中的经济改革,文化创新,社会管理等领域的问题提出了新思路。
序
前言
致谢
导言
第一篇 论创新事物的原理
第1章 创新到底是什么
第2章 世界的三象演化
第3章 人类的创新思维
第4章 创新社会的到来
第二篇 论价值创造的过程
第5章 价值创造与互动
第6章 以时间衡量价值
第7章 价值资本的形成
第8章 协同演化的规律
第三篇 论网络社会的性质
第9章 网络社会的构成
第10章 服务的网络效应
第11章 协同代价的原理
第12章 自发的信用机制
第四篇 论协同创新的系统
第13章 自然社会本一体
第14章 创新文化与生态
第15章 协同的社会管理
第16章 创新国家的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协同创新论研究社会组织中个体如何通过组织与合作进行价值创造活动。本书首先从东西哲学思想的共通之处,揭示了事物的创新原理。通过研究人的创新思维的构成,分析组织价值创造与互动的过程,发现创新的时间价值最大化规律与价值梯度规律。针对网络社会的新的经济社会现象,论证分层网络从物质到精神的演化趋势。本书提出的协同创新理论对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本科学原理提出了解释,为中国在转型发展当中的经济改革,文化创新,社会管理等领域的问题提出了新思路。
人类经过的三次产业革命,每一次都是对其社会最一次改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导致世界发展的高度不确定,从而要求国家增强其创新力,善于在不可避免的外部冲击下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和人口大国,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社会国家,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现象与问题,例如,创新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差异,市场化与行政化管理模式的矛盾,网络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价值冲突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广泛学科的角度去探索新的理论。
长久以来,社会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研究时而因为不同的理论前提而相互批评。经济学家越来越重视其理论基础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以稳定其研究的根基。而工程师则越来越多地在实践当中展示其成果,以证明其工作的价值。这又让经济学界与工程学界缺乏开放交流的机会。很多时候,不同学科的学者对于理论的争论的本质是对于自己学术价值的争论。这不仅无益于化解不同学术观点的误解,而且对于解决实践当中的问题也是不利的。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在经济理论和系统科学的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这个鸿沟出现在这样两个基本假设之间:一个假设是,人们对于稀缺的资源进行竞争;另一个假设是,系统之间对于知识和信息共享与合作。我们必须说明现实世界在这两者之间沟通的理论基础。具体地讲,我们会探究自然社会系统中协同创新的规律和原理。本书着重回答协同创新中的根本问题:自然社会系统的价值如何衡量?互联网的演变遵从什么样的创新规律?国家如何建立适应其国情的社会管理创新体制?这本书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试图为这些重要问题提供一个贯通的理论解释。
我们确实处于一个新文明时代的开端。我们正在目睹一种新科学与人文知识的诞生,这种知识不再局限于理想化和简单化情形,而是反映现实复杂世界中的原理与规律。正如普利高津所讲,科学把我们和我们的创造性都视为在自然的所有层次上呈现出来的一个基本趋势。?当代学者能够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协同创新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北京大学创新研究丛书 | ||
9787301212011 如需购买下载《协同创新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10 | 印数 | 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