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的魂灵

悬挂的魂灵

陈占敏, 著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4.8

书籍简介:

本书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九大”前后,某地为“盖大房子开会”,派出技术人员去临近产金村庄淘金的过程。语言犀利幽默,反映了当时政治化形式下,人们形形色色的举止。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摸到鼓槌

盖个大屋子开会

抬头纹

红军师

带上琴去淘金

第二章

美人儿

琴声如诉

地瓜

金瓜

南乡和北乡

大江东去

第三章

赶流儿

酒瓶和錾头

大弦子一抖

麦苗儿青来

轧恋爱

第四章

烧地瓜

天堂岁月

金声玉振

摇橹催舟

陈三两爬堂

第五章

金牙与咸菜

棒打女特务

腿白和牙白

红色娘子军

侍儿扶起娇无力

第六章

遛腿儿

鲜桃一口

等不及

一道沟的

一封书

第七章

童子

艳如桃花

绣红旗

第八章

油金

炮声隆隆

心上的眼

铺褥子

自拉自唱

第九章

再展歌喉

柔情似水

海誓山盟

主角

怕雨

第十章

为了打鬼

那圣城

弄出乱子来

男人的死亡

第十一章

空白

好被窝

一双白手打天下

风物长宜放眼量

跑到天边去

仍难掩忧思满怀(代后记)陈占敏访谈

后记

1.处女作往往是评论者比较重视的作品,您是否能够谈谈您散文和小说的处女作?它们对您以后创作有什么影响?

我的散文处女作是发表在1974年9月24日《大众日报》上的《红石峰随笔》,写下乡知识青年的,那是文革后期,我22岁。以一个22岁的农村青年的目光去看那样一场影响至巨的运动,难免幼稚,我不能不追随主流意识形态,而且,我本人并非下乡回乡知青,我只是一个同代人,雾里看花。不过,那篇散文中的情怀却是真实的。我那时候看周围村子的下乡知青住集体户,留异样的发型,穿乡村里没有的服装,赶集的日子集体赶集,啸聚市街,谈吐不凡。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青年,人民公社的正式社员,对他们充满羡慕之情,我以这样的情感基调投入写作,自然会写他们的豪迈自豪。新时期文学以来,有过下乡经历的知青作家,把那场运动完全当成了一场苦难的历程来书写,我常常觉得有失全面,有太多自哀自怜的成分。苦难的尺子是不同的。用农村青年的目光看他们,他们简直是上帝娇宠的儿子,也许是“落难公子”,但他们到底是“公子”。他们的苦难,比起祖上三代都是农民的乡村青年,实在是肤浅得多,表面得多。城里的孩子把远离了父母到乡下来,视作大苦大难,农村的孩子倒渴望告别父母,到远方去,比如被知青作家写成炼狱的农场、生产建设兵团,哪怕换一个地方还是种地。如果让农村出身的作家来写一部知青小说,会是什么样子呢?我那篇写知识青年的处女作散文由于没有违背我的写作初衷写真实的情感,它便一直影响着我此后的散文乃至小说创作,我的写作,首先不能背叛自己的感情。后来,张炜曾经撰文,提到过我那个时期的散文写作,他说:“当时我对这些作品的简洁和清新感到稍稍的惊讶,因为那时流行的文章是大致统一的风味,而陈占敏的文章多少总有他个人的东西。”我想,这“个人的东西”就是我自己真实的情感了。

我的小说处女作是发表于《胶东文学》1984年第1期的短篇《扯不断的丝丝缕缕》。发表了散文处女作以后,我在上学(做师范学校工农兵学员)教学之余,写作的主要形式就是散文。新时期文学之初,正当我的散文创作比较顺畅的时候,我发现,散文写作的模式化使散文的路子越走越窄,散文越来越成了散文圈子里的事情,散文这种最应该受到读者欢迎的文体,却在日益失去读者。我曾写过一篇《散文要赢得读者》的短文,向散文界发出呼吁,期望来一场散文革命。但是人微言轻,文章连发表的权利都没有。我只好自己开始了散文革命,进行大胆的尝试。但是我那些尝试之作,由于不符合当时的散文大势(模式),也与我业已走熟的套路大相径庭,“理所当然”地被拒绝了。后来散文界集体意识到散文的困境,开始了变革,我已经主要写小说了,几乎十年没写散文,好像是一种“愤而弃置”。近些年,在写小说的同时,我倒也写了大量散文。1983年,我调到县文化馆工作,是我小说创作的开始。那似乎是一场被迫的写作“转型”,不过,写小说的准备我倒是早就有了。而且我认为,一个小说作家,如果有过散文写作经历,他在语言文字上是会讲究一些的。我的小说处女作《扯不断的丝丝缕缕》,从题目看,就有散文写作延续过剩的影子。而且,那篇小说,写忧伤,写忧郁,写那种像雨丝一样扯不断的情绪,也有几分散文的笔致。那种抒情的基调,也一直存在于我此后的小说创作中,尽管我的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

2.您最看重的您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是哪些?能否说一下偏爱它们的原因?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对自己的作品,“爱”的很多,“偏”便有失公平了。一字一句都是从自己的心脉中流出来的,涓涓滴滴,会格外地看重哪一滴呢?短篇小说一直是我写作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前些年。已经发表的一百一十多篇短篇小说,大致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白铁》、《死结》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水长流》、《大轮回》时期;第三个阶段是《门前的错误》、《走路你要走大路》、《白花黑蝴蝶》时期;第四个阶段是《扶贫玩具》、《美人计》、《理论之饭》时期。这些提到名字的作品,也是我自己比较看重的。《白铁》、《死结》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经历过的农村生活的一种本色的沉重的呈现,那种源于农村生活本身的大哀伤,是真实到骨子里的,不是农村生活的局外人单单凭技巧所能达到的,而我也没有使用什么技巧。内容本身永远大于技术层面。《水长流》、《大轮回》是我小说创作风格的一次蜕变。服务于内容的需要,原来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我表达的需求了,我开始借鉴西方现代派的一些手法。但是我不把那些技巧生硬地照搬,我尽可能把它们化用,象征、隐喻、反讽、黑色幽默我改造为“冷幽默”,就这样形成了这个阶段的短篇创作。《门前的错误》写于1993年7月,发表于《文学世界》1996年第6期,是我写下岗女工的第一篇小说,那时候还没有“下岗女工”这个提法。上海的评论家王晓明最早敏感地注意到了这个短篇。此后,在我的长篇小说《沉钟》讨论会上,陈思和也曾谈到它。《走路你要走大路》是我有意识地再一次写“下岗女工”这个题材,这个短篇获得了《山东文学》的奖。在九仙山的颁奖会上,电视台记者采访我时,我说,在逼近世纪末的时候,好多人都在热衷于“千禧之年”将会带来的巨大福禧,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作家,倒更应该关注底层的苦难,向那些没有禧福降临的底层民众投去我们的关怀悲悯。这话也是对我1997年发表在《大众日报》上的一篇短文《悲悯之心》的自我呼应。可惜,除了“自我”,除了极小圈子的几位朋友,应者寥寥。“千禧”让人狂喜不暇,哪里还有人用心关注苦难?《白花黑蝴蝶》写“白条”引发的悲剧,无以疗救。疗救的处方自然开了许多,理论不少,但不能当饭吃。到了《理论之饭》,当我再一次涉及“下岗女工”这个题材时,我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了。《小说选刊》在“佳作搜索”栏中,说“这个被喜剧化了的辛酸故事,让我们在夸张的戏谑背后看到了严肃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他们倒是切中了主旨。《扶贫玩具》、《美人计》倒不仅仅表现了批判,也表达了无奈和悲凉。

我的中篇小说引起较大反响的是《手舞足蹈》和《投降》,也许它们写的是女性题材,比较容易引起注意吧,相类似的还有《缺少男人》。读者喜欢这些中篇对女性心理的精到把握,细腻表现,语言的委婉多致。有一个中篇《学会握手》,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这个中篇对于改革进程中的农村生活,有独到的发现,表现上拙中藏秀。可惜它没有引起什么注意,看来,“秀”是不可藏的,尤其是在一个到处大兴作秀的年代。

……

节选自《代后记仍难掩忧思满怀》

内容摘要:

  本书痛切书写了“文革”这一剧烈动荡的历史。它同时是一部充满了诗意与诙谐感的小说,是一部钻石般剔透又碎金般迷乱的小说,从容如歌的叙述,显现了作者大气恢弘又精微深湛的功力。小说以死始、以死终,那个悬挂的魂灵逼视着一个年代,逼视着一个仍然没有完整答案的历史之迷。  这是一部重新连接“革命”与“日常生活”的大书,并因此颠覆和瓦解了种种“文革”叙事。“革命”和“人性”,“权力”和“命运”,“政治”与“乡村”,“欲望”与“爱情”等早已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主题在这部小说被重新演绎,民间“革命”的正经与荒诞凸现了那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肌理与脉络。小说以死始、以死终,那个悬挂的魂灵逼视着一个年代,逼视着一个仍然没有完整答案的历史之迷。在多年的沉潜之后,陈占敏从他理解的历史哲学出发,在一个新的通道中抵达了历史的深处。【作者简介】  陈占敏,1952年出生,山东招远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沉钟》、《红晕》、《淘金岁月》、《金童话》,中短篇小说《白铁》、《死结》、《门前的错误》、《手舞足蹈》以及散文、随笔、文论等四百余万字。获,“齐鲁文学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山东省农村题材优秀作品奖”等各种文学奖二十余项。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悬挂的魂灵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黄金四书
9787532928873
《悬挂的魂灵》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济南出版单位山东文艺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4.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悬挂的魂灵是山东文艺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