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著作珍藏本

南怀瑾著作珍藏本

南怀瑾,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3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为南怀瑾佛学著作《如何修正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的汇编本。

书籍目录:

如何修证佛法

出版说明

编者的话

再版说明

第一讲

本讲缘起

释迦悟了什么

参考经典

解脱和悟道

倒因为果

见地修证及行愿

四加行

第二讲

伪经之辨

《楞严经》的密因

心与缘

七处征心

八还辨见

五十阴魔

色阴

第三讲

走火人魔

受阴

想阴

行阴

识阴

第四讲

水老鹤

识阴

五阴及边际

妄想本空

四大解脱

佛说《法华经》

拈花微笑

第五讲

《法华》和《庄子》的寓言

五千比丘离席

分段及变易生死

弹指八万四千劫

《序品》  东方现瑞

《比喻品》  火宅三车

《信解品》

《药草喻品》

《化城喻品》

第六讲

《法华》与寒山

衣中宝

少欲及无欲

佛法与皇帝

永恒不变存在的真理大医王

多宝如来和张商英

龙女成佛

第七讲

十念法门

安般、止观、炼气

《安般品第十七》

正意、正身、正言

出息人息

气与两腿

罗云念安般

第八讲

修持证果

初禅到四禅

结使和大阿罗汉

念身与白骨观

念佛与净土宗

念法与学理实践

念僧念圣贤僧

念戒守戒

念施念舍

念天及天堂

第九讲

孟子的浩然之气

见思惑和结使

《楞严经》中的十种仙

六欲天道

断欲及炼气调息

瑜珈及密宗的修法

第十讲

听息数息的问题

精气神、乐明无念与三界

空假中三止三观

密宗及修气

修脉

生命和宇宙法则

第十一讲

达摩的理人行人

二祖安心

四祖与各宗派

五祖的时代

六祖的时代

即心是佛的流弊

小释迦仰山

临济四料简

第十二讲

参话头

观心法门

三际托空

再说临济四料简永嘉说三身

禅与《指月录》

生死问题

沩仰的对答

夹山悟道

第十三讲

思想念头的流动

三际托空与现在心

四料简与火候

军事艺术和禅

夹山度洛浦

《宗镜录》悟道十问

洛浦三关

说临济

说曹洞

第十四讲

不二法门与自然外道

真空顽空

真有假有

一切唯心和身心

说洞山

易卦和五位君臣

三种渗漏

说曹山

如来禅与祖师禅

五代的人才

第十五讲

如何去身见

鸟飞式

再说修气

睦州的草鞋

说云门

三平偈

法身两般病

陈尚书宴云门

第十六讲

顾鉴咦

法眼宗

见桃花悟道

围起来打

四禅、四大和三大劫

身心健康的修道

性相二宗

五遍行及五阴

意识和余力

第十七讲

说圆悟勤

闻思修是什么

信之难

说定昏沉定世间定

修定

修空与枯禅

修有与紧张

调整色身

第十八讲

水火风三劫

三界天人

宇宙的灾难

人类自身的灾难

心法与色法

人体的三界

无住、无著、无愿

心体及其作用

心、意、识

变化气质

第十九讲

第一障碍  身见

色身转变

不是绝对的时间

三灾与修持

四大种与色法

相续心

四禅八定和精气神

善人的凡夫禅

轻安、定、非定

第二十讲

什么不是定境

专一作意

世间定及非世间定

有心地、无心地

生起和圆满

六位无心地

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

第二十一讲

佛法在世间

《禅宗直指》  大事因缘

雪岩钦公案

高峰妙公案

修定的善巧

第二十二讲

明心见性与三身

吕纯阳与黄龙南

重要的资粮

不能得定与出定

定境中的退位

现观与圣教量

第二十三讲

幻相和眼通

四加行位声闻乘的四加行

独觉乘的四加行

八万四千对治

习气次第断过

大般若大火炬

大乘的三有和涅槃

把握行蕴

第二十四讲

往生兜率天

第一义

四正断

未生令不生的不善

菩萨道的加行

顿根菩萨

四十六种魔

六度菩萨行

四种魔境

第二十五讲

李长者的《合论》

妄念和情

性与情

济颠和林酒仙

色蕴

受蕴

想蕴

行蕴

第二十六讲

困在感觉境界

变成习惯的思

再说行阴

心不相应行法

说识阴

融通妄想与颠倒妄想

五阴解脱

打坐的前三秒

第二十七讲

一知与色身

一知与思

修持的初步

作意、假观、所缘

假想产生的魔境

守着灵明清净

不守灵明清净

任脉的变化

第二十八讲

只有行愿

三千善行,数千功德

打开心结

情的慈悲与智的慈悲动摇心行

如何转变气质

四重恩三途苦

检查再检查

行行重行行

附:三界天人表

见思惑与三界九地、断惑证真之关联

药师经的济世观

出版说明

前言

再版说明

讲经缘起

太虚法师注解《药师经》

通俗却不易懂的《药师经》

从《法华经》了解《药师经》

佛是大医王

参透化城之喻

能医众生病的法师

烧戒疤的由来

燃身供佛

天下由来轻两臂

现代化的讲经方式

佛说《药师经》的地方与听众

文殊菩萨请法

燃身供养的真义

东方净土为何呈现青琉璃色

念经有无功德

被十种业障缠缚

极善思惟

学佛修行的目的何在

好远好远的东方

佛的十个名号

发愿是成佛之因

发愿谈何容易

自身光明照耀世界

内外明彻

受用无尽

改邪归正

没有发愿不能成佛

修清净梵行

认识戒律

念佛的心态

色身下劣诸根不具

东方人为何多灾多难

众病逼切贫苦无依

拜佛心理

转女成男

如何跳出魔网解脱缠缚

念佛能解除灾难吗

文天祥修大光明法饮食男女的问题

声色歌舞让你玩个够

东方净土

药师佛的正法宝藏是什么

善恶难辨

什么是布施

缺信根多聚财

钝刀割肉的布施

悭贪不止累积病情

功名富贵最迷人

悭贪积聚

悭贪的果报

以苦为师

宿命通

赞叹施者

内布施外布施

持戒

有了正见才能讲戒律

众生与生俱来的傲慢

增上慢

嫌谤正法

邪见与正见

邪见的果报与药师佛的威力

与佛作对的提婆达多

舍恶行善

行到有功即是德

学佛注重在行

悭贪

嫉妒

自赞毁他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的果报

至心皈依

解脱后要不要修行

人性坏的一面

好喜乖离更相斗讼

十恶业

画符念咒

魇魅之学

蛊与咒

佛教的称谓

如何得到感应

受持八分斋戒

何谓不坐高广大床

过午不食

吃的问题

绝食

八关斋戒与六斋日

如何往生

天堂在哪里

生天的道理恭敬神明

善根退失福报享尽

转轮圣王

转生人间好果报

众病消除

炉火纯青

药师佛的修法

大藏治病药

菩萨五明

伸腿瞪眼丸

持咒禁忌

万里晴空的境界

古代人如何刷牙

如何供佛

如何受持此经

如何修药师法

消灾免难

念佛功德难解了

什么叫至心受持

不生疑惑

阿难多闻强记

因地菩萨

药师如来功德说不尽

救脱大菩萨

临终境界

死而复活

脚底心为何是红的

供养比丘僧

礼拜行道

天灾国难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寿终正寝

九种横死

无疾而终

灯的涵义

十二神幡的涵义

佛法重孝道

五逆之罪

人间的地狱

君臣制度与社会秩序

十二药叉神将的奥秘

药师佛的手印

吉祥圆满

校后记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出版说明

上篇: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

下篇:心闻洞十方,当然获圆通

附录一:普贤菩萨的行愿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楞严经普贤菩萨心闻法门

附录二:诸佛菩萨的行愿

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大智文殊菩萨十大愿

大悲观世音菩萨圆通法门与三十二应身

大愿地藏王菩萨之圣德大愿

附录三:发大心文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之学。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时值青年的南怀瑾投笔从戎,跃马于西南边陲。尔后返蜀,执教于当时的中央军校、金陵大学。他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求高僧奇士。曾隐遁于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三年,通读卷帙浩瀚的《大藏经》。旋走康藏,参访密宗大德,对藏传佛教的各派学说均有精深的研究。离藏以后,转赴昆明,初讲学于云南大学,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不久归隐于杭州天竺山、江西庐山,潜心治学。去台湾以后,先后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传学于日本、美国和中美洲诸国。近年迁居香港。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

南怀瑾先生熟习经史子集,贯通东西文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特别是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峡两岸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复旦大学出版社为国內最早出版南怀瑾著述的出版社,也是出版南怀瑾著述数量最多、品种最为齐全的一家出版单位。所出的南怀瑾著述总计有二十四种,基本上都是他的代表作。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将南怀瑾先生的这些著述汇编成十卷,精装印行,以满足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的需要。

各卷收录情况如下:第一卷:《论语别裁》第二卷:《老子他说》、《孟子旁通》第三卷:《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第四卷:《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第五卷:《禅海蠡测》、《禅话》、《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第六卷:《历史的经验》、《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国文化泛言》第七卷:《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第八卷:《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第九卷:《圆觉经略说》、《定慧初修》、《楞伽大义今释》第十卷:《原本大学微言》。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3日

内容摘要:

  本卷集结了南怀瑾教授的三部著名的著作,讲解佛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南氏的学术宽广博大,融通各家,既有理论,更有实证,为时代罕见,他的讲解和表达,更是前无古人的。
  佛教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称之为“三学”,认为一切法门尽摄于此,应当精勤修学。这中间,戒、定属于修行实践,慧属于教理思维。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台北时,曾以“如何修证佛法”为主题,对学生开设系列讲座,前后凡二十八次。这些讲座的內容,经记录整理,便形成了本书(初名《融会显密圆通修证次第》)。书中以“见”(见地)、“修”(修证)、“行”(行愿)为重点,以《楞严经》、《法华经》、《增一阿含经》、《起世经》、《华严经》、《瑜伽师地论》、《现观庄严论》、《宗镜录》、《指月录》、《密宗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佛典为资料,对佛教的修持方法作了简洁明了的阐述。既有要点提示,又有例证说明。问世以后,不仅在海峡两岸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被译咸英文,流传于西方国家。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最新版(2001年1月第2版第20次印刷),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药师经》是中国佛教宗派申显教和密宗共同尊奉的一部重要经典,在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它的译本有三个:一是隋代达摩笈多译的《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二是唐代玄奘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三是唐代义净译的《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一卷。通常说的《药师经》,是指玄奘的译本而言的。经中主要论述了药师佛为利益众生而发的“十二大愿”。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药师经》的讲记。作者联系人生经历和世间万象,对佛教历来倡导的济世利民的思想作了深入细微的阐述。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最新版(2001年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它原是唐代般若译的《华严经》四十卷中的最后一卷,因其“文理俱优”、“切于日用”(明代智旭语),译出后不久,便独成一经,广为流布。经中主要讲述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佛教寺院中每日引磬唱诵的《普贤菩萨十大愿》即源于此。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普贤行愿品》的讲记(原名《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  作者以通俗的口语,对该经的宗趣大意,特别是一般人不易读懂的偈颂作了别开生面的讲解,并附列了有关“行愿”(修行与大愿)方面的各种资料。书名中的“基本信念”即是指“行愿”而言的。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最新版(2001年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南怀瑾著作珍藏本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9035957
《南怀瑾著作珍藏本》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复旦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精装
页数 858 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南怀瑾著作珍藏本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3.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52 的主题关于 佛教-研究-文集 ,南怀瑾-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