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9.0
本书为医学人生丛书之一,书中从路志正老先生的人生经历、从医历程、学术思想等多个视角,展现了一代国医大师不平凡的一生。以此,为广大中医后学提供一些值得参考借鉴的宝贵财富。
1冀中大地.历史悠久名医辈出贯古今
2虚惊一场.旁听私塾好学天性初展露
3进入医校.先文后医刻苦研习历五年
4十七抄方.笔走龙蛇遒丽天成真妙手
5十八开业.折肱续断声震乡里传美名
6迎来解放.中医进校反修西医缘改造
7进卫生部.情系中医处理信访行南北
8怀念吕公.鞠躬尽瘁中医司令兴中医
9追忆师友.戮力同心汇聚京都谋大业
10乙脑治验.外调求实慧眼识菁似伯乐
11治血吸虫.群策群力中西合璧送瘟神
12民间治验.整理提高遍地开花登雅堂
13支援包钢.铁水无情国医护航闻鬼关
14特殊年代.承受考验含辛茹苦传薪火
15进中研院.勤于临床讲究实践倡急症
16二十余载.组建学会继承发扬再创新
17勤勉不辍.阐精发微治学临证皆严谨
18博览群书.既专且博中医事业勤耕耘
19重视脾胃.著书立说临床研究创新论
20出国讲学.广布杏林岐黄神术惠五洲
21上书中央.针砭时弊出谋献策求发展
22非典肆虐.众老进言祖国医药谱新篇
23乐育高徒.硕果累累授业解惑为传承
后记
前言
《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即将付梓,邀我写感言代序。细读书稿,品味精神,屡屡感动,然惶恐良久。
古人云: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进而推之以济世,故为仁术。中医济世济人,成就者良相良医。上至天文,书禅儒道,下以地理适宜,中以人情世道,理论联乎实践,启发而至康平。医者“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生,是为大家”。
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少承庭训,正步杏林,历经磨砺,功业有成。新中国建立后,在国家扶持中医、发展中医的政策指导下,建学科,做科研,倡疗效,育英才。书中路老亲历的学医行医、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大医经历及随国家发展而成就的道路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深刻启示及成功蓝本。阅路老之书,“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观路老之人,“啐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始知大家风范。感路老焚膏继晷,突经皓首,敬重名家,团结同道,更明成就源自意志与品格。
路者道也。宋.徐铉校《说文解字》云:“言道路人各有所适也。”中医大家之所成,各由其路,各有所适。适其人,适其才,适其势,适其实践,适其国家之兴盛!中医名家之路,可从而不可泥也!后学欲有所成要在适今之才,适今之用,适今之势。“夫人之才情有限而医道无限,人之道路有限而前途无量”。中医大家路老之路,从古典,师名家,遵正道,循规矩。守端直以长行,终志正而圆满。值路老八十八寿诞,后学曾有一联一诗颂路老:“路遥情长妙手施药言济世,志正圆满寿与才齐谱华章”。“路遥彰显身辉煌,志诚业精贵圆方,正气运来乾坤满,寿宴开福福绵长”。是由感言,是以为序。
后学王阶
二〇〇九年夏初于北京百草园
后记
2007年10月前后,笔者接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部肖培新主任、戴皓宁、王秋华编辑的邀请,他们希望我在完成了《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之后,能够继续编写《走进中医大家路志正》,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
路志正先生是我们十分敬仰的中医大家、名家。他既是国家的名医,也是燕赵中医界的代表人物。听说挂他的号看病不容易,他开的药方往往在平易之中见神奇,疗效颇不一般。后来还听说,他不仅利用各种机会,为中医药事业建言献策,而且多次出国讲学、交流学术,为国家争得荣誉。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拜访路老,了解路老,走近路老。
2007年11月,我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大会。会前我采访了路老,自此,这项工作得以启动。月底,我在广州第三届“中医药名师与高徒”学术会议期间,对路老及其女路洁,再次进行了采访。回到石家庄之后,初步拟定了整个访谈录的框架结构,并争得了路老、出版社肖主任、戴编辑的认可。春节期间,正月初十过后,我又一次来到北京,在年昧儿浓浓的新春伊始,冒着寒风往返于北京的大街上,到路老家里进行了几次采访。正月十五,在路老家用过晚饭,踏着元宵节的月色,我返回了石家庄。此后,积极整理访谈的内容,于2008年5月末,形成了约12万字左右的初稿。
初稿形成之后,交路老审阅。为了充分展示路老的学术人生,2008年7月在三芝堂中医门诊部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听取了路老及其弟子、子女及王秋华编辑的意见。返回石家庄后,我在初稿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整理和改写。
在整理历史细节和路老学术思想的过程中,路喜善先生和张波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形成了近20万多字的书稿。然而,为了整个丛书体例上的统一,又进行了压缩、修改。2008年岁末,几经易稿压缩之后,近16万字的稿件,又一次回到我的手里。可见,尽管此书只是一本通俗读物,大家还是非常认真负责。
在完成这部作品的时候,掩卷长思,在我们的印象里,这位87岁的老人,从年少习医,到身为卫生部的职员;从为贫苦民众看病,到创建共和国的健康大厦。几十年的岁月,他背负着老一代中医人的情怀与睿智,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在中医药事业迎来的三个“春天”里,到处都有路老的身影,他见证并参与了第一个春天的降临,又与他的同事、同道们一起,参与并促进了后两个春天的到来。他还利用个人的学识和高超医术,为国际友人看病、讲学的同时,把中华医药的理念和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我想,当年毛泽东评价邓小平的时候,用了“外表一团和气,内里一个钢铁公司”来形容,这个特点也正是路老的特点。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路志正先生,恰好符合“志正以厚德载物,行健而自强不息”。在他的心中,天高地阔,自有绚丽的乾坤。我想,这就是我们走近路老最大的感受。
曹东义
2008年12月10日
于石家庄“求实得玉室”
在中医发展史上,过去的一个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纪,中医一下子跌进了深谷,经过艰难的挣扎,它又迅速发展。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了。解那个世纪。《医学人生丛书》选择当代中医泰斗级人物及在中医药界具有较大影响者,通过他们的口述,从中医角度将那个社会、那个家庭、那个人的画面展现给世人,通过他们的经历,展现中医的发展状况,通过他们的口述,展现他们平凡而又靓丽的人生这是历史长河中的水滴,但可折射出上个世纪的光彩。本书的主人公为路志正先生,在历史的特殊舞台上,他把中华大医的风采,展露给当代,也留给历史,耐人品味,任人评说。 路志正先生,宇子端,号行健。志正,所以厚德载物;子端,端直以长;行健,因此自强不息。他少承庭训,步入杏林,历经磨难,学业初成。建国伊始,悬壶已十余年,为当地颇有影响之名医。人的一生无非是两件事做人和做事,路老的态度一贯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1952年入卫生部工作,在卫生部的二十多年里,他下乡求证,发掘、推广了许多宝贵的中医经验;他没有门户之见,敬重名家,团结同道,对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医”,也是虚心学习,关爱有加。他最早认定中医对乙脑治疗的成果;代表中医界参加血吸虫病的防治;下放支边,在包钢救治铁水烧伤的工人;带学生做临床,皆不辱使命。1973年重返临床,进入广安门医院。建学科,兴特色,开科研,抓急症,育英才,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硕果累累;出国讲学,把岐黄妙术广布海内外。他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抗击非典,针砭时弊,诸多高论语惊四座。88岁的他,见证并参与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在时代给予的特殊舞台上,把中华大医的风采尽情地展现给了当代,也留给了历史。本书由路老亲自讲述了自己学医、行医、从政、再行医的经历以及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创新过程。个中故事鲜为人知,耐人品味。尤其是如何学习中医、如何临证?细细读来,可能会对每位莘莘学子或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有所裨益。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医学人生丛书 | ||
9787802317086 如需购买下载《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00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