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拓殖记

澳洲拓殖记

(英) 坦奇,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年代:2007

定价:17.0

书籍简介:

本书是描写澳大利亚早期开拓史的经典著作。书中主要描述了18世纪英国殖民者在澳洲的开拓,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书籍目录:

植物学湾远征亲历记

1.从囚犯登船到舰队离开英格兰

2.从离境到抵达特内里费岛

3.从舰队抵达特内里费岛到它离开那里前往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4.从特内里费岛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的航行

5.从舰队抵达里约热内卢到舰队离开此地开往好望角,及关于巴西的一些评述

6.从巴西到好望角的航程以及舰队在好望角的交易的报告

7.从好望角到植物学湾的航程

8.从舰队抵达植物学湾到撤离该地,对杰克逊港的占领。和土著人的会面,关于植物学湾附近地区的报道

9.杰克逊港的占领,海军陆战队和囚犯的下船

10.委任状的宣读,正式接管定居点,及有关这个地区的法庭及其公开审判程序的报道

11.对新南威尔士土著人的描述,以及我们和他们的交易

12.法国人离开植物学湾,“供给”号从诺福克岛返回以及鲍尔上尉在航行途中的发现

13.杰克逊港1788年4至5月份的事务进展

14.从6月初到舰队出发回欧洲

15.这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它的出产、气候等等

16.殖民工作的进展,捎这本书回英格兰的船出发时各方面的状况

17.关于建立殖民地可能给祖国带来的益处的一些想法

补笔

杰克逊港殖民全记录

1.对1788年7月我的前一本书叙述截止时杰克逊港情况的追述

2.从第一舰队于1788年7月返航到当年年终殖民地进展详报

3.1789年年初到3月底殖民地进展详报

4.1789年4月和5月殖民地进展详报

5.截止到1789年末的殖民地的进展详报

6.从1790年年初至5月份殖民地进展详报

7.1790年6月、7月、8月殖民地进展详报

8.1790年9月初殖民地进展详报

9.1790年9月后半月和10月份殖民地事务详报

10.“供给”号由巴达维亚返回;殖民地在1790年11月的状况

11.1790年11月殖民地的进一步的报告

12.1790年12月前期殖民地进展详报

13.直到1791年5月的殖民地进展详报

14.新南威尔士旅行日记

15.到1791年年末殖民地进展详报

16.直到1791年12月18日我离开时的殖民地进展详报,以及对当时情况的一些描述

17.有关这个地区的杂记。关于它的蔬菜生产。关于它的气候。关于它的动物的出产。关于土著人,等等。

18.对于囚犯的观察

19.与在新南威尔士的海岸发展捕鲸业的可能性有关的事实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新南威尔士地方和军队机构名单

索引

前言

澳大利亚历史的奠基之作

《澳洲拓殖记》包含英国人沃特金.坦奇(WatkinTench)所写的《植物学湾远征亲历记》(ANarrativeoftheExpeditiontoBotanyBay)和《杰克逊港殖民全记录》(ACompleteAccountoftheSettlementatPortJackson)两本书,第一本书初版于1789年,第二本初版于1793年。本次翻译主要依据由澳大利亚博物馆研究员蒂姆.弗兰纳里编注、墨尔本的文本出版公司(TheTextPublislaingCompany)于1996年出版、2003年重印的两书合集本,书名《1788》。

这两本书记述了英国向澳大利亚殖民的“第一舰队”航行过程及到达澳大利亚后头4年在悉尼的殖民拓展情况。作者依据他本人亲历及转引他本人的日记而写成两本书,叙述真实、严谨,现场感很强,叙述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引人人胜。两本书故事连贯,并不重复。

其中的第一本书,记叙的是自“第一舰队”于1787年初起航到舰队抵达悉尼植物学湾,以及直到1788年7月有船从澳大利亚返回英格兰(顺带捎回作者书稿)之时囚犯和海军陆战队官兵在悉尼杰克逊港一带开发拓展之事。这本小册子,于1789年4月在伦敦出版,最先忠实地向英国公众报道了澳大利亚(当时没有澳大利亚这个名称,整个澳大利亚大陆及其附属地统称为“新南威尔士”)殖民的进展情况,是当年英国最畅销的书,也是5本有关澳大利亚开国历史记载的书当中最有价值的一本,是当之无愧的澳大利亚历史奠基之作。

第二本书在第一本书的基础上,按时间顺序,详尽叙述了杰克逊港殖民过程,其重点内容是欧洲殖民者和澳大利亚原居民(作者称其为印第安人)之间的交往、冲突,以及殖民者艰苦卓绝的拓殖情况。其间有继库克船长的航海日志之后对澳大利亚风物的首次详细描写,如对悉尼的植物、气候、动物、土地、河流的描写;有定居点建设的详细跟进;有殖民者从悉尼湾出发在陆上向西、向北、向南各个方向的进入和考察以及对新南威尔士属地诺福克岛、豪勋爵岛等的考察的描述;有“第一舰队”官兵在长达一年苦苦等待补给船的艰苦卓绝的情况描述;有军队组织囚犯开垦土地、首次在澳大利亚土地上开展农作物种植的描写;有根据英王命令,实行退役军人及刑满释放的囚犯定居政策的情况描述等等。凡此种种,都可视作澳大利亚开国历史的一部精确档案,同时对于中国读者又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从未接触的异国历史。

尽管坦奇的书对于澳大利亚的历史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但他本人并非一个知名的或著名的作家,也非一位重要的航海家、探险家之类,他只是海军陆战队当中的普通一官从英格兰出发的时候他的军衔应该还是中尉,到他1788年寄回书稿的时候是上尉。他在写第一本书的时候还不到30岁,正因为如此,他的那种老辣和严谨的文风才让译者越来越感到惊讶和感激。坦奇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是良好的,文学功底扎实,书中多处恰如其分地引用弥尔顿或莎士比亚的句子。

作为一个军人,坦奇肯定不算是杰出的。书中描写总督让他去抓或者杀印第安人,他都完成得十分之差。去澳大利亚之前他曾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被俘,从澳大利亚返回英格兰后他又在对法国的战争中被俘。更为令人惊奇的是,他在刚去澳大利亚服役的时候就被他的上司判罚监禁。他的军人生涯是不顺利的,但他的内心是善良的、人道的,正是这一点让他把那些土著人看成是人,详细记录了他们的情感、体格、幽默、语言等等。澳大利亚土著是据我所知最为无力反抗的被殖民者,他们的土地又是那样的贫瘠,他们的气候又是那样的严酷。自1788年开始的殖民过程,到现在已经使这个种族濒临消亡的边缘。在英国殖民者到达澳大利亚的时候,土著们仍然属于“食物采集者”。他们的祖先可能是在几万年前澳洲大陆和东南亚大陆分隔得还不是很远的时候,从东南亚渡海过去的,有人说他们是最早的水手。当时的土著有30万人,现在只有几万人。坦奇著作的意义之一就是保留了这个已经逼近消失的种群的历史。

坦奇本人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这两本书,他没有其他重要的著作,他于1803年退役。

重要的不是坦奇的名气,而是他的与殖民主义显得格格不入的人道观点,是他的优雅、忠实的文风。从两本书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他的善良,这种善良是与殖民行动相冲突的。而第二本书结尾的时候就十分明白地说出了他的内心思想:他担心殖民行动会耗空国库,导致国家灭亡。他是参与殖民的军官,而他的内心又不赞成殖民行动,所以有点冷眼旁观的味道,这正好让他的书保持了一种客观冷静的角度。他不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去观察悉尼的一切,而是从他自己的人性的角度。他对犯人、对土著持同一种慈善的观察角度。他不像是生活在200多年前的人物,倒像是20世纪末的人。他是殖民者中的异类,是例外。正因为他独特的个性,他在军队中应该是压抑的、郁闷的,这种心情适合他记日记,适合他写作。他因此真实地记录了历史,历史也记住了他。尽管他的书在澳大利亚长达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很少再版,但他的书现在在澳大利亚很畅销。蒂姆.弗兰纳里的简注本1996年出版后,当年印刷4次,并在1997、1998、1999、2000、2002、2003年反复重印。译者翻译的底本就是在悉尼的机场候机楼买到的。历史忘记了那些成千上万的残酷的殖民者,但记住了坦奇这个军人中的“另类”。

坦奇不同意殖民行动(他在书中几乎没有直接表述这个观点),但谁也否认不了澳大利亚今天的繁荣。正是澳大利亚今天的繁荣让译者感叹,引发了译者对澳大利亚殖民历史的强烈兴趣:她是如何在200多年之间发育到如此繁茂的?

始于残酷,终于秩序。尽管澳大利亚的土著现在仍在要求归还他们的土地,但正如澳大利亚联邦总理霍华德所说,历史的方向一旦确定,就会一直一路走下去,几乎没有停下的可能。但是谁有权说我们不能回顾当时的真实历史,谁有权说我们不能谴责殖民者的残酷呢?

作者的叙述让我们真实地了解了现代澳大利亚的开国过程,那一片亘古荒芜的土地上建起的第一座房子,像一个星球一样的澳大利亚大陆上种出的第一块玉米地,长出的第一串葡萄,圈养的第一栏牲畜,修成的第一条道路……“第一舰队”的拓荒者们起的那些地名至今在地图上,在人们的言谈中。现代澳大利亚的历史不过200多年,我们找到的是它的绝对的源头。

澳大利亚的殖民史对中国读者来说,还非常陌生。大多数人如果知道一点澳大利亚历史,也仅限于库克先生“发现”澳大利亚,知道澳大利亚最初是作为犯人流放之地,但听说过“第一舰队”的人不多,清楚“第一舰队”详情的人绝少。本书将澳大利亚的殖民过程详尽化,让中国人详细地知道、准确地知道澳大利亚的发端,清楚地知道英国人遇到的是一个毫无反抗力的土著民族,殖民者到那里的时候那里土地是一片荒芜,和美洲土地的富庶无法相比。

当然本书首先是作为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是研究澳大利亚历史的经典的资料。

对澳大利亚有兴趣的人很多,澳大利亚有数十万华人,而到澳大利亚旅游的中国人逐年增加,澳大利亚的广东街、上海街生意兴隆。澳大利亚的华人市长已有几位。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联系由来已久,19世纪的澳大利亚淘金潮中中国人大量涌人,而澳大利亚也曾经害怕大清帝国入侵。就是本书中也有几次提到中国:一次是运犯人的船转到广州装茶叶,一次是20个囚犯偷跑了,说要到中国,他们听说中国就在北面不远的地方,只隔一条河,中国人长着紫铜色的面庞,待人和善。今天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合作,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及天然气对于中国市场的不可或缺作用,决定了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更加深刻。

这不是一本猎奇的书,这是一本有教育意义的书。我们从澳大利亚的殖民史中学习什么?首先是探险精神。正如作者反复强调,英国人的好奇是他们到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200多年前从英格兰到植物学湾的远征,就像历史学者所说,如同今天送一个人到月球那么轰动。人类探险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吗?没有。还有无数的领域用得着探险精神。还有无数的事情需要克服重重困难,需要九死一生的冒险精神。

书中的殖民者因为等不到英国的补给,濒临死亡的绝境,但在绝望中仍心存希望。他们勇于或被迫抛弃熟悉的生活环境,去勇敢探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在海上的搏斗,使他们在世界各个角落扎根,地图上曾经到处都是大英帝国殖民地的“粉红块”。“日不落帝国”早成历史,帆船时代的探索精神对于我们却仍然是有益的。地球上也许很难找到没被发现的大陆了,但是在大气层外的空间是无限的。

刘秉仁

2006年8月

内容摘要:

  《澳洲拓殖记》包含英国人沃特金.坦奇所写的《植物学湾远征亲历记》和《杰克逊港殖民全记录》两本书。本次翻译主要依据由澳大利亚博物馆研究员蒂姆.弗兰纳里编注、墨尔本的文本出版公司于1996年出版、2003年重印的两书合集本,书名《1788》。这两本书记述了英国向澳大利亚殖民的“第一舰队”航行过程及到达澳大利亚后头4年在悉尼的殖民拓展情况。作者依据他本人亲历及转引他本人的日记而写成两本书,叙述真实、严谨,现场感很强,叙述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引人人胜。两本书故事连贯,并不重复。  作者的叙述让我们真实地了解了现代澳大利亚的开国过程,那一片亘古荒芜的土地上建起的第一座房子,像一个星球一样的澳大利亚大陆上种出的第一块玉米地,长出的第一串葡萄,圈养的第一栏牲畜,修成的第一条道路……“第一舰队”的拓荒者们起的那些地名至今在地图上,在人们的言谈中。现代澳大利亚的历史不过200多年,我们找到的是它的绝对的源头。  澳大利亚的殖民史对中国读者来说,还非常陌生。大多数人如果知道一点澳大利亚历史,也仅限于库克先生“发现”澳大利亚,知道澳大利亚最初是作为犯人流放之地,但听说过“第一舰队”的人不多,清楚“第一舰队”详情的人绝少。本书将澳大利亚的殖民过程详尽化,让中国人详细地知道、准确地知道澳大利亚的发端,清楚地知道英国人遇到的是一个毫无反抗力的土著民族,殖民者到那里的时候那里土地是一片荒芜,和美洲土地的富庶无法相比。  当然本书首先是作为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是研究澳大利亚历史的经典的资料。  对澳大利亚有兴趣的人很多,澳大利亚有数十万华人,而到澳大利亚旅游的中国人逐年增加,澳大利亚的广东街、上海街生意兴隆。澳大利亚的华人市长已有几位。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联系由来已久,19世纪的澳大利亚淘金潮中中国人大量涌人,而澳大利亚也曾经害怕大清帝国入侵。就是本书中也有几次提到中国:一次是运犯人的船转到广州装茶叶,一次是20个囚犯偷跑了,说要到中国,他们听说中国就在北面不远的地方,只隔一条河,中国人长着紫铜色的面庞,待人和善。  今天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合作,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及天然气对于中国市场的不可或缺作用,决定了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更加深刻。  这不是一本猎奇的书,这是一本有教育意义的书。我们从澳大利亚的殖民史中学习什么?首先是探险精神。正如作者反复强调,英国人的好奇是他们到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200多年前从英格兰到植物学湾的远征,就像历史学者所说,如同今天送一个人到月球那么轰动。人类探险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吗?没有。还有无数的领域用得着探险精神。还有无数的事情需要克服重重困难,需要九死一生的冒险精神。  书中的殖民者因为等不到英国的补给,濒临死亡的绝境,但在绝望中仍心存希望。他们勇于或被迫抛弃熟悉的生活环境,去勇敢探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在海上的搏斗,使他们在世界各个角落扎根,地图上曾经到处都是大英帝国殖民地的“粉红块”。“日不落帝国”早成历史,帆船时代的探索精神对于我们却仍然是有益的。地球上也许很难找到没被发现的大陆了,但是在大气层外的空间是无限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澳洲拓殖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0055994
如需购买下载《澳洲拓殖记》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7.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澳洲拓殖记是商务印书馆于2008.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611.41 的主题关于 澳大利亚-近代史-史料-1788~1850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