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9.0
本书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力争取国民党军中进步官兵起义并获得成功的全过程。
第一章邯郸第一枪
第二章黑土地上的惊雷
第三章泉城摇摆曲
第四章长春城下盟
第五章淮海奇将传
第六章北平和平大变奏
第七章要塞风云录
第八章金口举义兵
第九章古城咏叹调
第十章塞外烽烟熄
第十一章春城易帜记
第十二章川康大倒戈
附录解放战争国民党军起义改编大事录
前言
天下大势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历时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终告结束。
日本宣布投降的当天,蒋介石“万急”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之后又在8月20日和8月23日连发两封电报催驾,其言“切切”: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谅国家之安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蒋总裁可谓是用心“良苦”!然而,还是在日本刚要求投降的第二天,即8月11日,蒋介石便以“抗战最高统帅”的名义接二连三地发布命令了!命令国民党军队“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占领解放区;命令伪军配合国民党行动,维护地方治安,阻止八路军、新四军受降;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原地驻防待命”,不许收缴日伪武器。
与此同时,蒋介石则是急如星火地调兵遣将,摆出四路进军的架势,企图先打通津浦、平汉、平绥、同蒲四条铁路线,分割解放区,然后抢占华北、东北,进而占领全国。
这四路进军的态势是:第10战区李品仙集团为东路,辖6个军,沿津浦路北犯,先抢徐州,再攻济南。这也是敌重点进攻方向。为配合其北犯,敌还以第7军、第48军、第3战区和第3方面军占领了蚌埠、浦口、上海、南京、南通、六合等广大地区。
第1战区胡宗南集团为西路,辖3个军,从关中经临汾、太原向石家庄发动进攻,第2战区阎锡山集团则占领上党地区配合其东进。
第11战区孙连仲集团为中路,辖3个军,从豫西经郑州、安阳北犯,企图打通平汉路,和胡宗南部在石家庄会师。
第12战区傅作义集团则为北路,辖3个军,从绥西向东进犯绥东、察西地区,占领张家口,以张家口作为发动全面内战的北方补给基地。
面对这严峻的局势,远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是异常清醒的:蒋介石在磨刀了,我们也要磨刀!8月13日,朱德总司令致电蒋介石,坚决拒绝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向日伪受降的命令。
8月15日,朱德总司令向美英苏三国驻华大使送去备忘录,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样有权接受日伪军队的投降。
8月16日,我党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向国民党提出了制止内战的6项主张。
与此同时,我军各解放军部队,则遵照朱德总司令的命令,继续向敌战区进攻……山雨欲来风满楼!当然,国共两党针锋相对的不仅仅是争取军事上的主动,同时也需要争取政治上的主动。面对着蒋介石别有用心的“万急”邀请电,毛泽东悠然而幽默:“看来,我要到重庆走趟亲戚喽。”不过,幽默之中,毛泽东没有忘记给蒋介石来一个小小的回敬“礼”,用的是“特急”电,电文不卑不亢:“随即赴渝,晤教有期。”8月28日,毛泽东在国民党中号称“和平将军”的张治中先生的陪同下,率周恩来、王若飞等飞赴重庆。
8月29日,国共两党的谈判代表坐到了谈判桌前。
谈判伊始,中国共产党便提出了会谈提案11条,中心围绕政治、军事、和平建国等重大问题,但国民党代表毫无准备,仓促上阵,留在脸上的只有尴尬了。一直到六天后,才由蒋介石亲自拟就4条复案交国民党代表,作为他们与中共代表团谈判的依据。
这4条复案都是从致命处针对中国共产党的,第1条便是极度限制共产党的人民武装,以12个师为最高限度,第2条便是拒不承认解放区……事实上,这是从政治和军事上拒不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当然不能为共产党的代表所认同。
以后十余天,国共两党代表围绕这两个话题唇枪舌战,寸步不让。首先,我党代表提出我人民军队缩编为16个军48个师,并保留原有的解放区,而国民党代表则一口咬定4条复案的条件不变,谈判几致僵局。至9月19日,我党代表抱着和平和克让的原则,就军队问题提出了7比1的比例方案。其时,国民党军队有263个师,我军则缩编为43个师,以后的缩扩依旧按此比例。这下可好,国民党代表得寸进尺,不仅不同意我党代表提出的方案,甚至称他们允许中共军队有12个师都是在照顾情面,以后得取消,至于解放区,更是“非法”物,压根儿不许存在!9月21日,谈判陷入僵局,不得不休会。
当然,国民党谈判代表的强硬态度是有其深刻的缘由的。在蒋介石的命令下,敌4路大军正向解放区“积极推进”,配合第1战区的阎锡山部也完成了对上党地区的占领。蒋介石的目的很明确,企图用一种强大的军事力量,来迫使我党中央就范。
针对这一点,我党中央早有准备:“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同时,具体拟就首先在上党地区聚歼来犯之敌。
8月23日,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赴延安领受任务。
8月25日,刘、邓乘飞机急驰太行山,组织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冀南军区的主力和地方部队共31000余人,准备和上党地区的敌人角逐。
9月1日,上党地区外围战斗开始,我太行纵队先克武乡,再克襄垣;9月12日,我太行纵队又克屯留;9月17日,我冀南纵队攻克潞城;9月19日,我太行、太现纵队同时攻克壶关、长子;至此,上党地区的外围战斗结束,上党地区敌首府长治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
9月20日,我军投人了围攻长治的战斗,采用其三面攻城,一面诱敌的战法,很快夺取了许多城关据点……上党之敌败象已呈。
9月27日,国民党谈判代表被“打”回谈判桌了。
其后,双方边打边谈,谈打几乎同时进行。
10月8日,长治之敌全面溃逃,我军追驰合击,经几天艰苦作战,毙敌5000余人,俘敌30000余人,其第19军军长史泽波亦被生俘。
10月10日,国共两党代表在重庆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协定中提出了避免内战,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实现政治民主化,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党派合法平等,保证人民民主自由,取消特务机关,释放政治犯等重大问题。
10月11日,毛泽东飞回延安。
10月17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向全党汇报谈判的情况,同时指出:纸上的东西,要变成现实的东西,恐怕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喽。
也许,这时的毛泽东早已明白内战是不可避免的了!因而他俯瞰的目光是凝重的。是啊,国民党拥有430万军队,接收了100万日军的全部军事装备,占领着3亿人口以上的地区,控制着大城市和部分铁路交通线,且有美国作后盾;而共产党仅有120万的军队,装备低劣,解放区人口也仅有1亿多……两者相较,这是怎样的一种殊异呢?在这场不可避免的全面的内战中,军队的素质、数量、武器装备又占有什么样的比重呢?也许,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是通读兵书的大家:攻心者为上!
狼烟四起,高树勋首举义旗;临阵倒戈,佩剑将军露真容;风卷残云,西南四十万军众大反戈;顺应潮流,傅作义倒戈保古城。攻心为上,成功策反,国民党军百万爱国将士反戈一击、倒转枪口,加快了蒋氏集团崩溃的进程……本书首次全景式地再现了解放战争中110余万国民党将士大倒戈的传奇历史。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断然发动内战。面对其强大攻势,中共中央制定策反大策,我地下党员冒险频繁活动,成功地策反了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领衔倒转枪口,反戈一击,大大地消弱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加快了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覆没。 本书首次全景式地再现了解放战争中110余万国民党将士大倒戈的传奇历史。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大倒戈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1090324 《大倒戈》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版次 | 2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
大倒戈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07.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66.06 的主题关于 国民党军-起义部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史料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