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8.0
本书力求反映当前接入网技术的最新动态以及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发展的统一规划和相关的需求。本书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各种接入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能根据实际接入环境和接入需求,对接入网进行规划,培养学生对接入网工程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1章 接入网概述
1.1 接入网概念提出的背景
1.2 接入网的基本架构
1.2.1 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
1.2.2 接入网功能结构
1.2.3 电信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
1.3 ip接入网体系
1.3.1 ip接入网定义
1.3.2 ip接入网参考模型
1.3.3 ip接入网的接入类型
1.3.4 电信接入网体系与 ip接入网体系的比较
1.4 接入网的分类
1.4.1 铜缆接入网
1.4.2 光纤接入网
1.4.3 混合接入网
1.4.4 无线接入网
1.5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1.6 ngb接入网概述
1.6.1 什么是ngb
.1.6.2 广电网络接入方式
1.7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电话铜缆接入技术
2.1 xdsl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2.2 高速率数字用户环路( hdsl)接入技术
2.2.1 hdsl系统的基本构成
2.2.2 hdsl的关键技术
2.2.3 hdsl的传输标准和性能指标
2.2.4 hdsl的应用特点
2.3 第二代高速率数字用户线( hdsl2)接入技术
2.3.1 hdsl2的设计目标
2.3.2 hdsl2的线路编码
2.3.3 hdsl2收发器功能模块
2.3.4 hdsl2中的 fdm和回波抵消
2.4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adsl)接入技术
2.4.1 adsl的技术特点
2.4.2 adsl的技术标准
2.4.3 adsl的系统参考模型
2.4.4 adsl收发信机原理
2.4.5 影响 adsl性能的主要因素
2.4.6 传输带宽
2.4.7 adsl承载信道
2.4.8 adsl的调制技术
2.4.9 adsl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
2.4.1 0 adsl帧结构
2.4.1 1 adsl应用与发展
2.5 甚高速率数字用户线( vdsl)接入技术
2.5.1 vdsl的体系结构和传输模式
2.5.2 vdsl相关技术
2.5.3 vdsl技术面临的问题
2.5.4 vdsl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
3.1 cable modem的发展背景与技术特点
3.1.1 cable modem与 adsl modem的比较
3.1.2 hfc网络对cable modem的要求
3.1.3 影响cable modem运行的因素
3.2 cable modem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3.2.1 系统结构
3.2.2 工作原理
3.3 cable modem的体系结构
3.3.1 基于ieee 802的cable modem
3.3.2 基于docsis的cable modem
3.4 cable modem的应用
3.4.1 系统的基本构成
3.4.2 信号的下行及上行通路
3.4.3 用户接入方式
3.5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eoc接入技术
4.1 概述
4.2 无源eoc技术
4.2.1 无源基带传输eoc的特点
4.2.2 使用无源eoc的技术难点
4.3 有源eoc技术
4.3.1 home plug av技术
4.3.2 hinoc技术
4.3.3 moca技术
4.3.4 hpna技术
4.3.5 wifi降频技术
4.4 几种eoc技术参数对比
4.5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以太网接入技术
5.1 概述
5.2 以太网的技术发展
5.2.1 以太网的诞生
5.2.2 以太网标准的演进
5.2.3 以太网的分类
5.2.4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
5.3 以太网的物理层
5.3.1 物理层模型
5.3.2 铜缆接口
5.4 以太网的mac层
5.4.1 共享信道上的mac协议
5.4.2 csma/cd协议概要
5.4.3 全双工以太网与mac协议
5.4.4 以太网帧格式
5.5 以太网接入技术
5.5.1 802.3 ah 以太接入网
5.5.2 以太网接入的相关技术
5.6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的应用
5.7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光纤接入网技术
6.1 概述
6.2 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
6.2.1 pon拓扑结构
6.2.2 pon关键技术
6.2.3 pon功能结构
6.2.4 pon技术应用
6.3 异步传输模式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
6.3.1 apon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6.3.2 apon的帧结构
6.3.3 apon的关键技术
6.4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
6.4.1 epon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6.4.2 epon的帧结构
6.4.3 epon的关键技术
6.4.4 基于 epon的接入网应用
6.5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型接入技术
7.1 概述
7.2 特点
7.3 hfc 用户接入网的结构
7.4 hfc网络双向信道的安排
7.5 数据信号调制方法
7.6 hfc网络的国际标准
7.6.1 docsis的通信协议模型
7.6.2 docsis标准的主要内容
7.6.3 docsis标准的版本
7.7 hfc网络光纤传输设备
7.8 hfc的关键技术
7.8.1 hfc上行通道的噪声特性
7.8.2 hfc上行通道的增益平衡
7.8.3 数字压缩技术
7.8.4 hfc的服务质量
7.9 hfc网络管理
7.9.1 hfc网络管理的背景
7.9.2 hfc网络管理的目标
7.9.3 hfc网络管理的内容
7.10 基于hfc 接入网的应用
7.10.1 基于cmts和cable modem的接入方式
7.10.2 基于 epon+eoc接入方式
7.11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无线接入技术
8.1 概述
8.2 无线接入基础
8.2.1 无线接入网基本结构
8.2.2 无线接入信道的频谱分配
8.2.3 扩频通信技术
8.3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
8.3.1 lmds的概念
8.3.2 lmds系统的组成
8.3.3 lmds系统的主要技术
8.3.4 由lmds构成的无线综合业务网
8.3.5 lmds系统的特点
8.4 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
8.4.1 无线局域网网络结构
8.4.2 ieee 802.1 1协议
8.4.3 蓝牙技术
8.5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接入网网管技术
9.1 概述
9.1.1 tmn的产生背景
9.1.2 tmn简介
9.1.3 tmn的管理业务和管理功能
9.1.4 tmn的相关标准
9.1.5 tmn的基本目标和能力
9.1.6 tmn的应用领域
9.2 tmn体系结构
9.2.1 tmn物理结构
9.2.2 tmn功能体系结构
9.2.3 tmn信息体系结构
9.2.4 tmn逻辑分层结构(lla)
9.3 tmn标准接口
9.3.1 q接口
9.3.2 其他接口
9.4 接入网网管技术
9.4.1 接入网网管系统简介
9.4.2 接入网网管系统的功能结构
9.4.3 接入网网管系统的网络管理协议
9.5 现代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9.6 应用举例
9.7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工程实例
10.1 网络建设中工程设计要求和接入规范
10.1.1 工程设计要求
10.1.2 接入规划
10.2 hfc网络的 epon应用
10.2.1 epon设计参考
10.2.2 典型应用
10.3 hfc双向接入网ngb改造工程实例
10.3.1 设计原则
10.3.2 ngb网络结构
10.3.3 epon+eoc的接入网建设方案
10.4 ××示范区接入网设计方案
10.4.1 分前端机房接入层设备设计
10.4.2 小区接入分配网建设
10.5 网络管理系统实例
10.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本书力求反映出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接入网技术的最新动态及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接入技术的需求和发展。从工程的角度全面介绍了各种宽带接入技术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技术原理、相关控制和管理协议及典型应用。全书共分10章,主要内容由4部分组成: 接入网背景知识,包括接入网背景、基本体系结构、接入网分类与发展趋势及广电网络接入方式等内容; 宽带有线接入技术,包括电话铜线接入、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以太网接入、光纤接入、HFC双向接入等内容;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固定无线接入、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等内容以及工程实例。本书旨在使读者全面了解各种接入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能根据实际接入环境和接入需求,对接入网进行规划。作者在编写本书时注重基本概念、系统结构、技术与标准发展、工程应用特色等多方面。在选材上,力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使读者能够尽快地理解和掌握接入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引导读者做进一步思考。本书内容系统全面,材料充实丰富,适合作为广电通信网络工程等通信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适合从事接入网技术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
旨在使读者全面了解各种接入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能根据实际接入环境和接人需求,对接入网进行规划。作者在编写《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套教材•电气工程系列:NGB接入网技术》时注重基本概念、系统结构、技术与标准发展、工程应用特色等多方面。在选材上,力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使读者能够尽快地理解和掌握接入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引导读者做进一步思考。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NGB接入网技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2306382 如需购买下载《NGB接入网技术》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