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剧名句赏析

古代戏剧名句赏析

范丽敏, 谷瑞丽, 编著

出版社:崇文书局

年代:2007

定价:21.0

书籍简介:

本书中国古代戏曲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书籍目录:

元代散曲

元代戏曲

明代散曲

明代戏曲

清代散曲

清代戏曲

前言

中国古代戏曲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文体而论,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宋元戏曲史》)而且古代戏曲对于中国古人人格的作用远远大于楚骚、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甚至明清小说。

因为戏曲(剧本)不仅可以像其他文体一样作为文学来阅读、欣赏,而且还可以剧本为基础由演员经过化妆,穿上不同的戏服,按不同的角色在舞台上通过唱念做打表演给观众看。这是古代有文化的和没文化的或者说识字的和不识字的人都可以欣赏到的艺术。而中国古代的物质生活和教育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有文化的或者说识字的只占社会总人口的极小一部分,只有处在社会上层的一些贵族、官员及其子女和家境比较富裕的一些人才能够接受教育、读书识字。社会上其他绝大多数人口都是文盲。这种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还很突出,所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前后举办了无数的“识字班”、“扫盲班”。那些有文化知识的人,他们的精神食粮可以从不同的文学典籍中获取,那么那些不识字的老百姓呢?他们不识字,当然无法看书,他们的精神食粮或者说构成人格的一些道德观念、是非观念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舞台上表演的故事中所蕴涵的道德观念、是非观念。清中叶李绿园的长篇小说《歧路灯》中的那个平民女子巫翠姐,张口闭口、评人论事都拿所看的戏文中的人物作标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中国农民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就是从听戏中得来的。所以说戏曲作为一种文学、一种艺术,最生动、最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所表现出来的忠孝节义、嬉笑怒骂是建构中国古人人格最直接、最有效、最广泛的方式之一,是认识我国民俗文化、民族心理和古人生活的一面明亮、真实的镜子。

散曲,是在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在金元时期,由于各民族的融合,在北方长期流行于民间的长短句歌词,又吸收了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及西域人的乐曲,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北曲,取代了宋词的地位,这就是散曲。散曲的每首曲子都有一个曲牌。所谓曲牌,就是每首曲子的曲调的名称,如【一枝花】、【山坡羊】、【小梁州】、【朝天子】等。这些曲牌有的与词牌完全相同,有的是原来少数民族的歌曲,有些是散曲所独有的。

每个曲牌都分属于一定的宫调,都有句数、字数的限定。与词相比,它一是用韵更密,甚至句句押韵,而且不论平仄,可以互叶;二是可以用衬字。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

戏曲,分为杂剧和南戏、传奇。

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曲。一般一本四折,另外大多还有一个或两个楔子。这一个或两个楔子有的相当于序幕,有的相当于过场戏。杂剧主要盛行于元朝。

南戏和传奇都是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南曲最初是从浙江温州一带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从宋词和传统音乐如唐宋大曲、诸宫调、唱赚、转踏等吸取了不少曲调,形成了一种包含多种音乐成分的戏曲声腔。它的格律没有北曲严格,没有严格的宫调规范,唱词也不讲究平仄格律,只求顺口可歌。与北曲不同的是它一套不限于只用一个宫调,而是一套之中可用两个至三个宫调。南戏和传奇分出不分折,一本戏一般有二十到五十多出不等。

南戏在宋元明三朝比较盛行,而传奇则主要盛行于明清两代。南戏与传奇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民间艺人创作的戏曲,后者是文人创作的戏曲。

杂剧一折一般只能由一个人唱,而南戏和传奇一出之内可以由多个人物演唱,比较自由灵活。

不管散曲还是戏曲,曲是最受重视的。曲到了场上就是“唱”,所谓“唱念做打”,“唱”居第一位,一个能唱或者说唱功好的演员一般是一个戏班的台柱。古代的戏曲理论著作中论曲的也最多,如《唱论》、《中原音韵》、《曲论》、《曲藻》、((曲律》、《顾曲杂言》、《度曲须知》等。而且长期以来我们以“戏曲”指称我们的民族戏剧,即是因为“曲”在其中特别重要的缘故。

曲,从风格上来说,在戏曲史上有本色和文采两说。本色,风格质朴,语言来自生活,虽然质朴,却极具表现力。后人评元曲有“蒜酪味”,是也。文采,风格华美,语言优美,富有文采。如明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洪异的《长生殿》传奇等。二者各具特色。

本书是对中国古代散曲和戏曲中名曲的赏析。希望通过对散曲和戏曲中名曲的艺术特色和内容的分析,使读者能从中获得丰厚的古典文化知识和情操的陶冶、美的享受,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内容摘要: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们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本书从该名著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予以译注,译文力求准确、畅通,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适应快节奏的时代,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使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都愿意去读,都能读懂,以便从中得到教益。  戏曲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它有特定的规范和套路,比如曲牌、宫调、平仄等等,其创作之难,甚至超过唐诗宋词。但即便如此,中国古代的曲作家们仍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名剧,使这门兴于宋代、盛于元代、在明清广泛行的艺术,至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本书精选众多名作中的名句,既有语言质朴的本色之作,又有诸如《牡丹亭》之类的华彩文章;既可作学术研究之用,又能普及大众戏曲常识。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古代戏剧名句赏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华国粹经典文库
9787540312206
如需购买下载《古代戏剧名句赏析》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武汉出版单位崇文书局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1.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古代戏剧名句赏析是崇文书局于2007.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3 的主题关于 古代戏曲-戏剧文学-文学欣赏-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