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58.0
本书为《中国话剧研究》系列图书的第十三辑。全书由26篇文章编辑而成。从不同视角对中国话剧的历史、文本、表演、理论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具有资料和参考的价值。 作者皆为在戏剧研究界有一定水平的研究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获1989年中国话剧理论专著奖)、《曹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电视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论文
从载体、文体归向媒体:戏剧文化形态的历史解读
景观社会的症候分析:数字媒介时代的戏剧表演和剧场空间
跨文化生理学
——巴尔巴、身体技术与戏剧人类学
舞台多媒体的运用及其界限
焦菊隐的“心象说”再评价
身体即创造
——从身体符号看林兆华对北京人艺演剧传统的改造
回归日常,走向世俗
-1990年代话剧的一种艺术取向
副刊之争与国剧运动
“非戏剧”的戏剧
——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再研究
话剧教育研究
问题与方法:现代话剧研究范式的转型
表演的戏剧与教育
艺术戏剧与应用戏剧: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
《中国话剧艺术史》选登
百年话剧费思量
——《中国话剧百年艺术史》序言
《文艺俱乐部》与中国“新剧”
颓废:田汉早期戏剧的审美现代性
王莹、赵慧深、唐若青的表演艺术
语言杂多众声喧哗
——几位不应被遗忘的剧作家
话剧艺术的国家化和政治化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话剧的双重旋律
论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批判
在假定性世界里创造意义和美
台湾“反共抗俄剧”的兴衰
新世纪香港戏剧的两种趋势
近年布莱希特研究概述
传媒时代华文戏剧的生存报告
——第九届华文戏剧节论文综述
第九届华文戏剧节演出述评
《中国话剧研究(第十三辑)》主要内容包括:从载体、文体归向媒体:戏剧文化形态的历史解读、景观社会的症候分析:数字媒介时代的戏剧表演和剧场空间、跨文化生理学——巴尔巴、身体技术与戏剧人类学、舞台多媒体的运用及其界限、焦菊隐的“心象说”再评价、身体即创造、——从身体符号看林兆华对北京人艺演剧传统的改造、回归日常,走向世俗——1990年代话剧的一种艺术取向、副刊之争与国剧运动、“非戏剧”的戏剧——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再研究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话剧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5714597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话剧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国话剧研究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2015.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824-55 的主题关于 话剧-研究-中国-丛刊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