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如来不负卿

不负如来不负卿

姚敏,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8.0

书籍简介:

藏传佛教史上最被人珍爱的上师仓央嘉措,对于任何喜欢西藏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他传奇的一生和谜一样的身世,以及流芳百世的诗歌,永远为世人铭记。本书通过对仓央嘉措诗歌的解读,让读者领略到诗人的诗歌之美。

书籍目录:

信徒

前缘

青朴

伏藏

圣湖

乱世

乐土

秘密

梦回

囚鸟

幻灭

邂逅

极乐

执迷

断肠

风暴

迷失

召唤

惊变

纪念

重逢

谜面

使命

菩提

传奇

追随

天眼

先驱

三生

福地

驯服

沧桑

神迹

催眠

转世

归宿

轮回

一念

后记喇荣

后记

喇荣

抵达炉霍时天色尚早。下车的时候脑子有一刻是懵懂迟钝的,似乎有轻微的高原反应。阳光明晃晃的,映着对面坡地上鲜艳的经幡和地里摇曳的淡黄色野花。

那么蓝的天,像一大块璀璨夺目的翠玉。

风吹着经幡,晃花了人的眼。

向晚的镇子少有行人。站在汉藏夹杂的建筑面前,水泥地边是青草蔓生的麦田。哪里的炊烟飘过来,空气里有了夜雾流岚的温柔。心脏的某个地方似乎有一小块在缓慢地碎裂,像在风里自动解体的玻璃,无声无息,却又异常清脆、凛冽。

穿红衣的喇嘛过来问,是去色达吗?我们的车还有位置。

车子开到五明佛学院的大门口,司机说不能再往前走了。佛学院的大门两旁,只有几个白塔沐在阳光底下。

背着包站在一尊白塔旁,望着“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这几个汉字,内心竟然无比平静。而那一天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心里忽然冒出前往甘孜的念头时,,喇荣,这个魂牵梦萦的名字,曾那样突兀而清晰地跳到眼前,浑身竟禁不住起了一阵颤栗。

我不知道在汉地有多少人知道喇荣。人们前赴后继地涌向西藏,涌向西藏的每一个角落,却少有人知道,在距离成都不过几百里之遥的甘孜色达寂静山谷,竟藏着这样一个与尘世隔绝的国度,修行者的国度,佛的国度。

三年前的一个夜晚,当莫邪在电脑屏幕上无比缓慢地打开一张图片,当喇荣沟整整一条山谷的红色小木屋一点一点呈现在眼前的刹那,我的心脏像是被沉重的大钟重重地击中了,有沉闷的轰鸣回荡其间。

进了佛学院的大门,迫不及待地想要拥抱那扑面而来的红色海洋,才发现原来还有好一段山路要走。沿途有散落的红房子,三三两两的觉姆和我同行,她们的目光与我对视时,笑意像花儿一样开在红彤彤的圆脸上。

转过一个弯,当铺天盖地的红色小房子突然出现在视野之中,那满山满谷浩浩荡荡的红色一下子涌向眼帘,心中的震动无法言表。

喇荣,在藏语里是能得到出家功德的意思。藏在甘孜草原和群山之间的这一片神圣山谷,据传是文殊菩萨和莲花生大士都曾住过的地方,并得到过佛祖释迦牟尼的授记:北方雪山山脉里,佛灭二千五百年,此时佛教将大兴。

一百多年前,居住在喇荣圣地的著名高僧,第一世顿珠法王仁波切授记说:一百年后,佛法将会遭遇接近毁灭的大违缘,那时在康区的扎热地附近,有降魔金刚的化身将会出来弘扬宁玛密法,佛法将再度兴盛,那将是藏传佛教史上重要的第三时期,即再弘时期。

一百年后,在文革浩劫中,僧人被逐出寺庙强迫还俗,庙宇、佛像、经书等惨遭破坏。整个藏地已看不到多少出家人,只有极少数高僧隐藏在民间得以保全性命,等待佛法再弘的时机。在极度艰险的时局下,法王晋美彭措如意宝在色达心宝山山顶的一间帐篷里,建起了藏传佛教大劫难后的第一个僧团,这就是五明佛学院的前身和雏形。在这片安静的山谷中,佛法如暗夜里的长明灯火,在风雨飘摇之中虽黯淡微弱亦温暖光明。八十年代后,佛教得以重兴,成千上万的修行者纷纷赶往这一片遗世独立的圣洁山谷。僧舍不够,人们便自己动手,在两边的山上搭建简陋的小木屋存身,五明佛学院遂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藏传佛学院,常住僧侣六七千人,还不断有各地寺院来此短修的学员,甚至还有不少在此一学几年的外籍学员。九十年代末,法王尚在世弘法的时期,喇荣山谷的小木屋曾经达到近万间的最高规模,法会时期,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僧侣最多达到四万余人。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有多少人会相信,在远离现代文明的深山,竟藏着这样一片红色的王国,一个与俗世生活迥异的信仰王国。成千上万的人穿着同样的绛红色僧袍,白天跌坐于山谷中心的讲经堂修习功课,夜晚回到灯光昏暗的小木屋,饮山泉水,吃素食,喝粥,过着清苦干净单纯的生活,内心却喜乐富足。站在曲曲弯弯的小路边上,俯瞰这无比壮观的红色小木屋的海洋,海洋中心赫然矗立的大经堂和坛城,一颗心风起云涌,如返旧居,如归母腹,温热的痉挛潮水般漫漶七经八脉。觉姆区的小路拐来拐去,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好不容易找到拉姆的小木屋。跟着领路的小喇嘛出来的是一个剑眉浓密的女孩子,干净的眼神竞如寒潭秋水,与我一路所见的觉姆大为不同。一时间竟然愣怔,吐不出一个恰当的字来。她却静静地笑:你来了。拉姆早慧,十九岁就已经大学毕业。在银行工作三年后,却突然出走,只留下一封信告知去了五明佛学院,让父母和哥哥不要牵挂。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拉姆的小木屋异常简陋,窄小的床板,单薄的被褥,床头却有好几本书。莫邪说过,这个自小沉默寡言的妹妹,读书是她唯一的爱好。傍晚时,和拉姆同屋的觉姆回来了,这个稍比拉姆年长的女子有明亮的前额,饱满的红唇,高大而姣好的身材,在人群里很是打眼。我心里很疑惑这个漂亮而开朗的女孩子为什么出家,但是在喇荣山谷中,看到蔚为壮观的觉姆队伍,又觉得这样的疑问完全不值一提了。在这里,人们将女僧叫做觉姆。喇荣觉姆的人数远远大于男僧,现任的佛学院院长也是女性。在藏区,没有哪一个地方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女性修行者。这里完全是这些觉姆的自由王国,在这里,所有强加于世俗女性的角色累赘都放下了,她们是虔诚清净的修行人,在领悟和传播佛法上,与男性并无分别。但佛学院的戒律却很严格。觉姆们居住的小木屋,与男僧区域隔着一个居士区,即使居土区,也是男女区域分开的,男女僧众不允许单独交往,私下交谈、结伴行走都在禁令之列。严守戒律,是佛学院宗旨之一。我问拉姆,男众不能进入觉姆区,那去年五月你哥哥莫邪来看你时住在哪里呢?拉姆说,摩西。黄昏,落日热烈的余晖笼罩着坛城,我坐在坛城旁边的木桩上,揉着发酸的小腿等候摩西。这一天绕着坛城转完了一百零八圈。拉姆说,上等功德是一万零八百圈。傍晚的大经堂外,拉姆指给我看一个抱着书低头走路的瘦瘦高高的喇嘛。我走到摩西跟前,挡住了他的去路。他有些吃惊地看着我,苍白的脸,苍白的手,被绛红的僧衣衬得更加没有了颜色,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摩西来到喇荣之前,在上海一所美院教书。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上大学之前,几乎就没有离开过上海这座城市,研究生毕业后,父母托了关系让他留校。一切似乎都很圆满,熟悉的城市,清闲的工作,不错的收入,父母给首付买的房子,门当户对的女友,生活像一幅明清士大夫笔下的山水画,清淡而不失情调,就连留白,也是虚实相生的恰到好处。那年初夏,女友的父母已经在过问他们的婚事。他迟迟没有作答,女友温顺乖巧,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挑剔,但是他总觉得心里还有什么事情未了,无法下定决心,并且对未来似乎毫无期望、毫无喜悦。有一天,他去参观博物馆展出的八大山人画展,看到朱耷画中那一双又一双的白眼,似乎都在朝他睥睨和冷笑。他在空调很低的博物馆展厅里,突然出了一身冷汗。逃跑一样地跑出那间令人窒息的展厅后,他打车直奔外滩,站在江边独自吹着江风,冥思苦想了一个下午,他不清楚朱耷的画为什么就这样直接地刺痛了他的心脏,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出现了什么问题。回到学院,他请了两个月的创作假,独自前往云南和西藏写生。在云南罗平,他遇见了来自四川美院的同行,骑着摩托车到处乱走的胡子乱蓬蓬的扎西,扎西告诉他,在康藏地区的一个山沟里,藏着一幅惊世绝伦的油画。蓝天,白云,黄土,碧草,壮阔的红色小木屋的海洋,流动的绛红色的僧衣,那是人间绝无仅有的奇境。他被扎西的描述诱惑,从罗平的万亩油菜花地起身,前往色达的山谷喇荣。那是二○○七年的五月。二○○八年春节过后,他辞掉学院的助教职位,卖掉房子,将首付款悉数还给父母,将所有的积蓄一并留给女友。这一切,都在暗中进行,没有人知道他的决定,元宵节一过,他分别给父母和女友留下一封信,就带着只够买一张火车票的钱,跋山涉水回到了喇荣,找到了五明佛学院的管家大堪布请求剃度。明白我的来意后,摩西和我沿着西边的土路,爬上一块山坡,他说,在那里可以看到完整的莲花。很多傍晚,莫邪和他都会去那里坐着聊天。夕阳落下山坡,风立即冷起来。我抱着肩膀,看着摩西空荡荡的僧衣,和苍白得看起来营养不良的脸,问,一年多了,这里的阳光为什么没有让你晒黑一点?摩西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捋起袖子给我看,有着苍白双手的手臂倒是真晒黑了不少,并且很健壮。摩西摊开手,说,这双以前只会拿画笔的手,现在不仅能拿画笔,也可以劈柴、搬石头。感觉很踏实。我问,去年五月,莫邪怎么找到你的?摩西不答却问:他好吗?去年他离开后,我们就再也没联系过。离开上海时,我连手机也没有带走。原来佛学院戒律严格,拉姆与摩西偶然遇见,也只是互相点头微笑致意,从来没有交谈,更没有谈起过莫邪。五月,莫邪请了年休假前往西藏,在山南林芝一带漫游,再经由青海、甘肃、阿坝、甘孜,前往喇荣探望妹妹拉姆。大经堂外,一眼看见了摩西。原来他们去年在云南已经相识。莫邪去罗平采风,遇到了在那里画画的摩西。两个人年纪相若,一见如故。在喇荣遇见摩西,让莫邪无比意外,这个让他亲爱的小妹妹如此决绝地放弃世俗人生的山谷,竟然也吸引来了千里之外繁华世界的摩西。他迷惑了。那个傍晚,就在这一片山坡上,莫邪给我发短信来喇荣吧,你一定知道为什么。摩西不知道,就在去年五月,莫邪与他告别后,再也没有回到我的生活中。五月十二日,他在回成都的路上,途径映秀,遇上了那一场大地震。莫邪留下的,只有从藏南一路走过来的一本日记。离开喇荣的前一天,曲珍领我去了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的闭关房。这个山坡上红色的小木屋,是整个喇荣山谷中整个唯一一小片有树木的地方,草木芬芳,幽静祥和,当年,法王如意宝就是在此修炼成了圆满之身。在喇荣,法王如意宝的事迹如日月朗照,人们无比神往地谈论着他的种种功德,在极乐法会上,在持明法会上,在金刚萨缍法会上,数度天降祥瑞,许多从前对藏传佛教尚抱有疑义的人,只要在喇荣待上一段时间,用心亲历,都会对密法生起无上的信心。在喇荣的天葬台,我看见死者的家属将蜷坐的人体背到天葬台上,交到天葬师的手里,脸上肃穆平静,并没有悲戚。我看见一群等待的秃鹫停留在山坡上,静候桑烟升起。死亡如此真切如此血腥地呈现在面前,觉得凛然,却并不恐惧。我问拉姆,法王涅槃之后,为什么没有转世灵童?拉姆说,法主临终遗嘱:作为末法时代的说法者,我将一生都用在了弘法利生事业上面。我死后,你们不必去寻转世灵童,也不必大动干戈建造灵塔,我会以另一种方式与你们在一起!我会与你们在一起。我念着这一句话,蓦然想起哲蚌寺上师的教导:佛菩萨往往就化身为那些很贫穷、衣衫很破烂甚至向你讨钱的人……将每个人都观作佛菩萨,这样就不会有过失了。想起一路上行来遇见的各色人等:笑容如水晶般纯净的藏觉姆、平易近人的喇嘛、虔诚的老觉姆、慈祥的藏族老太太……想起在拉萨邂逅的少年僧人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这世间心怀善念的有情众生,原来都可能是佛菩萨的化身。想起莫邪的眼神。笑容纯净。中秋前夜,凌晨一点被短信铃声吵醒,手机屏幕闪烁幽蓝光亮。是拉姆的短信:姐姐,我在藏南群山之中看月亮。我睡意全无,披衣起床,拉开窗帘,抬头望见一片浑浊晦暗的天空,低低地压在林立的高楼之上。回到房间,打开电脑,电脑旁边是莫邪的日记。那些凌乱的字迹,像喇荣山谷之中的月色,水一样荡漾,涨满了黑暗的屋子。突然想要写下一些字。这是本书的缘起,是为后记。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不负如来不负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3942143
《不负如来不负卿》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文化艺术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不负如来不负卿是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 的主题关于 藏族-诗歌-文学欣赏-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