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国论

以德治国论

罗国杰, 夏卫东,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4

定价:

书籍简介:

本书论述了以德治国的历史、理论和实践。

作者介绍:

罗国杰,男,1928年1月生,河南内乡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曾任国务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三、四届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原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品德教育。主要著作

书籍目录:

导 论:论以德治国的历史、理论与实践 一、关于德治和法治的关系  1. 以德治国是对依法治国的进一步肯定和强有力支持  2. 以德治国不是超越法制  3. 以德治国不是与依法治国针锋相对的另一个治国方略 二、关于德治和人治的关系  1. 儒家内部都程度不同地承认刑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 儒家的德治思想是儒家道德理想的体现  3. 法家的法治:人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 今天的德治与古代的德治的根本区别 三、关于德治的内涵第一章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演进的历史轨迹 一、从“敬德保民”到“为政以德”  1.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雏形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德治思想

导 论:论以德治国的历史、理论与实践 一、关于德治和法治的关系  1. 以德治国是对依法治国的进一步肯定和强有力支持  2. 以德治国不是超越法制  3. 以德治国不是与依法治国针锋相对的另一个治国方略 二、关于德治和人治的关系  1. 儒家内部都程度不同地承认刑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 儒家的德治思想是儒家道德理想的体现  3. 法家的法治:人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 今天的德治与古代的德治的根本区别 三、关于德治的内涵第一章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演进的历史轨迹 一、从“敬德保民”到“为政以德”  1.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雏形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德治思想 二、从“唯法为治”到“德主刑辅”  1. 从商鞅变法到韩非的“以法代德”  2. 对秦亡教训的反思与汉代的德法观  3. 董仲舒的德治思想 三、古代“德治”实例考  1. 汉代的“以孝治天下”  2. 唐代的“贞观之治”  3. 扶植佛道,柔化人心  4. 宋代的“五常是理”  5. 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制度第二章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体系及其核心 一、民为邦本的德政理念  1. 得民心斯得天下  2. 安民富民  3. 省刑宽民 二、为民表率的吏德思想  1. 选贤任能,知人善任  2. 广开言路,纳谏从善  3. 力戒奢靡,清廉自守 三、德教为先的教化思想  1. 教民以礼  2. 教民以乐  3. 移风易俗 四、自我完善的修养思想  1. 修身的纲领和步骤  2. 修养的方法第三章 中国古代德治的历史特点第四章 西方传统德治的历史演进和基本特点第五章 以德治国的内涵辨析第六章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辨析:传统、关系形态、科学精神第七章 德治与人治的关系辨析:从儒家重德治亦不排斥法治谈起第八章 德治与人治的关系辨析:从德治与儒家的政治伦理理想谈起第九章 德治与人治的关系辨析:从法家法治思想与人治和德治思想的关联谈起第十章 德治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十一章 德治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第十二章 德治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十三章 德治与干部素质提高第十四章 德治与学校人才培养第十五章 德治与“三德”建设第十六章 德治与社会环境建设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系统研究和阐述以德治国这一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治国方略的理论专著。作者努力将以德治国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总结历史规律,又回答现实问题,从历史中获得启示,从现实中解读历史;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的综合高度,为科学解读以德治国思想,为澄清对以德治国思想的一些模糊看法,为深化对以德治国方略重大意义的认识,为把以德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寻求比较有说服力和比较有效的决策与治理方案。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以德治国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丛书
9787300055688
《以德治国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以德治国论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4.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48.3 的主题关于 社会公德教育-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