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本书辑录诗人朱湘与友人书80余封,海外留学时期与妻书110封。与友人书话题遍及诗文、时政、历史、两性情爱、人生理想以及生活感受。与妻书饱含着对爱妻的深情与眷恋,展现出性情孤高的诗人情感与世俗的一面。
序陈子善
海外寄霓君(九十四封)
朱湘书信集
序罗念生
致彭基相(二封)
致汪静之(一封)
致梁宗岱(一封)
致曹葆华(一封)
致戴望舒(一封)
致吕蓬尊(二封)
致徐霞村(一封)
致赵景深(十九封)
致柳无忌(六封)
致罗皑岚(十九封)
致罗念生(二十四封)
致孙大雨(五封)
集外
致周作人(一封)
致顾一樵(三封)
致施蛰存(一封)
致曹葆华(一封)
致戴望舒(一封)
致罗皑岚(二封)
致闻一多(一封)
致梁实秋(一封)
前言
一九二八年二月六日,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的新诗人朱湘(一九○四年至一九三三年)给远在万里之外的夫人刘霓君写了第一封信。其时朱湘已与霓君结合三载,爱情结晶也已有了两个,因此信中除了称谓“霓妹,我的爱妻”明显亲热,并没有多少甜言蜜语,并没有卿卿我我,有的只是日常生活的关照叮咛,夫妻间的体贴呵护,至今读来仍使人倍感温暖和亲切。此后朱湘致霓君的“情书”源源不断,每信均郑重其事地编了号,至翌年八月,共得一。六封,成为朱湘与霓君亲密而又有点苦涩的情感生活的重要见证。
谁能料到,仅仅五年之后,已经回国并曾任安徽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的朱湘,因失业和家庭关系日益紧张等众多复杂原因,于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五曰清晨在安徽采石矶附近投江自沉。寒江冷月葬诗魂。朱湘之死,成为当时中国文坛轰动一时的悲剧事件。
朱湘不到三十岁就撒手人寰,是继徐志摩“云游”之后中国新诗坛又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新月诗派”的又一个不幸。这里需要澄清的是朱湘到底是不是“新月诗派”(注意,是“新月诗派”,不是“新月社”,“新月诗派”是更为宽泛的)成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降,有不少朱湘研究者,包括亡友吴方兄在内,都为朱湘正名,认为朱湘曾与徐志摩交恶,也没有在《新月》杂志发表作品,并非“新月派”诗人。但我觉得,既然朱湘几乎毕生致力于新诗格律的创建,一直与闻一多互为呼应;既然朱湘曾在徐志摩、闻一多为主的《晨报副镌.诗镌》上发表了其名作《采莲曲》等诗文;既然朱湘又为“新月诗派”后期机关刊物《诗刊》撰诗包括十四行诗《悼徐志摩》;既然闻一多“高足”陈梦家主编的《新月诗选》也入选了朱湘的佳作(“新月诗派”名家荟萃,似无必要再硬拉朱湘充数),就不应把朱湘排除在“新月诗派”之外。可惜吴方兄英年早逝,我已无法再与他讨论求教了。
朱湘已死,开了中国现代新诗人自杀的先河,引起当时文坛的深切悼念和一场大讨论。他的诗朋文友纷纷撰文指责社会的冷漠与不公,到了九十年代初,我的朋友秦贤次和王宏志还编了一部厚厚的《朱湘怀念集》在台湾出版。然而,朱湘是特别的,他的特别不仅仅在于在清华学校求学期间就与“校规”格格不入,不仅仅在于他负笈美利坚并不以文凭、学位为重,更在于他孤傲、偏激、敏感,为人处世绝不苟且,一言不合就拂袖而去。生活潦倒固然对诗人造成很大的戕害,但“个性即命运”,朱湘这种狷介不阿,孤高自赏,既不见容于当时,如果他活到今天,恐怕也不能见容于当今。朱湘早年同学梁实秋甚至认为,朱湘之死“应由他自己的神经错乱负起大部分责任,社会上冷酷负小部分责任。”(《悼朱湘先生》)然而,朱湘的离去毕竟使人万分痛惜。他是有才的,不是一般的有才,是奇才,也是畸才!他的诗,他的文,他的翻译,乃至他的特立独行,无一不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为了纪念朱湘,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了朱湘致刘霓君这一○六封“情书”中的九十封,书名定为《海外寄霓君》。中国新文学史上,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徐志摩致陆小曼的《爱眉小札》,郁达夫致王映霞的《达夫书简》,沈从文致张兆和的《湘竹书简》,都被视为现代“情书”文学的“经典”,虽然作者的风格各异,鲁迅的冷静,徐志摩的缠绵,郁达夫的热烈,沈从文的深沉,均各擅胜场。朱湘这部《海外寄霓君》足可与他们媲美。朱湘生前并不打算公开这些“情书”,因此,我们今天“偷窥”,一个真实的不加伪饰的、感情丰富细腻、对爱人百般疼爱的朱湘活现眼前。时至今日,这种委婉动人的古典式的“情书”已成绝响矣。
到了一九三六年三月,由朱湘好友罗念生编订的《朱湘书信集》由天津人生与文学社推出,初版只印一千册,初版即绝版。朱湘“谈笑有鸿儒”,在致当时已多有文名的彭基相、汪静之、梁宗岱、曹葆华、戴望舒、吕蓬尊、徐霞村、赵景深、柳无忌、罗皑岚、罗念生、孙大雨等诗友的信中(书中还收入四通《海外寄霓君》未收的致刘霓君函),朱湘探讨人生、切磋诗艺、臧否人物、指点文事,一以贯之的率性而言,坦诚而不虚伪,狂放而又严肃。这些信既是朱湘率直心灵的自然流露,更是研究当时作家创作史、生活史和交游史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我八十年代与汪静之、赵景深、罗念生、孙大雨四位收信人有过交往,遗憾的是,当时未及向他们请教关于朱湘的点点滴滴,否则,我这篇序言也许不至于这样杂乱无章了。
近年来,随着闻一多、徐志摩、林徽因、陈梦家等“新月诗派”大家的全集陆续问世,朱湘的名字反而差不多被遗忘了,这实在不公平。朱湘的全集何时也能与世人见面呢?我现在编订了这部新的朱湘书信集,书中收入《海外寄霓君》、《朱湘书信集》和这些年陆续搜集到的朱湘集外佚简数通,算是投石问路,也算是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对这位坎坷薄命的天才诗人的纪念。
朱湘其人其诗其文包括其“情书”,是不该被遗忘的。
陈子善二○○七年三月十八日急就于海上梅川书舍
本书辑录诗人朱湘与友人书93封,海外留学时期与妻书94封。与友人书话题遍及诗文、时政、历史、两性情爱、人生理想以及生活感受。与妻书饱含着对爱妻的深情与眷恋,展现出性情孤高的诗人情感与世俗的一面。观其信,思其人,诗人的天纵才情,人生的泪痕悲色,寒世相依之暖,投情逆水之伤,渐显纸上。 昨天接到你的信,晚上作了一个梦,梦到同你亲嘴,心里痒麻麻的。妹妹,你那叫我的声音真是麻心。作者简介: 朱湘(1904-1933),字子沅,安徽太湖人,中国现代诗人,一生致力探索中国新诗创作和外国诗歌的评介。人称“清华四子”之一,享有诗名,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留学归国后执教于安徽大学。朱湘为人外冷内热,性情孤傲、倔强,一生穷困潦倒,颠沛流离。1933年12月自沉于安徽采石矶,年仅29岁。主要作品有诗集《石门集》、散文书信集《中书集》、《海外寄霞君》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孤高的真情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08069176 《孤高的真情》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