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55.0
本书是一本世界历史类图书,从微观历史的角度,以历史年代为时间纵轴,全面书写个人的私密生活史——围墙中男人的权力与女人的权力、老人的权力与青年的权力、主人的权力与仆从的权力,小到家庭争吵,大到王室血案——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基本方面,小到诸如住宅、卧室和床榻,大到诸如家庭生活、家居环境、交友空间、宗教信仰以及生育、教育、死亡等,是现今一部权威的人类私人生活史。
导言
1、现代模式
序言
政治和个人生活
私人关系和公共当局
家庭和社区生活
两次改革:社区奉献和个人虔诚
天主教观点
读写的实际影响
估算识字率
各种阅读实践
2、个人化的形式
导言
礼仪的作用
隐私的庇护所
私密场所
内心世界
品位体现的身份差别
饭桌上举止的讲究
吃喝的变化
吃喝的精致化
儿童:从湮没无闻到个性关怀
个人私生活文学
类型界定
私人空间
身体
文学实践:公开个人生活
文艺复兴时代的冲突
个人生活:隐秘的和外露的
写作的新的合法性
3、社区、国家和家庭:发展轨迹和紧张关系
导言
公众和个人
家庭观念淡化
角色的重新界定
革命性的变化
朋友和邻居
家庭:住房及群居生活
代表作品:从房子转移到了室内
生活方式
居民群和家庭结构
家族:个人隐私与社会风俗
公开仪式
公共秩序和私人领域
家族的荣誉和隐私
荣誉
保住了的秘密
紧张和辩论
4、尾声
前言
撰写一部关于私人的生活史有可能吗?或者说,“私人”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所指的情形和价值观是如此不同,我们因此就不能确定它们之间的延续性和区别吗?这就是我希望在本书中解答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时期,为了便于讨论,我简述一下它们的特征。我们发现在中世纪晚期,个人陷在封建的公共团体生活中,融人到某一个或强或弱的功能系统中。作为某一封建领主庄园或某一部族的成员之一,或是束缚于一定的臣属关系中,他/她及其家人生活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按照现今或现代其他时期所理解的“公共的”和“私人的”的语义,这个世界既非公共的。也非私人的。
简言之。私人与公共混淆不分,“王室财政”与公共财政不分。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首要的也是至为关键的一点,即如诺贝尔.埃利亚斯所表明的,日常生活的许多行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继续下去都发生在公众场合里,我添加两点补充以修正这个笼统的陈述:其一,限定个人行动界限的社区无论是村庄、城镇还是城市,是一个彼此相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相互了解,时时都能看到他人的生活。而在这个世界之外,则是那些充满神奇传说的人们居住的未知领域。对人们来说,唯一的居住空间、唯一受到法律管治的空间,就是公共空间,
其二,即便在人口相对稠密的时期,社区里仍然存在着许多让人想象的私人空间。这些地方为人们所识,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保护:如窗户一隅、门廊一角、果园深处的僻静地点、森林里的一块空地或小棚屋里。
中世纪的这种情形与我们在19世纪看到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社会正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隐匿。人们不再相互熟识,工作、休闲娱乐和家庭生活都变成了相互独立的活动。男人和女人都追求私人生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坚持要求有更大的自由去选择(或至少感觉他们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退人家庭,家变为逃避外界之所、个人生活的中心。
然而,直到20世纪初,旧式集体社团式的社交生活仍流行着,尤其在城市工人阶级之间或农民中间:男人有餐馆,女人有公共洗衣间,大街则是男人和女人们的共同活动场所。
这两个历史阶段的转变是如何产生的?几种试图解答这个问题的学说都提出了各自的解释。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进化说,按照这种观点,西方社会历史自中世纪以来是天定的,它朝现代化的演进是稳定而持续的,尽管其间有偶然的顿挫,突然的逆转,甚至瞬间的倒退。这种解释模式模糊了16、17和18世纪西方社会主要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难以在变革的事物和继承的事物之间(或那些我们所认为的变革的事物和继承的事物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
我认为第二种解释更具吸引力,更接近于事实。它要求我们改变通常的历史时段划分,提出自中世纪至17世纪末,人们的基本态度(也就是心态)没有发生真正的变化。我是通过研究对待“死亡”的态度的历史演变得出这一结论的。换句话说,适合于政治、社会、经济甚至文化史研究的历史时段划分法,并不适合于心态史的研究。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中,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内部的关系,都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必须把现代早期视为自发的和原始的阶段,甚至还要牢记它是归属于中世纪的(当然是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现代早期并非简单地是现代的先驱:它是独特的,既非简单的中世纪延续也非未来的雏形。
……
就我看来,个人私生活的整个历史可归结为社交形式的变化:从街区、城堡、庭院、广场和村庄的无名社交到以家庭甚至以个体为中心的更有限的社交。这里的问题是:社交形式如何从“公私混淆”,转变到一个个人和社会相分离、个体包含甚至限制公众的形式的?我这里使用的“公众场合”一词和“公共公园”及“公共场所”的用法一样,指的是一个可供相互不认识的人相遇并相互欣赏的地方。
这一重要变化的历史和范畴很值得追溯探讨。然而我很快发现我的朋友们即使不完全反对,也不能全盘接受。他们认为“公”与“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对立面。关于个人私生活的讨论和随后的对话,使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像我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公”与“私”两个对立面另一个方面的涵义我不太了解,因为我对政治史较为生疏。“公共”一词也可指国家及国家服务机构,然而“私人”一词(特别是在法语中)指国家权限以外的一切。就我看来,这是看待这个问题的一个新的有用的方法。
在中世纪的许多国家里,国家很弱或只有象征性的权力,个体只能依赖社区或他的保护人的保护,个体没有可称为是自己的东西,甚至他们的身体也不属于自己。一切都处于危险之中,只有心甘情愿地接受保护才能幸存。在这种情况下,集体生活和个人生活是没有明显界限的。除了那些受害者,没人能过个人生活,任何人都在集体中发挥作用。这种以政府为中心解释“公共”的路径和以社交为中心解释“公共”的路径是同等的,因为它们都同样促成了社交的公共和私人模式之间混淆不分。
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步是出现了诺贝尔,埃利亚斯所谓的“宫廷政府”。王宫承担起某些早期分散的政府职责,如维护法律和秩序、法院、军队,等等。因此,空间和时间使没有公共意义的各种活动私人活动成为可能。
这种变化不是简单地产生的,在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期,政府事实上没有执行它所宣称拥有的所有权力。这些权力的空隙为它的附属机构所填补,它们行使着社会职能和个人的责任。亨利.德.康皮翁毫不犹豫地离开他所效忠的国王而加入到反对国王的王子们的行列中。事实上,他坚持认为无论他为哪一方战斗,他都在为国王服务。那些以国王的名义行使实权(军队、司法和警察)的人都是这样做的,但用的是自己的钱,如果国王能时不时地赠送贵重礼品使他们的花费得到补偿甚至更多,他们就会十分高兴。在这种情况下,省府总督或首席法官的家也就是他的办公室。例如塞维涅太太抱怨国王在普罗旺斯的警察总监德.格涅昂先生奢靡代理挥霍,但格涅昂在法庭上代表的是国王,要想起诉他,就得与某种类型的法官直接交谈,按我们现代思维方式,这看上去是不符合职业伦理的,但不这样做,法官又无以知晓案情事实。诉讼当事人实际上是在和政府交涉,并完全意识到作为政府官员和作为一个个体是不同的,但政府仍被当作家产一样管理着。
这种对集体事务和公共服务的观念,不仅从年代上看甚至从更深层的内涵上看,都与社交形式划分是一致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很重要的传递信息和形成并执行决定的途径,这个阶段的团体是以各种关系而定的,这种种关系决定交际的本质。集体生活中的接触更激发了私人友谊。这对产生信任感不可缺少。
当政府最终成功地执行它长期以来宣称属于自己的职能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法国,路易十六政府及他的地方行政长官和首相卢瓦用职员和司局的官员代替了宫廷说客体系,以公开的工资代替私人开支。其他政府,如英国,奉行完全不同的方案:地方贵族(我们称之为公共执行官)担当地方行政长官,同时他们必须同意接受和遵守政府的法律和其他制度。
下面谈的是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的情况,此时的公共领域已不再被私有化,公共事物不再和个人利益纠缠不清。因此就有可能建立一个封闭的个人领地,这块个人领地与集体生活完全脱离且完全自治,并常为家庭所占有。但居住在这块领地上不参与集体生活的人(不同于16、17世纪的达官显贵们)感到失望,并由此而产生了关于政治及一系列政治要求。这样我们兜了一个圈,又回到原点。
现代个人私生活必须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集中于社会公务人员和私人个体的对立及政府和最终成为家庭的领域的关系:另一方面应集中于一种转变,从公私混淆的无名的社会交往形式向一种更分散的交往形式转变,后者把旧式的无名交往方式和基于职业联系的关系及家庭生活的平等关系联合起来。
这是一部介绍中世纪私人生活史的优秀著作。本书作者乔治.杜比通过艰辛的研究与探索,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有关中世纪生活的有趣故事,勾勒出一幅幅鲜为人知的私人生活画卷。作者渊博的学识及对历史事件入木三分的剖析,对我们清楚了解那段社会历史大有裨益。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且文字富有激情,颇具震撼力,加上富有史学价值的三千余幅珍贵插图,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其影响已远远超越史学界,被广大历史研究爱好者所推崇。 近代早期,随着以王室财政转化为公共财政为发端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野,以及印刷书写文化的普及,一个个人化的隐私世界得以形成,而所谓的宗教自由,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私人自律领域。这个以礼仪、规范、隐私、品位等组构而成的私人世界,是近代西方“公与私分权而立”的公民社会赖以形成的基础。 本书由世界著名历史学家菲利浦.阿利埃斯与乔治.杜比主编,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的最终成果,共有包括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72位著名史学家参与,被称为二十世纪下叶史学界一项“革命性的成果”,革新了历史的观念,丰富了历史研究的方法与内容。译书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且文字富有激情,颇具震撼力,加上富有史学价值的三千余幅珍贵插图,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其影响已远远超越史学界,被广大历史研究爱好者所推崇。该书出版后,已译成20余种语言,在国际上广为传播。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私人生活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1722366 如需购买下载《私人生活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哈尔滨 | 出版单位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80 | 印数 | 8000 |
私人生活史是北方文艺出版社于2007.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10 的主题关于 社会生活-历史-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