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2.0
本书主要基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客观背景来看,价值观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用十二个词,“三个倡导”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党的执政理念中对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问题的重视。从主观上讲,哲学专业的受教育背景和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科研的从业背景,促使选取哲学视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维度中,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梳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发展的脉络,从横向的逻辑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与逻辑性。主要内容,一是从传统的维度探究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深厚积淀与当代启示;二是从理论的维度,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考;三是从历史的维度,梳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探索;四是从逻辑和关系的维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层面的内涵与逻辑关系;五从实践的维度,倡导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期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尤其是在高校青年学子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导论
第一章 传统维度:传统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一、产生形成期
二、发展完善期
三、强化成熟期
四、反思批判期
第二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内容的多种解读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价值意义
一、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文化形象
二、蕴含开启未来的思想资源
三、历史的局限和不足
第二章 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探索
第一节 共产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一、共产主义的涵义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
三、列宁的共产主义理论
第二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一、人存在的现实性
二、人的类本质特性
三、人的劳动和人的本质的异化
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
一、剥夺剥夺者,消灭私有制
二、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三、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行有计划的经济
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第四节 “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一、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二、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谋利益的运动
三、无产阶级政权是人民的政权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构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初步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
二、人民群众是民主革命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
三、发展生产是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
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价值的保证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建设初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一、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制度保障
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条件
四、繁荣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价值的精神动力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深化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
二、对我国所处阶段的判断确立了社会主义价值基础
三、“三个代表”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要求
四、科学发展观凝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五、构建社会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
第四章 逻辑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从核心价值体系到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核心价值观的学界争鸣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一、“三个倡导”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各层面内部的辩证关系
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第三节 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一、富强:社会主义的经济核心价值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核心价值
三、文明:社会主义的文化核心价值
四、和谐:社会主义的社会核心价值
第四节 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一、自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
二、平等: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的原则
三、公正: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四、法治: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方式
第五节 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一、爱国:道德价值观的主线
二、敬业:道德价值观的外化
三、诚信:道德价值观的基础
四、友善:道德价值观的态度
第五章 实践维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
二、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四、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核心价值观并重视不同主体的价值观
二、突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性质
三、吸收借鉴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优秀成果
第三节 提高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自觉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二、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从价值认同到践行的跃升
三、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
四、改善党的领导,提高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研究》主要基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客观背景来看,价值观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用十二个词,"三个倡导"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党的执政理念中对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问题的重视。从主观上讲,哲学专业的受教育背景和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科研的从业背景,促使选取哲学视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维度中,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梳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发展的脉络,从横向的逻辑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与逻辑性。主要内容,一是从传统的维度探究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深厚积淀与当代启示;二是从理论的维度,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考;三是从历史的维度,梳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探索;四是从逻辑和关系的维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层面的内涵与逻辑关系;五从实践的维度,倡导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期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尤其是在高校青年学子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10128085 如需购买下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研究是人民出版社于201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16 的主题关于 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论-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