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文集

马洪文集

马洪,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收集了作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各个阶段发表的主要经济学、企业管理、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方面的重要文章、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基本上反映了作者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过程的主要观点、政策建议及其作出的贡献。

作者介绍:

马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经济学家。山西定襄人。1936年参加牺盟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曾是同蒲铁路总工会负责人之一,后任延安《共产党人》杂志编辑,平泉县县长,中共中央冀察热辽分局秘书处处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东北局委员、副秘书长,国家计委委员、秘书长,国家经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化学工业部第一设计院副院长,北京石油化工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副院长、院长(1985年免),国家机械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顾问。1985年起任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总干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93年4月免)。1993年4月起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94年5月起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是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长,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十四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委。著有《经济结构与经济管理》、《中国经济调整改革与发展》、《试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等。参与主编《当代中国》丛书。夫人:陈伯林。

书籍目录:

第一卷

脚踏实地求真知——我的治学之路(代序言)

编者的话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

一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

二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速度

三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几个重要的政策问题

四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五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党对工业企业的领导

我国国民收入的积累和消费

一 正确地处理我国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

二 什么是国民收入

三 增加我国国民收入的三个基本问题

四 我国国民收入的积累和消费

五 解决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几个重要政策

第一卷

脚踏实地求真知——我的治学之路(代序言)

编者的话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

一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

二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速度

三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几个重要的政策问题

四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五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党对工业企业的领导

我国国民收入的积累和消费

一 正确地处理我国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

二 什么是国民收入

三 增加我国国民收入的三个基本问题

四 我国国民收入的积累和消费

五 解决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几个重要政策

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收入是什么?

二 我国国民收入的生产

三 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生产和消费关系

一 生产和消费关系的一般原理

二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两种消费(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

三 生产资料生产比生活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规律

四 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

五 我国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个人消费

六 发展生产,保证需要

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的分配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再生产的理论

二 社会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三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四 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的积累和消费

第二卷

我国农业的技术改革

论我国国营工业企业的性质和任务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的机能问题

论社会主义工业企业计划的特点、任务和方法

怎样建设好引进项目?——从引进三十万吨乙烯建设的实践所看到和想到的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

关于工业经济管理问题

谈谈经济方面的几个理论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管理的几个问题

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与扩大企业自主权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

日本资本家是怎样管理工业企业的

做好国民经济发展的预测工作——从人民生活着手制订计划

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加快四化建设

美国经济和管理教育

深人调查研究探寻我国合理的经济结构

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是我国当务之急

关于山西经济结构的研究

经济科学要加强对生产资料流通问题的研究

第三卷

对于发展机械工业的几点想法

关于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若干问题

关于我国的经济结构问题

关于长期计划的几点意见

西欧三国工业管理观感

关于改善我国经济结构的意见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法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数量经济学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很有用的一门科学

必须研究建材工业经济学

《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前言

关于改革工业企业领导制度的探讨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联合与竞争

谈谈林业经济研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满足人民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崇高使命

关于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

工业部门建立经济责任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我国经济调整方针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中国经济调整的现状和前景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问题

经济调整与发展速度

《国外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前言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积极而稳步地实现管理现代化

经济结构是决定社会经济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产力经济学要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工业企业要全面整顿,综合治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几个问题

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数量经济学当前研究的主要课题

搞好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综合开发规划为全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

编制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综合开发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卷

社会调查与社会学

米脂县杨家沟调查

一 杨家沟鸟瞰

二 杨家沟的地主集团——“马光裕堂”

三 “光裕堂”以外的“小户”

四 杨家沟地主集团的代表人物——马维新小传

五 马维新的“买地”

六 马维新的“典地”

七 “崇德厚”——马维新放高利贷和兼并土地的经济组织

八 马维新怎样兼并本族地主的土地

九 马维新的租佃关系

十 马维新的租户的变动

十一 马维新的借贷关系

十二 马维新的安伙子

十三 马维新的雇用劳动

十四 马维新的收入和支出

十五 50年来杨家沟一带的年成

十六 各种账簿索引

北京第一机床厂调查

纪念李富春同志——《北京第一机床厂调查》序言

全厂情况的调查

成批车间的情况调查

成批车间大件工段的调查

成批车间两个生产小组的调查

十三位工人的谈话

第五卷

加强技术经济研究为四化服务

“六五”计划的基本设想

对目前经济形势和今后调整任务的几点看法

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建设

关于技术进步问题

系统工程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有可为

做好规划工作,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关于实施战略目标的步骤问题

试论煤炭工业的生产技术特点和企业经营管理方法

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目前经济形势

充分发挥沿海城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再谈开创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搞好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工作

经济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研究

努力开创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关于加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的建议

宏观经济模型的研究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关于目前基本建设规模问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加强合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

学习孙冶方同志的共产主义高尚品德

首钢改革经验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而作

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企业改革应注意几个问题

开展“2000年的中国”的研究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执行与中国经济情况的变化

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综合规划的几个问题

略论社会科学知识更新的若干问题

刊办管理大学——一种培训在职干部的新型办学形式

怎样认识提高企业素质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看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和前景

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体系

改革也是革命——学习《邓小平文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论述

抓住机会,迎接挑战

开创系统工程研究的新局面

税利要和产值同步增长

对抚顺市发展战略的意见

为做好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而努力

必须尽快使干部知识化

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建设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在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第二次筹备会议上的讲话

行政管理科学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第六卷

改革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几个问题

立足“四化”建设改进社会科学研究

对河北经济发展战略的考虑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

抓紧时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特区建设和沿海城市开放的几个问题

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意见

发挥广州的特色和优势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乡镇7000个万元户情况调查

上海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与经济体制

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我国企业管理面临着全新的重大课题

关于大连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几个问题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应形成开放体系

新技术革命和我们的对策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

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走向2000年的中国

加强投资科学的研究,大力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

采用创新战略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

稳定经济,推进改革

加强投资政策研究

在所有制改革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和投资政策讨论会”的报告

关于“所有制结构改革问题座谈会”的情况报告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任务

研究制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关于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思考

保护古城风貌推进现代化建设

大力发展企业之间的经济联合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总结

在中国投资咨询公司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关于武汉市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调查报告

让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关于二汽集团(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发展横向联系的调查和建议

努力实现投资和项目决策的科学化

加快对企业的更新改造

在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搞活内外横向经济联合加速大西南的发展

略论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和功能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重新认识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加强咨询研究工作,促进决策科学化

第七卷

总体运筹综合开发

预测2000年的中国

研究新疆发展战略加快新疆开发建设进程

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切实抓好老企业的技术改造

发展咨询研究事业,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国营企业承包经营的几个问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搞活横贯我国东西、联结亚欧陆上动脉地带的经济

把发展和改革结合起来研究产业政策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一个范例

新思路新方法

项目评估和决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把陇海一兰新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研究结合起来

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大变革

开发黄金水道发挥流域优势

上海旅游业的发展要与它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

作用相适应

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讨会上的讲话

我国技术改造政策的探讨

国际会议得来的信息

转让企业产权优化资源配置——北京齿轮总厂购买小企业的情况调查

房地产业应当有一个大的发展

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产业政策

加强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的研究

完善承包制迫切需要合理解决工资问题

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做好对外开放工作

以改革的精神探讨轿车工业发展的政策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前景(上)

第八卷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前景(下)

90年代的中国与世界的发展

论企业买卖——关于企业产权有偿转让的几个问题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成立大会开幕词

21世纪的亚洲与中国

充分发挥大企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协调

《中国通货膨胀研究》前言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调整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几个问题

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的技术经济合作

抓住大陆桥开通的新契机,促进陇兰经济带的开放与发展

90年代西部开发在全国经济发展总格局中的地位

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

通过企业集团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苏南经济活力之源

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几点意见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展望以及我的经济观

要重视发展旅游产业

对我国市场形势的分析

90年代的中部发展

提高国情研究水平,为改革开放服务

关于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几点意见

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

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转折

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的工业调整与技术进步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几个问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新体制

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与发展

第九卷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抓住机遇振兴大西南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横向经济联合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咨询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天津应更加开放把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对通货膨胀问题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改革是当代中国的一个主题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干预

使环渤海地区真正成为“金三角”地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企业改革的重点,企业转轨的关键

第十卷

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创建新的增长区

努力寻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对国家行政学院培训办学模式的意见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

中国跨世纪的重要增长极和增长轴

学习毛主席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决策水平

提高咨询研究水平更好地为科学决策服务

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长江经济区发展要适应国内外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奠基人

北京红星养鸡场调查

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加快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关键是深人改革扩大开放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彻底转换国有经济增长方式

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开放战略构想

中国中长期的发展目标、道路与政策

坚定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信心

邯钢管理的创新点是什么

搞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与亚太经济合作

上海应成为世界级大城市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和决策咨询权

加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

走向2l世纪的亚洲与中国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发展中国自己的名牌是一项伟大的战略任务

深港经济衔接,共创两地繁荣

上市公司兼并收购与证券市场规范发展

把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全局的主导地位

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的几个问题

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依靠工人阶级

继续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九七”后香港的经济地位与海峡两岸的经济协作

“三步走”战略和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

发展名牌,推动我国经济上新台阶

应重视对大中型商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堤清二著《消费社会批判》中译本序言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重视并加强对市场问题的研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正确认识和把握“软着陆”后的经济动向

搞活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股份合作制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与加强政策咨询工作的意见

重视租赁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加紧培养能够驾驭金融国际化活动的人才

发展边境贸易 加快融入世界经济区域化步伐

从买方市场看中国经济

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面对世纪之门》前言

华南经济发展

中国20年的重新定位

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促进我国租赁业健康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真正实行政企分开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探索咨询工作的新路子

企业管理的新发展

深圳跨世纪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力促经济稳定增长

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与城市规划和管理

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及日本经贸关系展望

抓住机遇,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大发展

东亚有可能成为新经济的沃土

深圳能源集团发展的战略思考

“人世”后中国同亚洲区域经济关系展望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

实现协调发展创造共同繁荣

发挥港口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咨询研究机构的市场化改革向何处去?

注意研究全球区域经济整合的新趋势

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东亚经济协调发展

进一步探索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路径

以港兴市创新发展

迎接东亚经济合作的历史新阶段

第十一卷

中国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上)

几点说明

前言

第一章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

第一节 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中国国营工业企业的社会性质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的根本任务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在国营工业企业中的领导地位

第二章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概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的性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的机能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

第五节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的组织形式

第三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厂级管理

第一节 厂级管理的权力

第二节 工业企业党委对生产行政工作的领导

第三节 厂长的职责

第四节 厂级的职能机构

第四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车间管理

第一节 车间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车间的管理权力和管理工作

第三节 车间主任的职责和车间的管理机构

第四节 车间党组织对生产行政工作的保证监督作用

第五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小组管理

第一节 生产小组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小组的管理权力和管理工作

第三节 小组长的职责

第四节 小组的管理形式

第六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

第一节 工业企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企业的规模

第二节 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 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企业内部生产单位的组织

第四节 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工序在时间上的结合方式

第五节 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

第六节 工业产品的生产周期

第七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计划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计划的特点

第二节 计划管理的任务

第三节 计划的内容

第四节 定额、原始记录和统计

第五节 计划的编制

第六节 计划的组织实现和检查

第八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生产计划工作

第一节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

第二节 工业企业生产指标的确定

第三节 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

第四节 安排车间生产任务的方法

第九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日常生产组织工作——生产作业计划和调度工作

第一节 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

第二节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第三节 日常的生产准备

第四节 在制品和半成品管理

第五节 生产调度

第十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技术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第一节 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 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制定和执行

第三节 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和科学实验研究工作

第四节 技术后方的组织

第五节 生产技术责任制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技术准备工作

第一节 技术准备工作的内容

第二节 设计准备工作

第三节 工艺准备工作

第四节 新产品的试制工作

第五节 日常工艺管理工作

第六节 技术准备的计划工作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机器设备管理和工具管理

第一节 机器设备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机器设备的合理使用

第三节 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

第四节 机器设备的修理计划

第五节 机器设备的改进和更新

第六节 机器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责任制度

第七节 工具的管理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的管理

第一节 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和有关的组织工作

第三节 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的检验工作

第四节 工业企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和质量责任制度

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劳动管理的主要任务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劳动定额工作和定员工作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劳动组织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劳动保护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劳动竞赛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工资工作和生活福利工作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物资供应工作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工作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厂际协作和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经济核算

第二十四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

第二十五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

第二十六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二十七章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结束语——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管理工作的群众路线

后记

主编著作目录

内容摘要:

在同一地区,如果既有中央的大型企业,又有同类性质或不同性质但可以同它协作的地方的中小型企业时,除地方企业应主动争取中央的大型企业的援助和协作之外,中央的、大型的企业有责任加强对地方企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协助,供应地方企业所需要的废料和搞好相互之间的协作,以求得共同的发展。这样,积极地发展地方的、中小型的工业,不仅不会削弱中央的大型工业的发展,而且将有助于中央的、大型工业的发展,不仅不会妨碍国家的集中领导和统一计划的原则,而且还会在国家统一要求下,导致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有的同志热衷于中央的、大型工业的发展,看不起地方的、中小型工业的作用,只注意中央部门多管一些企业,不注意发挥地方的潜在力量和积极性,这是没有从全局的观点去看工业的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他们忽视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上的地区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看不到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大型工业和中小型工业的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援的必要性。批判这种片面的观点,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促进各地经济的普遍繁荣是很有意义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马洪文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90593
如需购买下载《马洪文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马洪文集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2-53 的主题关于 经济-中国-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