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初版于1978年)是当代美国著名女哲学家卡罗尔·C·古尔德研究马克思的一部力作,堪称世界上第一本全面系统地解读《大纲》(即《1857~1858经济学手稿》)的重要文献。麦克莱伦在《马克思传》(初版于1972年)中曾指出:《大纲》是“一块巨大的没有被开垦的土地:因为现在还几乎没有探索者,甚至他们还没有穿过它的外围。” 马尔科维奇也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是“在《大纲》的基础上重新建构马克思哲学的第一次尝试”,在此意义上,本书无疑具有填补《大纲》研究空白的重大意义。
导言
第一章社会本体论:个人、关系和共同体的发展
一、历史发展三阶段中的社会关系
二、关系中的个人本体论
第二章劳动本体论:对象化、技术和时问辩证法
一、对象化与异化
二、劳动和时间的创造
第三章走向因果劳动理论: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中的行动与创造
一、能动性的因果性
二、作为一种内在关系的因果性
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因果性表现为一种外在关系
第四章自由本体论:支配、抽象自由和社会个人的出现
一、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概念
二、作为活动前提与结果的自由
三、社会发展阶段中的自由辩证法
第五章正义本体论:社会互动、异化与交互性的理想
一、社会关系、异化与交互性的形式
二、正义的含义及其与自由的关系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本书试图突出马克思思路的某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最为显著的是,本书将马克思解释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并将他的工作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康德的主题联系起来考察。本书也力图论证,当马克思提出他本人的哲学框架(这是唯一一个将哲学与社会批判结合起来并赋予历史发展过程以中心作用的哲学框架)时,马克思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三位前人。 本书的核心论证是马克思对于个人主义主题与社群主义主题的独特综合。作者将这种综合称为“关系中的个人”,而“关系中的个人”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 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其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对当代马克思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丛书通过对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梳理和译介,试图从国外马克思学主要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多个层面,揭示国外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新阶段和新特点,以期为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和理论参照,为创建和发展中国马克思哲学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和理论空间。【作者简介】 卡罗尔.C.古尔德(CarolC.Gould):194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耶鲁大学博士,现为美国费城天普大学(TempleUniversity)哲学系哲学和政治学教授、全球伦理学和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哲学》杂志主编、国际法哲学和社会哲学协会(IVR)美国分会前任主席、哲学和公共事务协会执行理事。 著作有《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78)、《反思民主》(剑桥大学出版社,1988)、《全球化民主和人权》(剑桥大学出版社,2004)。主编了包括《女人与哲学》、《超越统治》、《信息网》、《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性别》等在内的七本书,并在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女权主义理论和应用伦理学方面发表论文60多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国外马克思学译丛 | ||
9787303106363 如需购买下载《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A81 ,B016 的主题关于 马克思主义-社会-本体论-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