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名词化对比研究

英汉名词化对比研究

张高远,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6.0

书籍简介:

本书以认知语言理论为导向,兼收语法理论的某些观点,分析英汉语名词的几个侧面。

作者介绍:

张高远,男,福建宁德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问学者。硕博在读期间先后荣获优秀研究生称号,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曾任教于福建农林大学、福州闽江学院,现为南京财经大学外语系教师、硕士

书籍目录:

序言引言第一章 英汉语名词化研究概述 1.1 关于英语名词化的研究 1.1.1 分析句法框架内的名词化研究 1.1.2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下的名词化研究 1.1.3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下的名词化研究 1.1.4 认知语法理论下的名词化研究 1.2 关于汉语名词化的研究 1.2.1 朱德熙等(1961)的主要观点 1.2.2 名物化研究新视角 1.3 现有名词化现象解释的不足之处第二章 名词化相关理论概念及本课题的理论框架 2.1 基本概念  2.1.1 事物范畴

序言引言第一章 英汉语名词化研究概述 1.1 关于英语名词化的研究 1.1.1 分析句法框架内的名词化研究 1.1.2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下的名词化研究 1.1.3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下的名词化研究 1.1.4 认知语法理论下的名词化研究 1.2 关于汉语名词化的研究 1.2.1 朱德熙等(1961)的主要观点 1.2.2 名物化研究新视角 1.3 现有名词化现象解释的不足之处第二章 名词化相关理论概念及本课题的理论框架 2.1 基本概念  2.1.1 事物范畴 2.1.2 语法性质和语法特征  2.1.3 范畴观  2.1.4 连续统 2.2 关于词类的认识 2.2.1 静态词类与动态词类 2.2.2 词类的原型理论和连续统 2.2.3 关于名词和动词 2.3 本研究的理论取向和方法  2.3.1 认知·功能倾向的语言观  2.3.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论述方式. 2.4 本书的理论框架  2.4.1 事件认知框  2.4.2 转喻是名化运作的认知机制  2.4.3 “参照体一目标”构式  2.4.4 “功能再分化”及“品级转移” 2.5 本书研究重点 2.6 本书研究目标 2.7 语料来源第三章 动词名化:词汇层面的对比 3.0 引言 3.1 题元角色名词化 3.1.1 英语常见的动词名化后缀 3.1.2 英汉语零缀派生题元角色名词化 3.1.3 后缀派生题元角色名词化 3.2 名词源派生名词 3.2.1 英语名词再名化实例 3.2.2 汉语名词再名化实例 3.3 事件名词  3.3.1 事件名词的特征  3.3.2 汉语的名动词  3.3.3 名化词的“过程”义和“结果”义  3.3.4 英语V-ing派生词与汉语名动词 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英语V-ing结构 4.0 引言 4.1 V—ing形式  4.1.1 V—ing结构名称辨析  4.1.2 V—ing形式的语义特征……第五章 名词化:动名特征的消长第六章 英语“X-er”与汉语“X-er”第七章 属格名词化结构第八章 虚义动词与名词化第九章 名词化歧义现象 第十章 转喻一词类转化的理据第十一章 结束语参考文献术语英汉对照表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导向,兼收功能语法理论的某些观点,从词汇、句法、语义等层面对比分析英汉语名词化现象,从认知角度探讨名词化运作机制。内容涵盖词汇层面的论元名词化、句法层面的V-ing短语与“N的V”、X-er 与X-de、属格名词化结构与“NP的VP”,指出名词化是动名特征的些消彼长,转喻是名词化得以实现的根本理据,更澄清了诸如“英语名词化有形态特征,汉语名词化没有形态特征”之类似是而非的观点。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英汉名词化对比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70632
如需购买下载《英汉名词化对比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英汉名词化对比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8.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H314.2 ,H146.2 的主题关于 名词-对比研究-英语、汉语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