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9.8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若干篇散文,全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述说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表现方式,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生动地展现了毛泽东等伟人的形象。
上篇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红毛线,蓝毛线马列公园赋领袖如父假如毛泽东去骑马这思考的窑洞毛泽东翻脸大无大有周恩来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周恩来让座——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一个伟人生命的价值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邓小平认错
上篇特利尔的幽灵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红毛线,蓝毛线马列公园赋领袖如父假如毛泽东去骑马这思考的窑洞毛泽东翻脸大无大有周恩来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周恩来让座——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一个伟人生命的价值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邓小平认错谁敢极言?谁能极言?邓小平的坚持广安真理宝鼎记觅渡,觅渡,渡何处?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建党90周年想起张闻天二死其身的忠臣彭德怀——纪念彭德怀诞辰110周年清贫之碑——读《清贫》你不能没有家下篇印在黄土地上的红手印在蒋巷村的共产主义猜想桑氏老人——无名者之一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无名者之二热炕——无名者之三事业便是你的宗教——无名者之四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红与绿之一不知你在哪一棵梧桐树下——红与绿之二青山不老——红与绿之三山还是那座山读韩愈把栏杆拍遍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爱国的理由——关于爱国的几个问题人格在上老百姓怎么看政治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我写《觅渡》《觅渡》自注实事求是为什么这样难——兼论“实事求是”的阻力与动力影响中国历史的九篇政治美文
该书取材广泛,立意高远,意境宏阔,既有理性与大气,又有哲理与形式之美。书中既赞颂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上有关民族革命建设的一些大事件,如虎门销烟,改革开放等,又挖掘了那些于平凡朴素中体现了民族精神的细小事件,如绿化植树,乡村教育等。 书中既评议了一些古往今来的大人物,如韩愈,辛弃疾,林则徐,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并从他们为人所熟悉的事件中阐述出更多的新鲜而深刻的道理,令读者耳目一新,也有大量篇目是在为劳动者做传,为无名者立名,如喊冤到底的桑氏老人,为了植树而忍辱负重的薛明老师。 该书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的大散文,主张将个人的政治抱负,对国家民族的关心化作一种美好的文学意境,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与感化效果。该书既积极追求篇章辞藻的文学之美,又大力颂扬人格品德的求真务实之美,力求在政治爱国教育上通过情感的共鸣来达到“资政育人”的效果。
◎本书卖点 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点图书 散文的美感融入红色经典的叙述,打破了政治叙事的沉重与晦涩,“让红色经典更美丽” 融文学阅读与政治教育于一体,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史党史类读物 该书作者梁衡是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作者谈“红色经典” ●常念为经,常数为典 一部党史,就是一部红色经典。从政治意象上说,黑色代表罪恶,白色代表反动,灰色代表消极,红色代表革命和进步。我理解,“红色经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里程碑式的人和事。或者再扩大一点,从广义上说,凡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曾起过进步作用的人和事都可归入。比如,五四运动,是建党以前的事。我曾写过的林则徐、辛弃疾等爱国人物,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考察,也该归入红色经典。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永不会忘记。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但是,经典的语言,人们会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经典的文章,人们会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在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伟人、名人、重要事件、纪念地作为经典,值得人们反复记诵,永远纪念。比如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这些伟人,又比如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 ●凡经典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理性的意义 凡经典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思想、哲理的内涵,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实践不能指导实践,那是经验主义,只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行为不能指导行为,那是简单的比照,只有思想才能指导行为。只有上升到理性的东西才能经得起一遍遍的挖掘、印证,它总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的能量。如天然放射性铀矿一样,会不断地释放能量。人们每重复它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新的有用的东西。就如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 ●宣传红色经典,必须为它们插上思想和艺术的翅膀
◎本书卖点 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点图书 散文的美感融入红色经典的叙述,打破了政治叙事的沉重与晦涩,“让红色经典更美丽” 融文学阅读与政治教育于一体,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史党史类读物 该书作者梁衡是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作者谈“红色经典” ●常念为经,常数为典 一部党史,就是一部红色经典。从政治意象上说,黑色代表罪恶,白色代表反动,灰色代表消极,红色代表革命和进步。我理解,“红色经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里程碑式的人和事。或者再扩大一点,从广义上说,凡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曾起过进步作用的人和事都可归入。比如,五四运动,是建党以前的事。我曾写过的林则徐、辛弃疾等爱国人物,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考察,也该归入红色经典。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永不会忘记。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但是,经典的语言,人们会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经典的文章,人们会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在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伟人、名人、重要事件、纪念地作为经典,值得人们反复记诵,永远纪念。比如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这些伟人,又比如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 ●凡经典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理性的意义 凡经典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思想、哲理的内涵,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实践不能指导实践,那是经验主义,只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行为不能指导行为,那是简单的比照,只有思想才能指导行为。只有上升到理性的东西才能经得起一遍遍的挖掘、印证,它总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的能量。如天然放射性铀矿一样,会不断地释放能量。人们每重复它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新的有用的东西。就如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 ●宣传红色经典,必须为它们插上思想和艺术的翅膀 红色经典是个思想的富矿。从党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里,可以发掘出很多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思想。既然是为了现实而发掘、传播,就要看对象、讲方法,要讲接受美学。作品有思想、有文采,才能吸引人、启发人、教育人。从宣传效果看,才能入脑入心。我们通常讲“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你挖掘的过去的东西要贴近现在的生活、现在的读者。要深化对红色经典的认识,把握红色经典作品的创作规律、传播规律。 ●红色经典的写作是一个把政治翻译成文学的过程 红色经典的写作,是一个把政治翻译成文学的过程。我觉得,自己就是在做一个翻译的工作,将政治理论转化为文学作品。这是一种远距离的迁徙,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大转换。通过这个翻译,将高深转化为通俗,把抽象转换成形象,把理论转换成现实。深入浅出,新闻、科学、文学、政治,我都译过。红色经典系列创作,就是把党的政治理论、光荣传统、光辉思想、崇高的精神翻译成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以达到读者喜闻乐见的效果。
显示全部信息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0135809 如需购买下载《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9.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