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研究了美国在冷战后通过多边途径介入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行为,提出了“多边安全行为”的概念。文中通过文本和案例分析,解答了:1、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偏好于什么样的多边安全安排;2、它的行为模式和逻辑;3、它的安全角色的变化等三个问题。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意义与问题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理念与实践
一、多边安全:概念与模式
二、冷战时期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历史考察与理论解释
三、冷战后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
一、冷战后美国的多边主义行为:整体的考察
二、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纵向的考察
三、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横向的考察
第四章 参与行为:美国和东盟地区论坛
一、东盟地区论坛:目标、议题与运作方式
二、美国和东盟地区论坛:实证视角
三、美国和东盟地区论坛:理论视角
第五章 创设行为:美国和六方会谈
一、朝核问题
二、美国解决朝核问题的手段选择
三、美国和六方会谈
结论
一、美国的多边安全偏好:功能性实质和制度化形式
二、美国的多边安全行为模式:参与和创设
三、美国的安全角色:从领导者到合作伙伴
附录1 冷战后亚太地区多边安全事件“月历表”(1999-2003)
附录2 朝核问题与六方会谈相关资料
附录3 专有名词缩写及中英文全称
参考文献
后记
《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的研究特色主要有在分析概念上,《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创造性地界定和运用了“多边安全行为”这一概念范畴,用来描述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参与和创设多边安全安排的行为;在分析层次上,《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没有落入传统的“国际-国家-个人”的分析套路,而是引入了地区这个层次,强调从亚太地区自身的特征去解释该地区的安全现象;在分析理论上,《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虽然借鉴了约翰·鲁杰等人关于多边主义的研究成果,但对其进行了一些修正和补充;在分析方法上,除了采取历史、定性和比较等传统方法外,《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还运用了文本分析、定量和个案等现代研究手段。 全文共分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论六个部分。在绪论中,作者主要是界定研究对象,阐述研究意义,提出研究问题,评估研究现状,以及交待《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所使用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考虑到二战以来亚太地区较为独特的安全政治现实,美国在冷战后通过多边途径介入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行为值得进行专门性的研究。《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以“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偏好于什么样的多边安全安排,美国的多边安全行为模式和逻辑是什么,以及美国的安全角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7452867 如需购买下载《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71.20 的主题关于 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亚太地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