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上海

迷失上海

巴宇特, 著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系将巴宇特散见于《万象》各期的文章编辑成册,加以分类而成。是将古今中外的奇事俗事、历史文化熔于一炉,有西方新书的书评、莎士比亚的剧评,也有上海、欧洲、美国的人文掌故,还有现代都市女性及同性恋者的困惑。但绝不是将见闻、材料简单地拼凑堆杂,而是融入了作者自己深入而精妙的人文关怀,折射出不同的价值观念,叙事论人说理都很见功力。读其文,既可增广见闻也能引人深思。同时作者的文章既有文学品位,又透出现代的活力,这样的主题、这样的选材,是很能满足现代都市人的精神需求的。

书籍目录:

世纪末的图书世界里,该信谁?

同性恋“天鹅湖”:感情、形式、观念的创新

“瞄看”中国史景迁教授访谈录

“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

项美丽-上海-邵洵美

米索猫:关于得和失的故事

纽约单身女人的情感教育

“沙漠的人”是不是只有一张脸

血腥的莎剧让人笑

另类的私空间

赛文纳和幽灵

幸存者的经验

迷失在上海

走进朱利安.贝尔的情感世界

这就是纽约

怀旧的故事

后记

前言

上世纪末,一份叫《万象》的杂志诞生了,据说它跟四十年代的同名杂志有着某种精神上的密承,不过今天新一代谁会买账,没有真功夫休想吸引大家。《万象》凭什么呢?坦白说,《万象》这样的小杂志,只能凭文章。倒过来说,真有了好文章,杂志还怕没人看?雅而低调的编排和精而谦虚的配图都只是想赶走一些粗鲁的错位读者。

好文章谈何容易?编过杂志的人都知道,一是要有好作者,二是要确保好作者把他最好最用心的东西交给你,而不是在应酬你,或把轮回投胎多次的掺水仓货塞给你。另外,编杂志最大的满足之一,是发现新写手,往往,是这些新写手成就了一份杂志的特色。

我们这些嗜看杂志的人,就是这样一期一期地看《万象》的文章,渐渐意识到《万象》特有之味,竟多是散发自一些之前我们不太熟悉的作者的文章。

其中一个作者是巴宇特。

巴宇特一出手就不像新人,可能只是个新笔名,或长期养在深闺里秘密练功未为人知,或是年纪轻轻却有着老灵魂,可能三者都是,总之是高手。后来,我知道这是位女性,长期在美国大学里教书,父辈可说是往来无白丁。

难怪巴宇特的文章,带着美国《纽约客》之类杂志的神韵,文字优美却浅白简洁,纹理丰富却畅顺好读,含资讯量固然要高,观点却不能像说教而是要举重若轻的不言而喻。杂志式的长文章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其实是很讲究形式感的,有人说写作是没法教的,有些作者自然懂,有些永远抓不到。

文集里的文章除了最后一篇外都曾在《万象》发表,多从某一个文本开始,小说、传记、散文、画册、芭蕾舞剧、电影、电视节目,然后引入上下文情境和作者生平,抽丝剥茧,旁征博引,用学院的说法大概是一种普及的新历史主义的进路,既是休闲阅读也是对读者的补课。

巴宇特谈到的文本,有些是我看过的,如《我们这群怪物:我的波西米亚的美国》、《善恶园中的子夜》、《当我们曾是孤儿的时候》、《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不过,巴宇特的文章总能加深我的理解。

那些我没看过的文本,读了巴宇特的评价后,我也有冲动去追看,如血腥莎剧改编的血腥电影《泰特斯》、迷离的三十年代德文小说《阿里与尼诺的故事》。巴宇特唯一打动不了我去看的是美国电视真人秀《幸存者》。

巴宇特写的多是欧美文本,不过其中有好几个是涉及中国的,如中国作家虹影已被译成多种文字的小说《K》。巴宇特很敏锐地指出,“《K》若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出了什么补充,那么这个补充恰恰是在于虹影创造了一位内涵丰富的外国人”布鲁姆斯伯里的第二代朱利安.贝尔。

当然,巴宇特笔下的美国女作家项美丽更声色味俱全。这名三四十年代纵横中国文化江湖(包括香港)的女人,能不让人想入非非?虽然,今天在中国混的各国女人肯定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可是我大概也与许多《万象》读者一样,喜欢通过文字沉溺在上世纪某个褪色的时空。

那篇对美国的中国历史学家史景迁的长访问也很有瞄头。巴宇特挑拨地问:“你的理论前提与福柯、萨义德有什么不同?”勾起史景迁一大段话:“我不认为存在着一个全面的、涵盖一切的世界观。我不认为有一个统一的‘西方’……即便以最宽泛的方式来界定‘外国帝国主义’,我也找不到某种一贯的特征……令我感兴趣的是西方对中国发表意见的人并没有处于一种高高在上、意欲征服中国的位置,相反他们经常对于中国文化表示敬畏……如果说一定要在西方对于中国的反响寻找一贯性的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只能以敬畏、崇拜,甚至恐惧来描述……我不知道你是否可以说这是东方主义的反面。因为这里是西方人害怕中国人的注视,不是中国人在西方人的注视下丧失人性。”

我们谈异国文化,要细、要准确。巴宇特的文章够细、够准确。

我有个作家朋友曾说过,外国、外国,是不是有个国家叫外国?我也烦一些人整天说国外这样那样,不管他们是说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哪来一个“国外”?粗枝大叶的说法,或许好听,但肯定不可信。

我一般可以忍耐很多人的泛泛之论,但有时候也想听听真知灼见。谈到英美当代人文精英文化,听巴宇特我比较放心。

2005年7月

后记

编辑给我这个集子起了一个英文题目“LostinTranslation”,是在套用美国电影“迷失东京”。电影导演苏菲.科波拉是名门之后,她一出手就不同寻常。但是记得这个电影刚刚出来的时候曾经引起过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有些人对于电影丑化、喜剧化亚洲文化颇为不满。另一些人却认为电影的故事封闭在两个美国人的感情世界里,东京只是背景,并没有故意丑化另一个文化的意思。

如果说科波拉的电影和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有什么暗合之处的话,那么可以说我们关心的是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文化遭遇。但是我是不满足于把另一个文化仅仅作为一个背景和场遇来处理的,我也不相信“translation”是一件不可为的事情,它的结果只可能是意义的丧失。我相信翻译不只可以有限度地传达一种真实,而且是一件十分有必要有意义的事情。

我的文章和科波拉的电影的另一个暗合之处,就是电影的爱情主题。我觉得遭遇一个文化和谈一场恋爱有着某种深层的必然的联系。一个文化的内在逻辑就像是一个乖戾而内敛的情人永远不说出来的潜台词,需要细心聆听反复地揣摩的。有的时候仅仅以知性的态度去对待还不够,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知识,而是情欲。这个集子里有好几篇文章的主角是暗恋另一个文化的人,这种暗恋是缺乏逻辑的,但是也是可以理解,甚至很可爱的。

作为第三者,描述他人的文化遭遇像是在偷窥别人谈恋爱,再传达给他人。我虽然大致做到了不偏不袒,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但是写好一个爱情故事谈何容易,更何况我不是小说家,杂志编辑给我的时间又非常有限,所以现在再读自己的文字有很多可删可改的地方,但是我决定不去动它了。这些文章是某个时候的产物,我会继续写下去的,也许会写得更好。

这些文章除了一篇之外不只是首先发表在《万象》杂志上,而是为这个杂志而写的。《万象》对于我来说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背景和场遇,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它独特的内在逻辑和乖戾的脾性的文化,要加入这样一个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还清楚地记得写这些文章时我是多么的不安和恐惧,我是怎样的和自己的文字作战。虽然不是一个平和的过程,但是这个杂志也不断逼着我去读去写,所以我应该为和它有过这样一段亲密接触感到庆幸。

这个集子里的文章从选题到写法,《万象》的编辑陆灏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参与,这是应该特别指出的。此外,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很多老师和朋友比如李欧梵、查建英、陈冠中、也斯、林道群等都不断地鼓励我支持我,没有这些知音我是写不下去的。我对他们十分感谢。

2005年7月

内容摘要:

  本书系将巴宇特散见于《万象》各期的文章编辑成册,加以分类而成。是将古今中外的奇事俗事、历史文化熔于一炉,有西方新书的书评、莎士比亚的剧评,也有上海、欧洲、美国的人文掌故,还有现代都市女性及同性恋者的困惑。  上海的生活在多余和废弃之间徘徊。所以,项美丽说上海的光艳有一种阴暗、执着的感觉。生活在此时此刻的人自以为忘掉了过去,却免不了仍有噩梦,是过去变了形在心理上的投射。邵洵美是否就是项美丽心中的一个梦?【作者简介】  巴宇特,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纽约市立大学英语系博士,现任教于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英语系。曾为《读书》《书城》《新民周刊》等杂志撰稿。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迷失上海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海上风丛书
9787545801910
如需购买下载《迷失上海》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书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 184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迷失上海是上海书店出版社于201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 的主题关于 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