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张中秋,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以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作为线索,主要探讨了中国的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文化在形成、本位、属性、伦理、体系、学术、精神、价值等八个方面的差异,并大致按照初步形成、发展壮大、最终确立的理论架构模式,对这些差异的形成的过程作了详尽的阐述。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几乎在每个差异点的背后都精辟细致的介绍了差异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次的原因。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中文)

第四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章法的形成:部族征战与氏族斗争

第一节部族征战与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的形成

一、远古中国文明与原始组织的演进及其分布

二、部族征战与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的形成

三、部族征战对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的影响

第二节氏族斗争与古希腊(雅典)法和罗马法的形成

一、氏族内部斗争及其改革与古希腊(雅典)法的形成

二、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与罗马早期法的形成

三、氏族内部及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对古希腊(雅典)法和罗马法的影响

第二章法的本位:集团本位与个人本位

第一节中国集团本位法的形成与发展

一、从氏族(部族)到家族(宗族):集团本位法的形成

二、从家族(宗族)到国家(社会):集团本位法的发展

三、有关中国集团本位法的几点补论

第二节西方个人本位法的形成与发展

一、从氏族到个人:西方早期个人本位法的形成

二、从氏族/上帝到个人:西方个人本位法的大发展

三、从社会到个人:西方个人本位法的再次确立

第三章法的文化属性: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

第一节公法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属性

一、中国传统法律的刑事性(刑法化)

二、中国传统法律刑事性的哲学基础与社会原因

第二节私法文化:西方法律文化的传统属性

一、私法的传统和发达

二、近代以前西方刑事民法化与近代以来公法的发展及其私法化现象

第四章法与宗教伦理:伦理化与宗教性

第一节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化

一、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进程

二、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表现

三、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成因

四、对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认识

第二节西方法律的宗教性

一、早期基督教在罗马法律中的地位

二、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圣化、法律化时代

三、教会法的衰落及其对西方法的继续影响

第五章法的体系:封闭性与开放性

第一节中华法系的封闭性

一、中华法系及封闭性释义

二、中华法系封闭性释证

三、中华法系封闭性释证的补充

第二节西方法系的开放性

一、西方法系及开放性解释

二、西方法系的开放性述论

三、西方法系开放性机制的成因

第六章法的学术:律学与法学

第一节传统中国的律学

一、传统中国的法律学术是“律学”而非“法学”

二、传统中国律学的盛衰

三、传统中国法学难生说:兼论律学形成的必然

第二节西方的法学

一、西方法学的兴起、发达及其原因

二、西方法学的共性

三、西方法学对法律发展的推动

第七章法的精神:人治与法治

第一节人治:中国传统法的根本精神

一、传统中国法的根本精神是人治:兼辨析法治、礼治、德治与律治

二、传统中国法人治精神剖析

三、传统中国法人治精神若干问题辨析

第二节法治:西方法的传统精神

一、近代以前:西方法治精神溯源

二、法治理论的完备与实践:近代以来西方法治述略

三、成因与成就:西方法治因果关系简论

第八章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无讼与正义

第一节无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传统中国无讼价值观的形成与早期追求实现的途径

二、传统中国追求无讼的基本模式及其实践

三、传统中国法律文化无讼价值取向评说

第二节正义:西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法律正义论:西方法律家对正义价值的追求

二、通过法律实现正义:西方追求正义的一般途径

三、法律正义论的基础及其评说

第九章人与文化和法:从人的文化原理比较中西法律文化

第一节人的文化原理

第二节人的文化原理是中西法律文化展开的轴心和结构模型

第三节从人的文化原理看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可行与难题及其克服

第四节以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实践检讨并推论上述认识

附录辨异.求同.会通我的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的经历与感受

参考文献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补记

第三版再记

第四版又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从类型学的角度来比较中两法律文化,揭示了两种文化的类型特征,并为完善这些类型提供了思路。本书共分九章,前八章意在辨异,集中探讨中西法律文化的八大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成囚和历史后果;第九章意在求同和会通,从人的文化原理出发,比较透视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可行与难题及其克服。  本书主体部分九章,另有附录两部分和前言与后记。本书前八章意在辨异,集中探讨中西法律文化的八大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成因和历史后果;第九章意在求同和会通,从人的文化原理出发,比较透视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可行与难题及其克服。比较同类作品,本书有以下特点:其一,通过对相关成果的继承、评判和借鉴,首次较系统地对中西法律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在一些重大问题,如法的形成、中国法律刑事性的哲学基础和社会原因、法的伦理化成因、法的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二,认为中西法律文化是它们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的产物,各自形成特色并构成差异,但它们之间的差异只能说是不同,很难说是不好。其三,中西法律文化内贯共同的人的文化原理,在人的文化原点、原理及其展开的轴心和结构模型上有其共同性,因此,两者的交流本质上是可行的。这一原理性的认识既可检讨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历史实践,又可分析和推论中国法律文化在当下的构成及其未来走向。【作者简介】  张中秋,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10部,其中专著5部。获教育部和国家级学术研究奖4项,其中个人奖2项,合作奖2项。研究方向为法律文化,有系列著作出版。曾应邀赴美、德、法、日、韩等国,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参加学术活动和讲学。主持的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理论研究》。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学术文库
9787503689994
如需购买下载《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
版次4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是法律出版社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08 的主题关于 比较法-中国、西方国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