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本书对《论语》以轻松、通俗的文字进行阐发,读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对于人们了解《论语》、认识《论语》很有帮助。
序
自序
一读《论语》读什么
(一)红尘即正道
(二)天地有大关
(三)人间有正气
(四)《论语》之不足
二学孔子学什么
(一)兼容并蓄,推陈出新
(二)因革损益,与时俱进
(三)直抒胸臆,实事求是
(四)躬亲实践,细处着手
(五)襟怀坦荡,自信从容
三《论语》今解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后记
前言
大概是两个月前,正伯君用E-mail发来他的新作《道不尽的》,说是让我提提意见,其实我知道那是他的一种客气,因为我曾是他在北京大学学习考古时的老师,而他应该也清楚,我平素对《论语》没有作过任何的研究,哪里提得出什么意见呢?不过我还是十分高兴地读了这本“凑热闹”的《道不尽的》。说他“凑热闹”,是因为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对传统经典著作的各种释读本随处可见,大有令人目不暇接之势。仅就《论语》而言,就有于丹《于丹心得》、李零《丧家狗我读》这样极具社会影响力的著作。前者是频频曝光的著名媒体人物,后者是深藏不露的博学之士,你宿正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凑什么热闹呢?当我读完《道不尽的》之后,才觉得这“热闹”还是值得一凑的。
这本《道不尽的》有别于其他的各种《论语》注释本。我觉得更像是正伯君自己的《读后感》,正伯君对《论语》的释读和发挥或许有未尽原意之处,但其中亦不乏真知灼见。如何解读经典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我以为李零先生的读法是值得提倡的,但那只能是少部分人的读法。正伯君的《道不尽的》亦不失为一种读法。对经典的释读有如观看一幅美术作品,形象的感知和意义的阐释总是会因人而异,这样的比喻或许不太恰当,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经典不仅仅属于专家,应该也属于大众”。
正伯君较同班同学年龄稍长,阅历亦相对丰富些。表面给人的印象是一位少语寡言、性情敦厚的老成青年,而在交往中不难发现,他其实是一位才思敏捷、忧国忧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活激情的热血青年。
我还依稀记得2001年的元旦,在周原遗址的发掘现场,他写了一篇长达万言的新年致辞,表达了一位北大学子对国家未来的认真思考和美好憧憬,读来令人感动万分。今天读他的《道不尽的》,那位激扬文字的正伯再次跃然纸上。我以为他是一贯的因为一贯的勤奋,才能使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能坚持手不释卷;因为一贯的善思,才能使他在繁杂喧嚣的尘世,仍能保持应有的沉静做独立的思考;因为一贯的社会责任,才能使他在大家都“向钱看”的潮流中不为所惑,仍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为重。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需要正伯君这样的青年,需要像他这样怀抱理想、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青年。我想他的著作可以带给大家的应该不仅仅是他所阐释的《论语》思想,而且是每个人对如何不断完善人类自身的反省精神。
2007年9月4日于燕园
后记
创作《道不尽的》,并非跟风,而是自己早已有之的夙愿。三四年前,我就曾动过这样的念头,但每每想到工程浩大,自己的国学根底又实在太浅,就迟迟不曾动手。这次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开始的。终于,书稿完成了,但依旧留有一些遗憾与困惑。遗憾主要有二:一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和阅历有限,最终完成的作品不够理想;二是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新想法,因为篇幅和体系所限而未能尽书,感觉有点意犹未尽!困惑则是一些更深层次的想法。其中有的困惑几乎曾让我半途而废,有的困惑则至今尚未解开。是故,我想借“后记”这一平台择遗憾与困惑之“要者”、“大者”提出,一则使书稿更加完整,二则与大家共同研究,以为今后探索之根基。
一、补充一些想法我想简要补充这样一些想法:(一)在“读《论语》,读什么”一章中,我只提到三点要旨,即“红尘即正道”、“天地有大美”、“人间有正气”,显然这远不能概括《论语》之全部精髓。至少如“志当存高远”、“行止宜高贵”、“责任和义务”、“等级与秩序”等,都是读《论语》时应当把握的宏旨。我之所以着重谈前述三点,一则是因为这三点较有新意,二则是因为这三点紧扣时代之需要,所得出的启示或许有助于解决一些紧迫的社会问题。
……(三)如何扬弃传统文化时不我待。我们不可能等到一切先期理论都水落石出时再去弘扬传统文化。那么,我们就只能凭着自身的感觉和判断,以有所扬弃、有所取舍的态度来阐释经典。当然,之所以敢于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传统文化一定是包含大量优秀成分的。
要扬弃,要取舍,就意味着有些东西要保留,有些东西要舍弃。如此,问题就来了:首先,哪些应该保留,哪些需要舍弃。这个问题我们姑且不论。因为既然已经开始了,就一定会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的。更让人费神和头疼的是如下三个问题:第一,如果舍弃其中的某些部分,会不会有损先圣前贤思想的完整性、系统性。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一种思想,其中的各类元素必然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删除其中的某些元素,一定会带来思想体系的缺损。
第二,如果思想体系之缺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一定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解释,二是弥补。“解释”就是要将缺少了什么、为什么要舍弃说明白,令人信服;“弥补”就是在留下的空白处用适当的新思想加以补充。这些思想不仅要适应新时代,而且还要能够与原有体系中的其他元素相融合、相匹配。显然,这个工作是很需要智慧的。
第三,从更大的角度讲,即便是弥补后完整的思想体系,也依然需要更大的“弥补”。也就是说,这种思想体系是有先天缺陷的,这种缺陷是自创始人那里就留下的。比如孔子思想中关于民主、法治、公民意识等思想的阙如,就是更高层次上的空白。这种空白无论是扬弃之前还是修补之后都是存在的。这样的空白如果继续存在,后果是很严重的,它可以直接影响人们启用孔子思想的积极性。因此,要想让孔子思想在新时代、新社会发挥新的作用,就必须弥补这一巨大空白,使之与西方思想很好地衔接。这种衔接,不是外科的衔接,而是血肉经络的连通。显然,这个工程更为艰巨。作为这项工程的前期工作,首先要弄清楚孔子思想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同时还要清楚的知道,现代中国需要引进什么,应该引进什么,需要创新什么,应该创新什么。我所举例的民主、法治、公民意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总之,扬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以上是我在书稿完成后的一些补充观点。作为后记,它们既是此次创作的落脚点,也是今后探索的出发点。
真诚感谢您百忙中阅读本书;真诚感谢中国文史出版社给予的大力支持。
作者2007.12.10
本书以扎实的国学功底、敏锐的现实眼光、理性的现代意识解读《论语》,它在汗牛充栋的《论语》阐释注疏中,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成一家之言。作者的解读文笔简约、文风朴实、行文流畅,没有故作高深,也不流于肤浅,言之成理,持着有故,读来或使人会心一笑,或叫人豁然开朗。 对经典的释读有如观看一幅美术作品,形象的感知和意义的阐释总是会因人而异。如何解读经典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书作者以其扎实的国学功底、敏锐的现实眼光、理性的现代意识解读《论语》,在汗牛充栋的《论语》阐释注疏中,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成一家之言。如果您是一位浸淫《论语》多年的长者,应该为这样一部解读而欣慰;如果您是一位初涉国学的懵懂青年,本书或许不失为引领您登堂入室的启蒙读物。【作者简介】 宿正伯:1975年12月出生,山西忻州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毕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职研究生,现工作于全国政协办公厅。曾出版著作《我读》。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道不尽的论语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3420856 如需购买下载《道不尽的论语》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