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照

互照

(美) 方岚生,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5.0

书籍简介:

为什么莱布尼兹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如此着迷?他的这种兴趣采取了怎样特殊的形式?如何解释与他同时代的学者,譬如斯宾诺莎和洛克等,对中国文化的相对冷淡?方岚生考察了莱布尼兹关于这个主题的大量著述后指出,莱布尼兹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源自于他的哲学本身,正是他的形而上学和神学观的性质,使得他严肃认真地去对待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莱布尼兹在关于文化交流之理性成果方面持一种开明的观点是不同寻常的。在广泛的讨论中,方岚生论述这些观点,它们的历史背景以及它们社会和哲学的影响。这是一种阐明性的哲学研究,--它同时引发了更多的关于理解和学习多种文化的难处与危害和收益的问题。

作者介绍:

方岚生(Franklin Perkins)美国芝加哥德宝大学哲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欧洲近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和比较哲学。   ◆ 译者 简介   曾小五,1965年生,曾用笔名金木苏,湖南耒阳人,哲学博士、博士后。2004年至2012年在湖南大学工作,现在衡水学院法政学院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主要从事道德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等的研究。著有《道德赏罚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并在多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王蓉蓉 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哲学教授。

书籍目录:

中译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欧洲相遇世界

欧洲和其他文化

中国背景

对中国接纳与拒斥

普遍性、宽容与文化的多样性

莱布尼茨与文化交流

第二章 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秩序和多样性

秩序、多样性与多元论

神的秩序

创世

两种真理——一个意识

先天的问题

真理的表达

中译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欧洲相遇世界

欧洲和其他文化

中国背景

对中国接纳与拒斥

普遍性、宽容与文化的多样性

莱布尼茨与文化交流

第二章 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秩序和多样性

秩序、多样性与多元论

神的秩序

创世

两种真理——一个意识

先天的问题

真理的表达

相互的限制

感性知识

第三章 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莱布尼茨与中国

光的交流

外交前沿

渴望的知识

语言与通用字符

自然宗教与伦理学

第四章 诠释中国

诠释学

争论

共同的基础——自然神论

诠释与接纳

莱布尼茨作为诠释者

第五章 莱布尼兹与文化交流

附录一:缩略词表

附录二:插图

附录三:人名翻译对照

后记

内容摘要:

莱布尼茨是欧洲哲学大师中,极少有的一直力挺中国文化的人,当黑格尔说孔子太肤浅的时候,莱布尼茨一直宣扬,孔子的学说让整个欧洲感到羞愧。莱布尼茨为什么在欧洲独树一帜,盛赞中国文化呢,本书就给出了最完整的答案。

  莱布尼茨的解答就是,所有文化都是对“绝对真理”的不同认识,就好像从不同的窗户眺望同一个风景。位置不同,各有优势,中国文化的长处是道德伦理,欧洲的长处是宗教信仰。

编辑推荐:

迄今最为完整系统深入介绍莱布尼茨研究中国的专著。
  深入分析了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呈现了莱布尼茨处理普遍主义与多元主义之间的贡献与矛盾。
  突破欧洲中心的前驱,追寻多元主义的前史。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互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海外中国哲学丛书
9787301223208
如需购买下载《互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13装帧平装
页数 268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互照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3.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03 ,B2 ,B516.22 的主题关于 中华文化-研究 ,哲学-研究-中国 ,莱布尼茨,G.W.(1664~1716)-哲学思想-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