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防垢理论与方法

热交换器防垢理论与方法

程延海,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70.0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涉及了热交换器表面污垢的形成及采用表面改性防垢的理论及方法。包括:(1)在污垢从形成方面,提出了污垢在形成过程通过”过渡界面”逐渐长大的观点,据此,提出通过控制过渡界面的形成来抑制污垢诱导期的阻垢办法。(2)在热交换器的防垢方面,提出通过在热交换器表面增加镀层来防垢的对策,在采用镀层时,改变镀层的微观结构可以改善防垢性能,镀层中非晶相的增加可以提高镀层的耐蚀性与抗垢性能。(3)关于镀层对热交换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低表面能的镀层可有效提高蒸汽的凝结传热系数。镀层凝结过程表现为珠膜共存状态,且镀层的微观结构也强烈影响传热系数,即镀层中非晶相的含量越高,表面能越低,改善传热效果越好。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污垢的研究

1.2.2 换热表面镀层研究

1.2.3 凝结传热研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及章节安排

第2章 污垢结构与界面形态分析

2.1 污垢采集及量化理论分析

2.1.1 典型污垢的状态分析

2.1.2 污垢量化分析理论

2.2 污垢的结构形态

2.2.1 厚层区污垢结构形态

2.2.2 薄层区污垢结构形态

2.3 污垢与换热面的结合状态

2.3.1 厚层区的界面形态

2.3.2 薄层区的界面形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备工艺对Ni-P镀层性能的影响

3.1 镀层基本工艺选定

3.1.1 试验方法及设备

3.1.2 镀层制备工艺

3.2 镀层的基本性能

3.2.1 镀层的微观形貌

3.2.2 镀层的微观硬度

3.2.3 X射线衍射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米相含量对Ni-P镀层性能的影响

4.1 纳米相镀层的制备

4.2 镀层表面形貌

4.2.1 SEM测试方法

4.2.2 表面形貌分析

4.3 镀层结构形态

4.3.1 结构测试方法

4.3.2 结构测试分析

4.4 硬度分析

4.4.1 硬度测试方法

4.4.2 硬度测试分析

4.5 热稳定性测试

4.5.1 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4.5.2 镀层热稳定性分析

4.6 接触角及表面能测试

4.6.1 接触角及表面能测试方法

4.6.2 接触角及表面能分析

4.7 摩擦磨损测试

4.7.1 摩擦磨损测试方法

4.7.2 热处理对结构的影响

4.7.3 热处理对硬度的影响

4.7.4 热处理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Ni-P镀层抗垢性及耐蚀性能研究

5.1 抗污垢性能研究

5.1.1 污垢热阻的理论分析

5.1.2 污垢黏附测试方法

5.1.3 镀层表面生垢研究

5.2 污垢积聚的预测模型

5.2.1 模型结构特征化

……

第6章 Ni-P镀层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第7章 三元Ni-W-P镀层表面防垢特性

第8章 三元Ni-Cu-P镀层表面防垢特性

内容摘要:

热交换器是能源利用中的关键设备,在传热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换热表面形成的污垢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生产成本增加,已经成为换热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热交换器防垢理论与方法》主要论述了热交换器表面污垢的形成及采用表面改性防垢的理论及方法。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绪论,污垢结构与界面形态分析,制备工艺对Ni-P镀层性能的影响,纳米相含量对Ni-P镀层性能的影响,Ni-P镀层抗垢性及耐蚀性能研究,Ni-P镀层对传热性能的影响,三元Ni-W-P镀层表面防垢特性、三元Ni-Cu-P镀层表面防垢特性。
  《热交换器防垢理论与方法》可供动力、化工、石油、造纸等工业部门中从事热交换设备科研、设计、运行及管理的人员学习与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的选修课教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热交换器防垢理论与方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30391117
如需购买下载《热交换器防垢理论与方法》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7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172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热交换器防垢理论与方法是科学出版社于2013.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K172 的主题关于 换热器-防垢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