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3.0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智谋书,概括了中国谋略的精华。
前言
总说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第二计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
第五计趁火打劫
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渡陈仓
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反司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跋
前言
好像还没有哪一部中国古书像《三十六计》一样为普通百姓耳熟能详,并频频被运用于日常生活交往的语言中。但作为一部兵家谋略典籍,它又与中国其他谋略著作一样颇受正统儒家及正直高尚的人们所诟病。也难怪,除了那些智慧的光芒直泄而来的计名(如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暗渡陈仓、欲擒故纵等)外,还有不少计名(如借刀杀人、笑里藏刀、上屋抽梯、趁火打劫等)却充满了阴毒肃杀之气,令人毛骨悚然,望而却步。
谋略,到底是烛照生活的光芒还是毁灭生活的烈焰?是启人心智、拨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还是坏人心术、致使世风日下的罪魁祸首?是令人神往的天使,还是避之犹恐不及的恶魔?面对谋略,人们往往习惯于用伦理的或政治的标准作为价值尺度进行发问。然而,这伦理的或政治的价值尺度在谋略面前往往显得那么苍白,那么无助,因为谋略并不理会这样的尺度。
大体说来,谋略是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说文》:“虑难日谋。”段注:“访问于善为咨,咨难为谋。”略,《说文》解释为“经略土地也”,谋略连用,有两层含义:谋为权宜之计,略为长远之策。其意义逐渐合一,谋略成为独立的名词,即为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手段和方法。
成功目标的达成,离不开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这目标,既可以是浩浩族类的幸福,也可以是区区私欲的满足;既可能充满了血雨腥风,也可能蕴含脉脉的温情;既可以是令人神往的天使,又可以是令人颤栗的恶魔。这目标,在伦理的或政治的价值尺度面前便立刻有了善与恶、美与丑的区分。而那作为手段和方法的谋略本身能否也作出善恶美丑的区分呢?不能。谋略作为对某种事物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它是人类高超智慧的表现形式,它本身并无善恶美丑之分,正如我们不能用善恶美丑的标准对科学进行分类一样。
“大哉乾坤内,吾道常悠悠。”这悠悠之道无情感、无意志,“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是自在的。它慨然赐予那不畏艰难、孜孜以求的探索者,却不问他作何用。无论是血淋淋的战场搏杀,还是惨烈无情的宫廷争斗;无论是神秘的外交战线,还是充满了温情的人际交往,谋略永远是一副“无情”的面孔。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激烈,谋略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社会生活,其成败得失都与谋略运用的高超程度紧密相关。自古迄今,青史凿凿,无须置疑。对谋略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也是智慧增殖的过程。生活在变,人也在变。虽然谋略的学习和运用不可照搬挪用,收一劳永逸之功,但这点点滴滴的收获,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将作为一种无意识积淀在人们的心里,使人的心理结构更加丰富化。在特定的场境中,它必将被外部因素所激活,从而不断造就出新的克服困难、开启成功的谋略来。
《三十六计》有三个特点:以《易》演兵、成语概括、战例说明。以《周易》的阴阳原理为基础,推演论证了奇正之变、真假之变、虚实之变、进退之变、刚柔之变、主客之变、明暗之变、强弱之变、远近之变、曲直之变等诸多谋略范畴,区区“三十六计”的背后承载着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然而这博大精深的阴阳原理和能引起人们无尽遐思的谋略范畴却是用通俗的成语加以传达的,这就使“三十六计”走出象牙之塔,下放到了民间,贴近了生活、贴近了群众。这是“三十六计”的高明之处,也是它的不足之处。高明在于琅琅上口、生动形象、便于记忆;不足在于它充其量只是对谋略精髓的形而下的描述而非形而上的概括。大凡形而下的描述,生动有余,深刻不足。因为望文生义往往谬以千里。“三十六计”的总结者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解语”之后用“按语”的形式通过战例予以说明,这无疑对读者理解谋略的真谛起到了助推作用,但由于叙述简略,仍不免使人有雾里看花之感。有鉴于此,本次整理,笔者在注译之后又作了一番“赏析”。这赏析,虽不能收到登临绝顶,一览无余的功效,但至少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作为一得之见,抛砖引玉还是担当得起的。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兵书,其确切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已不可考,由于书中所引战例大都发生在宋代以前,所以一般认为它大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但《南宋书.王敬侧传》中即有“三十六策,走是上计”一语,可见在“三十六计”成书之前已在民间流传千年之久了,于此可见“三十六计”顽强的生命力。但愿它能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之世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刘国建
2006年11月
后记
夫战争之事,其道多端。强国、练兵、选将、择敌、战前战后一切施为,皆兵道也。惟比比者,大都有一定之规,有陈例可循。而其中变化万端,诙诡奇谲、光怪陆离、不可捷摸者,厥为对战之策。
三十六计者,对敌之策也,诚大将之要略也。闲尝论之:胜战、攻战、并战之计,优势之计也;敌战、混战、败战之计,劣势之计也。而每套之中,皆有首尾次第。六套次第,亦可演以阴……
[译文]
关于战争,其内容和战术方法十分丰富。加强国防,训练士兵,选拔将领,选择作战的对象,战前的准备和动员,战后的补充和休整等活动,都是军事工作的重要内容。所有这些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都有历史的经验可供借鉴。而其中变化万端、诡谲奇特、光怪陆离、不可捉摸的,就是有关作战策略的问题了。
三十六计,就是对付敌人的策略,也的确是大将指挥作战的重要方略。闲暇时曾对三十六计作了大体的划分:胜战、攻战和并战三套计,是军队处于优势时宜于运用的计谋;敌战、混敌和败战三套计,是军队处于劣势时宜于运用的计谋。在每套计中,都有首尾次序。至于六套的次序也,可以推演为……
《三十六计》是我国流传较为久远,普及面较为广泛的兵法通俗读物,它集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素有兵法和谋略奇书之称。该书在论述军事谋略的类型、军事谋略的哲学底蕴等方面,发展并深化了《孙子兵法》中的一些思想,特别是在如何进行军事欺骗方一面作了深入阐发。它所反映出的朴素的辩证思想以及一些指导战争的策略原则,对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作战方略,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呈现了该著作的原文,且有译文。 《三十六计》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共三十六个计策,向人们系统地介绍了战争中的谋略,以及在各种处境下克敌或避敌制胜的智慧。每一计由解语、按语、注释、译文、赏析等栏目组成。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三十六计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国学经典丛书 | ||
9787534828355 如需购买下载《三十六计》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郑州 | 出版单位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版次 | 2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3.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4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