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本书以制度分析为框架,以法官的制度激励和行为逻辑为切入点,对当代中国司法制度分别从政治、管理、法理和技术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作者认为,当代中国,必须将司法改革从审判方式改革向司法体制改革深化,从权力配置、管理体制和宪政的意义上对现行的司法制度进行多层次的改革。改革的突破口应放在法官制度上,从法官员额、法官遴选、法官待遇和法官培训等方面对法官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消除法官素质这一制约着司法改革的关键因素,并以内生性力量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化。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三、分析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第二章 政法传统与政治逻辑 一、中国司法的旧传统 二、中国司法的新传统 三、司法的政治响应性 四、司法的行政属性 五、司法与政治的分野和契合第三章 官僚制与行政逻辑 一、司法官僚制 二、司法官僚制的动因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三、分析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第二章 政法传统与政治逻辑 一、中国司法的旧传统 二、中国司法的新传统 三、司法的政治响应性 四、司法的行政属性 五、司法与政治的分野和契合第三章 官僚制与行政逻辑 一、司法官僚制 二、司法官僚制的动因 三、官僚制之下的审判决策机制 四、官僚制与司法的不兼容性 五、司法管理体制改革第四章 实证主义与隐性自由裁量逻辑 一、法律实证主义 二、司法自由裁量权 三、司法自由裁量权的隐性运作 四、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公开与规制第五章 司法功能的一元化与演绎逻辑 一、司法功能 二、法律推理 三、判决的法律论证 四、案例指导制度第六章 结论:制度反思与改革路径 一、制度的反思 二、司法改革的路径第七章 余论:法官素质与法官制度改革 一、法官素质对司法改革的制约 二、法官素质的评估 三、法官制度的回顾 四、法官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参考文献后记
本书以制度分析为框架,以法官的制度激励和行为逻辑为切入点,对当代中国司法制度分别从政治的、管理的、法理的和技术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司法制度,是以法院内部严格的层级化组织结构和行政化管理方式,将审判活动控制在适用法律解决纠纷的范围内,在解决纠纷之中积极响应政治的要求。这种制度对法官产生一系列消极的激励,不利于形成独立的、公正的、权威的司法判决生产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司法的制度性功能。因此必须将司法改革从审判方式改革向司法体制改革深化,从权力配置、内部体制和外部体制上对现行的司法制度进行多层次的改革。改革的突破口应放在法官制度上,从法官员额、法官遴选、法官待遇和法官培训等方面对法官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消除法官素质对司法改革进程的不利影响,并以内生性力量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化。 本书适合司法工作者特别是法官、律师,法律专业人士特别是法理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人士特别是司法管理的研究者阅读。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司法判决的生产方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公法与政府管制丛书 | ||
9787301151327 如需购买下载《司法判决的生产方式》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司法判决的生产方式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9.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6.2 的主题关于 法官-司法制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