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5.0
本书收入作家在美国、北欧、埃及、俄罗斯等地考察的随笔,并配有大量珍贵照片。
旅游预习(代序)
美国写真
机场悬红
海明威的最后一分钱
浮潜加勒比海
甲虫冰激凌
全职主夫
珊妮兵团
外科医生的圣殿
地铁客的风格
1.7亿只碟子
会吐火的龙
谁可以破门而入
面具后面的睑
我的颜料是平静
奶奶是没有翅膀的天使
华尔街的少女
啊.原来你是一只老虎
为什么是我?!
费城被阉割的女人
消音器和指示针
11块宝石婴孩的项匿
艾滋之椅
斯特朗的地毯鞋
让死亡回归家庭
欧洲印象
山妖的阶梯
生当做瀑布
深绿是浅绿的弟弟
丹麦的独腿锡兵
海盗的诗
北纬66度
在北欧游轮上
只有贝加尔湖知道
埃及掠影
莎草纸
戴胡子的女法老
国内随笔
万荣的土
触抚绿色
仅次于人的动物
银与福
冻顶百合
热情有劲台湾人
旅行使我们谦虚旅游常常被复习。比如眉飞色舞地向亲朋好友讲述风光,比如把自己所摄的摇摇晃晃的看着都头晕的DV向人演示,比如家里贮藏着数以公斤计的照片,比如忙不迭地指着电视屏幕一闪即逝的某处胜景,说:我去过去过……但是,旅游需不需要预习呢?要到一个地方去,是否事先多了解一些当地的风俗风光,向已经去过的先驱者打探有关的注意事项?简言之——旅游做不做预习?大概分两派。一派是主张多看看有关的材料,这样心中有数,到了目的地,可以有的放矢,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自己的举手投足,甚至每一眼瞟去的地方,都物有所值,把浪费的系数减少到最小,分分秒秒颗粒归仓。还有一派比较随心所欲。不做功课,贸然出动。赶上什么算什么,风吹雨打都是缘分。碰上什么吃什么,餐风宿露全为乐趣。闲云野鹤自由自在,流浪漂泊,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只有大框架,没有细安排。我内心渴望旅行中有很多奇怪的事情发生,不喜欢一切都在计划的桎梏中亦步亦趋。同时又害怕意外频发命运多舛。这就立场游移界限不清,时而循规蹈矩按图索骥,时而又摩拳擦掌尝试探险,于是成了面目可憎的骑墙派。具体到细节中,也是这般举棋不定。到某地出游之前,看不看别人的游记和有关的介绍呢?如果不看,瞎子摸象地出发了,回来才发现有一些美景失之交臂。比如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看到当地很多售卖海豹海狗的小模型,模样煞是可爱。心中喜欢,却想这也不是当地的特产,不过是因为靠近北冰洋(贝加尔湖只有一条出湖的河流,叫做安加拉河,流入北冰洋),仗着地理优势,把那里的特产顺手牵羊了。看透了这些海物的真实来历,狠下心来,坚决不买。回家后查了资料才知道,这些动物正是贝加尔湖的一大特色,或者说是一大蹊跷。它们是生活在贝加尔湖中的淡水海狗海豹,天下绝无仅有的景致。甚至有传说揣测,在永冻土层之下,贝加尔湖和北冰洋孔道相连。淡水的海狗和海豹是史前时期,经由地下从北极游过来的。失之交臂,郁闷啊郁闷!看,这都是不预习的坏处。也有反面的例子。上个世纪80年代,我到西北。当地朋友说,明天去看阳关。就是那个“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吗?我说。难道还有第二个阳关吗?朋友翻着眼白问,很吃惊的样子。当然没有第二个阳关了。只要会背十首唐诗,你就会对阳关情有所钟耿耿于怀。那时资讯不发达,没有互联网也没有电视,所有关于阳关的印象都来自唐朝。我说,阳关好看吗?接待同志说,说不得啊说不得。我说为什么?当地人答,说了就没啥了。本来以为问问能明白,不想下场是更糊涂了。第二天,驱车80公里到了阳关。在我看到阳关的那一瞬间,就明白了阳关是不可说的。站在阳关前,目光凄迷。那道景致的全名叫做“阳关遁去”。昔日的喝酒的离别的繁华的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阳关,已经在莽莽黄沙下长眠。细密的沙被漠风运起,如同夏雨前的蚁群掠过脚踝,留下酥麻的热感和浅淡的痛。云天浩淼大漠苍苍,你看到的只是荒丘和沙海,还有呼啸的长风和走动的烟霞。幸好,我在这之前不知道阳关的任何现代版消息,才有了那劈头盖脸的愕然和惊骇,才有了那挥之不去的愁索与眷恋。假如被人提前告知了阳关的隐没,以我这样一个怕苦怕累之徒,是否还会跋涉百里去探看身无长物一贫如洗的阳关?很多风光都在记忆中淡去,惟有什么都没有看见的阳关,却以无尽的遗憾和萧飒在情窦中永生。这也许就是不可言说的万千惆怅吧?从此,我固执地记取了这个经验,对那些充满了想象的地方,有意地不去查找资料。就让它们在想象中浮沉,享有海阔天空的余量。倘若有什么人好心好意地要告知我,我会迫不及待地捂他的嘴,像一个不想直接听到足球比赛结果的球迷。请让我自己去看吧,知道的愈少愈好。
旅行使我的谦虚。巨驰的速度,变换的风景,奇异的遭遇,萍逢的客人……这一切旅途中万能发生的事件,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从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的警醒,唤起我们好奇。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张扬起绿色的旗帜。在我们被刻板疲惫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
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张扬起绿色的旗帜。在我们被刻板疲惫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旅游常常被复习。比如眉飞色舞地向亲朋好友讲述风光,比如把自己所摄的摇摇晃晃的看着都头晕的DV向人演示,比如家里贮藏着数以公斤计的照片,比如忙不迭地指着电视屏幕一闪即逝的某处胜景,说:我去过去过……
作者简介:
毕淑敏,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1990年成为专业作家。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我的行走笔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8722215 如需购买下载《我的行走笔记》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长春 | 出版单位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10000 |
我的行走笔记是时代文艺出版社于2007.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