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物记

品物记

邸永君,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年代:2008

定价:28.0

书籍简介:

琴棋书画、梅兰竹菊、松荷酒茶、剑玉扇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古人把玩艺术、闲适生活的标志,更是古人从容潇洒精神品格的再现。本书撷取传统二十种文化生活经典象征进行考辨源流、品赏内涵。引导现代人进入古典优雅高贵生活氛围,感受心灵的宁静优美。此书语言优美,浅显易懂,不仅使广大读者能够对传统文化在时间上、空间上寻根溯源,而且也能够对现代人的生活进行启示。人人都可以像古人那样生活,或抚琴作画,以娱心性;或结伴远游,寄情山水;或养花种草,托物比兴;或赋诗填词,抒发感慨,优雅从容的生活无处不在。

书籍目录:

自序

抚琴:高山流水与文人情怀

弈棋:围棋与象棋的异趣

书法:书品笔墨与心性涵养

篆刻:方寸之间的精致

咏梅:冰清玉洁的追求

赏兰:静默幽香的情操

敬竹:劲节挺拔的品质

赏菊:傲霜斗雪的精神

颂松:风骨峥嵘的典范

喜荷:清洁出尘的雅净

饮酒:酣畅与潇洒

品茶:茶艺与茶道

携剑:仗义行仁与君子之勇

佩玉:温润涵德与君子之爱

执扇:人诗人画人戏之飘逸

铜镜:蕴意丰富的物象

麻将:中国人的和乐生活

算盘:筹算技法与古人智慧

戏曲:粉墨人间与国粹精华

楹联:含古纳今之集锦

后记

前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于世界之林,不仅要靠经济与科技实力,更要靠根植于其成员心灵深处的文化精神与信仰。随着现代化进程对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的文化精神被荡涤,被消解,过去的一切显得是那样遥远,那样朦胧。这种现状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深感忧虑。

近年来,回归传统的呼声日高,文化精神复归有望。作为中国古代史研究者,弘扬中华文化,展示国学精髓,责无旁贷。尽管本人学识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但仍不揣冒昧,尽力而为。

作者注意到,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坚的士大夫阶层,非常注重心灵的宁静,追求生活的品位,懂得修身养性,托物怡情,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休闲文化系列。它以物质文化为依托,而又升华到精神文化层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更容易切人并揭示先人的精神世界。

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出版物的数量不可胜数,有关传统文化题材的大部头成果也层出不穷。但生活节奏的加快,谋生的曰益艰难,使人们无暇捧读那厚重的专著,而用几千字的小文章来逐一展示,言简意赅,脉络清晰,往往更能达到弘扬传统文化魅力的效果。几年来,因杂志约稿,作者对几十个文化点进行了梳理,得到了不少同仁的认可与鼓励。现将其中较为满意者奉献出来,内容涉及到当代国人的文娱生活、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优雅不仅在古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也可以令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我们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望广大读者能慷慨赐教。是为序。

邸永君

丁亥冬日于京华

后记

日月如梭,光阴似水,我已跨人五十岁的门槛。在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时常感受到前辈们“依于仁、游于艺”的洒脱,从而产生了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尽微薄之力的想法。

审视历史,学术的发展进程漫长而坎坷,对古老的中华文化而言,更当如此。往往在社会纷乱无序、心灵被痛苦扭曲的时代过后,便会出现一个精神史上极度自由、极度解放、最富于智慧、最富于热情的时期。这种自由、解放也必然会通过学术文化而展现出来。但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学术传统的断裂,使我们这一代学人前辈等国学大师的知识结构几乎无法比拟,被当世评价为“无文化的学者,无情趣的文人”,虽不入耳,倒也贴切。每每阅读那诸位先贤的作品,品味他们的生活方式,总会产生一种懊丧和自卑。而更为懊丧和自卑的,却是我们理念上的滑坡和人格上的缺损。我们不仅应当尽快修复和弥补学术上的鸿沟,更应提高理念方面的差距。不然,我们必定会受到后世的诟病甚至是鄙视。

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我们在劳逸结合方面也存在不少误区。回顾中国历史,黑暗程度之烈与时间持续之长举世无匹。而我们的前辈们对各种不公和挤压的心理与生理承受能力超强,传统文化中不乏珍贵价值的修身养性、益寿延年的有效方法。他们或养花种草,托物比兴;或结伴远游,寄情山水;或赋诗填词,抒发感慨,或抚琴作画,以娱心性。但由于沥史的原因,我们这一代学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大多功力有限,积累不足,加之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忽视甚至是摒弃,使我们大多不知修身养性为何物。面对学术生态严酷,竞争压力巨大的现实,我们似乎只知自强不息,焚膏继晷以求出人头地,而忘记自己亦是血肉之躯,沧海一粟。不少人生活情趣寡淡,终日苦苦冥思;惯于策马扬鞭,不解观赏风景;周身肌肉紧绷,满脸愁云密布;头顶华发几缕,双目视野茫茫;终致未老先衰,甚至英午旱逝。如果能够通过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使我们重温前辈的生活情趣,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有所依托,也是笔者的一个愿望。

回顾历史,受教育普及程度的限制,知识分子群体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且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终日劳作,几无闲暇。所以能享有上述生活方式的人仅仅局限于很小的一个范围之内。而当今时代,教育几乎普及,休闲也是人人均可享受的权利,所以只要自己有此意识,优雅的生活已近在咫尺。

在文化提升的时代,传道、释道、与弘道当是学人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以为,传统文化不是僵化的教条,空泛的理念,而是活生生的存在,有血有肉的实体。从微观层面将作为文化依托的各个载体逐一予以展示,从中体味其博大精深,以延续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不失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集就是我个人在此方面努力探索、苦苦冥思的一个小小成果。

最后,感谢中华书局的厚爱,感谢祝安顺先生的辛劳。

邸永君

丁亥深秋于京华

内容摘要:

  在文化提升的时代,传道、释道、与弘道当是学人责无旁贷的使命。传统文化不是僵化的教条,空泛的理念,而是活生生的存在,有血有肉的实体。从微观层面将作为文化依托的各个载体逐一予以展示,从中体味其博大精深,以延续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不失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本书内容涉及到当代国人的文娱生活、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出版物的数量不可胜数,有关传统文化题材的大部头成果也层出不穷。但生活节奏的加快,谋生的曰益艰难,使人们无暇捧读那厚重的专著,而用几千字的小文章来逐一展示,言简意赅,脉络清晰,往往更能达到弘扬传统文化魅力的效果。几年来,因杂志约稿,作者对几十个文化点进行了梳理,得到了不少同仁的认可与鼓励。现将其中较为满意者奉献出来,内容涉及到当代国人的文娱生活、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优雅不仅在古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也可以令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我们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作者简介】  邸永君,1957年生,河北固安人。史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嗜读书,耽文辞;通音律,好风雅。已有著述数种行世,另发表各类文章计二百余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品物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传统文化十七讲
9787101063301
如需购买下载《品物记》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7000

书籍信息归属:

品物记是中华书局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12 的主题关于 传统文化-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