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5.0
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关注人们对社会世界的依赖、适应、改造和建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进行存在论解释,把这一具有形而上学价值的“实践”作为人类社会的“根据”和人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和生命方式,把整个社会世界理解为“实践”的前提、“实践”的过程和“实践”的产物,并以此为基础把“实践”范畴历史化、社会化、人性化、技术化和工程化,集中研究和讨论人们以社会科学产理论基础,适应、依赖、改造和建构社会世界的技术和工程问题——“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中的哲学问题。
序
前言
第一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时代背景
一 社会技术--改造社会世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二 社会工程--现代社会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三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根据与价值
第二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两种实践”统一观的本体论隐喻
二 唯物史观实践原则的逻辑延伸
三 国外社会技术、社会工程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研究方法
一 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
二 社会技术论的研究方法
序
前言
第一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时代背景
一 社会技术--改造社会世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二 社会工程--现代社会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三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根据与价值
第二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两种实践”统一观的本体论隐喻
二 唯物史观实践原则的逻辑延伸
三 国外社会技术、社会工程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研究方法
一 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
二 社会技术论的研究方法
三 社会工程论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学科边界
一 社会技术论与社会哲学
二 社会技术论与社会科学哲学
三 社会工程论与唯物史观
第五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基本立场
一 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的生活立场
二 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的历史立场
三 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的现实立场
四 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的未来立场
五 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的主体立场
第六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基本问题
一 社会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
二 社会工程与人的关系问题
三 社会工程论的逻辑起点问题
四 社会工程论的范畴问题
第七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的存在论证明
一 社会技术存在
二 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关系
三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的关系
四 社会工程创新与自然工程创新的关系
第八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的方法论反思
一 社会技术的认识论特征
二 社会技术发明的逻辑
三 社会工程的选择
四 社会工程的设计
第九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的价值论追问
一 社会技术的组织价值
二 社会技术的控制价值
三 社会工程的方法论价值
第十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的认识论考察
一 从技术一般到社会技术特殊
二 社会工程认识
三 社会工程评估
四 社会工程结构
第十一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的创新论探索
一 社会工程创新的哲学之境
二 社会技术创新的哲学之途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哲学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它历经沧桑岁月却依然万古常新,永葆其生命与价值。在当下,哲学更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技术是人利用自然最古老的方式,技术改变了自然的存在状态。当技术这种作用方式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程度,达到人们不能立即做出全面、正确的反应时,对技术的哲学思考就纳入了学术研究的领域。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技术新领域,如生态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医疗技术、基因工程等出现,技术的本质、技术作用自然的深刻性,都是传统技术所没有揭示的,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伦理冲突,只有通过哲学的思考,才能让人类明白至善、至真、至美的理想如何统一。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0499732 如需购买下载《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