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2.0
本书主要对越地的文学艺术及其成就作了全面的梳理论述,从区域文化的角度研究其价值,发掘其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鲜明特色和重要贡献,确认其地位。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进行区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艺术繁荣现象和特征的剖析。书稿通过越地文学艺术发展系统的描述,个案的深入分析,充分展示了越文学艺术的盛况。作者依托地域优势,从地域文化层面关注越文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表现,从文艺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结合点上作了深入的研究,推进越文化研究向广度和深度不断开掘延伸,实现了研究的新突破。
第一章 越文学艺术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
一、越文学艺术研究的范畴和方法
(一)地域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场”现象
(二)地域“文化场”中的越文学艺术
(三)越文学艺术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二、越文学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一)越文学艺术的发生阶段
(二)越文学艺术的转型发展阶段
(三)越文学艺术的鼎盛阶段
(四)越文学艺术的持续影响阶段
三、越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生存环境和文化行为
(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三)越文学艺术的特质和建树
第二章 于越艺术文明论
一、现代考古学视野中的于越原始艺术
(一)于越史前文明
(二)于越原始艺术的种类及其表现
(三)于越原始艺术的审美价值
二、民间文学视野中的于越神话传说
(一)于越族的洪水神话
(二)于越族的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
三、于越族的原始书法及其演变
(一)良渚时期的原始书法
(二)形制独特的书法雏形——鸟篆
第三章 越地文学发生论
一、越歌:越地文学的肇始
(一)中国诗歌滥觞的多元性
(二)古越语与越歌
二、《会稽刻石》与中国碑铭文学的形成
(一)《会稽刻石》产生的文学背景
(二)《会稽刻石》的碑铭学特征
(三)《会稽刻石》与越地民俗之关系
三、越地论说文的发轫:“度越诸子”王充的《论衡》
(一)会稽郡斯文之风的兴起
(二)“异书”《论衡》的文学思想
四、越地史传文学之鼻祖:《越绝书》与《吴越春秋》
(一)东汉越地郡书编纂之风/
(二)《越绝书》《昊越春秋》的文学特征
第四章 越地文学艺术崛起论
一、越中士族文化的形成
(一)越地文化的另面
(二)东晋士风文风的转变
二、王羲之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一)王羲之书法
(二)王羲之的雄逸书风
(三)二王书风之比较
三、《兰亭诗》与玄言诗在越中的传播
(一)魏晋清谈与玄言诗的滋生
(二)以《兰亭诗》为代表的玄言诗
四、谢灵运与中国山水诗的兴起
……
第五章 越地文学艺术展论
第六章 越地文学艺苑鼎盛论
第七章 走向世界的越地近、现代文学
主义参考文献
后记
文学艺术是文化形而上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形象思维特征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文化类型。越地向以文艺著称,越文学艺术是中国文学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南文化中最古老、最富有艺术灵性和创造性的一部分。在越地这个地域空间舞台上,人们受山川风土之感发,地域文化精神之感召,与天地自然悠然心会,所创造累积的精神艺术产品最终汇聚成的璀璨的历史长河,一直流淌至今。其间有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学艺术名家、流派、风格,最终成为引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本著借助于“文化场”的研究视角,以史前至近代为时问维度,以越国时期的基本疆域为空间维度,以地域文艺特征的辐射与影响面为基本着力点,对越地文学艺术的发生、崛起、发展、鼎盛和流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运用史论并举、点面结合的方法,对带有规律性的区域文艺现象进行了剖析,如越地山川、风俗对越地文艺创作的影响,越地哲学思想对越地文学艺术的渗透作用等,力图展示越文学艺术的文化个性,凸显其在推动中国文学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巨大贡献,并置于中国文学艺术的历史坐标体系中给予新的阐释。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越文学艺术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越文化通论 | ||
9787010093628 如需购买下载《越文学艺术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越文学艺术论是人民出版社于2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120.9 ,I209.955 的主题关于 文学史-研究-浙江省 ,艺术史-研究-浙江省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