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正面战场荣誉军人研究

抗战时期正面战场荣誉军人研究

李常宝, 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6.0

书籍简介:

本书写作目的在于考察南京政府如何应对抗战期间的军队伤残问题。为此,本书首先交代问题的研究背景——南京政府兵役制的变迁,民众对待军队军人的认知及战前国家对残废军人的安抚;重点探讨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关于军队伤残应对机制的被动确立;并通过战争伤残的案例分析,揭示抗战时期国军战力军力羸弱的程度;最后交代荣誉军人在大后方的生产生活以及战后该等的最后归宿。

作者介绍:

李常宝,安徽怀宁人,2006年至2012年于四川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山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抗日战争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干《近代史研究》与《亚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并有四十余首现代诗散见于《诗歌月刊》等。

书籍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材料与研究方法

四、文章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抗战前国民政府的征兵制和残废军人教养

第一节 抗战前南京政府的征兵制

一、南京政府征兵制度的构想与试行

二、传统文化背景下民众对于军队军人的心理

三、南京政府征兵制的致碍因素

第二节 抗战前南京政府的残废军人教养

一、残废军人教养院

二、淞沪抗日残废军人教养院

三、残废军人纪念章

第三节 抗战前南京政府对伤残军人的重视

一、重视伤残军人恤赏

二、安置残废员兵

第二章 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伤残问题及其应对

第一节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役政及伤兵问题

一、抗战爆发后全国兵役行政概貌

二、正面战场的伤残问题

三、伤兵问题的出现

第二节 关于军队伤残问题的国府应对

一、健全各级伤管机构

二、处置残余士兵和散兵游勇

三、各战区各地伤兵管理处(所)、各省党政军联合伤兵管理委员会

四、伤病士兵治愈后的处置

第三节 健全伤残官兵教养制度

一、增设残废军人各类休临教养机构

二、从“残废军人”到“荣誉军人”

三、伤残官兵的出路安排

第四节 健全荣管机构保障荣军权益

一、中央荣管总处

二、军政部荣善司

三、南京政府对荣军的重视

第五节 荣军安置事业的社会关注

一、伤兵之友社及其扩大运动

二、荣誉军人职业协导会

三、荣军生产事业委员会

四、中国红十字会的救助工作

第三章 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荣誉军人

第一节 军政部荣誉军人第六l临时教养院

一、荣兵构成

二、荣军平均年龄

三、荣军籍贯

四、荣军残等及成残原因

五、非战斗负伤成残状况统计

六、来自精锐部队的荣军分析

第二节 军政部荣誉军人第三、第七教养院

一、概况

二、第三教养院的有关分析

第三节 军政部荣誉军人第十八临时教养院

一、荣军第十八临时教养院概况

二、荣誉军人第十八临时教养院荣军群体分析

第四章 荣誉军人与当地的关系

第一节 大后方荣军与当地的关系

一、1939年8月“江安冲突”

二、军政部第119后方医院与川江航管处保安团的冲突

三、1940年宜宾春节 冲突

四、荣管机构退往后方时的境遇

五、1943年南溪警察与荣誉军人的流血事件

第二节 敌后荣军与民众关系

一、敌后荣教机构与驻地民众之间的关系

二、江西省赈济第四工厂招收荣军做工

第三节 民众与荣军冲突背后的探寻

一、大后方民众与荣军冲突的背景

二、荣军在大后方的“扰民”行为

三、荣军与民众致起纠纷的原因探析

第五章 战时荣誉军人的生存状态

第一节 荣军生活的总体规划

一、“管”

二、“教”

三、“养”

四、“安置”

第二节 战时荣军生活

一、驻院荣军生活来源

二、驻院荣军薪饷构成

三、荣军的日常生活

第三节 战时荣军生产

一、荣军生产的背景

二、战时荣军生产概况

第四节 战时荣军垦荒

一、战时荣军垦荒的倡导

二、战时荣军垦荒实践

第五节 荣军渐次融人当地生活

一、第七教养院荣军婚姻状况分析

二、第三教养院在江安的生活状况

第六章 战后荣誉军人的处境及归宿

第一节 战后的荣军安置

一、战后荣军善后机构的设置

二、战后荣军安置法令的完善

三、战后荣军安置问题的共同关注

四、荣誉军人互助社

第二节 战后荣军的工业生产

一、荣军第十三临教院生产状况

二、荣军第六临教院工业生产状况

三、荣军第六教养院工艺厂生产概况

四、荣军第七临教院合作社生产概况

五、战后荣军第二临教院工业合作社生产的衰落

第三节 战后荣军的农垦生产

一、荣军第六临教院

二、其他教养机构

第四节 战后荣军生活

一、战后荣军安置工作的困惑

二、荣军子女教育问题

三、战后大后方荣军的归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人民日报学术文库:抗战时期正面战场荣誉军人研究》写作目的在于考察南京政府如何应对抗战期间的军队伤残问题。为此,《人民日报学术文库:抗战时期正面战场荣誉军人研究》首先交代问题的研究背景——南京政府兵役制的变迁,民众对待军队军人的认知及战前国家对残废军人的安抚;重点探讨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关于军队伤残应对机制的被动确立;并通过战争伤残的案例分析,揭示抗战时期国军战力军力赢弱的程度。同时,本文分析荣誉军人与大后方民众的冲突,揭示出众生在战时家国利益考量之间真实而复杂的心态;最后交代荣誉军人在大后方的生产生活以及战后该等的最后归宿。荣誉军人的人生际遇集中反映了抗战之际中国前方与后方真实的社会样态,其间折射出乡土时代的民众与近代国家的公民这二者之间巨大的角色差异——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抗战时期正面战场荣誉军人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1525857
如需购买下载《抗战时期正面战场荣誉军人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日报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7 × 24装帧平装
页数 320 印数 1000

书籍信息归属:

抗战时期正面战场荣誉军人研究是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14.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65.06 的主题关于 抗日战争-荣誉军人-史料-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