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68.0
《味与味道》以味觉为起点,讨论中国哲学的生成基础,并探讨了“味”活动的存在论意义、结构、在感觉谱系中的地位,以及形下、形上层面所生长出来的丰富意义。揭示中国人如何以“味”、“感”、“象”来辨物、论性、体道和在世,以此勾勒出一个中国哲学的特有世界。
绪论
第一篇 味论
第一章 从“味”开始
第一节 气、味、物
第二节 味之质:时、阴阳、形式、本质
第三节 心开窍于舌——中国哲学中感觉的秩序
第四节 中国哲学中的“看”:看何以没有产生“哲学”
第二章 味物与味道
第一节 物与体:物之为物与成物
第二节 以事解物与万物一体
第三节 味物与感物——进入物的方式
第四节 味、感与物自身
第五节 道味(道何以有味)
第六节 味道:有味之道的理解与把握
第七节 谁解其中味——重味的普遍意义
第二篇 感论
第三章 感:以心灵味世界
第一节 咸:从味到感
第二节 一身皆感焉:诸觉之“感化”及其影响
第三节 “看”与沉思
第四节 “感”与“感思”
第五节 感思、沉思与哲学之思
第四章 以味在世:羞与感情
第一节 羞与味
第二节 移-情
第三节 感-情
第三篇 象论
第五章 味与象——味、感的范畴表达
第一节 “象”义辨析:从大象到物象、心象
第二节 象与形
第三节 感与象
第四节 象与启发
第六章 味:普遍性与实证
第一节 相与抽象
第二节 象与立象
第三节 象与幽明之故
第四节 实证与他证
第五节 自得与自证
第六节 “中国科学”与内证
第七章 “味”的失落与重建
第一节 自然之味的失落与重建
第二节 意味的重建及其问题——以金岳霖为例
第三节 象、像、相之辩——中西之间
第四节 “相”到“象”之辩——儒、释之间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再版后记
《味与味道》以味觉为起点,讨论了中国哲学的生成基础,探讨了“味”活动的存在论意义、结构及其在感觉谱系中的地位等问题,揭示了中国人如何以“味”、“感”、“象”来辨物、论性、体道和在世,并以此勾勒了一个中国哲学的特有世界。
《味与味道》分三篇共七章,以“味”和“味道”为出发点,探索了中国哲学的生成基础,考察了20世纪中国哲学“中国化”、“哲学化”的双重努力,并以“味”、“感”、“象”为核心对此问题作了提纲式展望。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味与味道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智慧的探索丛书 | ||
9787549562046 如需购买下载《味与味道》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桂林 | 出版单位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6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300 | 印数 | 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