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发展争论与展望

心肺复苏的发展争论与展望

王道庄, 编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4.0

书籍简介:

《心肺复苏的发展争论与展望》一书涵盖了四方面内容:第一章总结并提出了现代心肺复苏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十大方面的争论,详细表述了争论各方的不同观点、看法与做法,这对推动心肺复苏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第二章介绍了《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的主要观点与具体内容;第三章是《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的聚焦解读;第四章对国际上围绕心肺复苏的发展进行争论的三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书籍目录:

第1章心肺复苏的历史沿革、发展与争论

第一节基本心肺复苏

一、人工呼吸

二、心脏按压

三、现代心肺复苏

第二节心脏停搏施行心肺复苏的指征

第三节胸外心脏按压血流发生机制

一、心泵学说

二、胸泵学说

三、被动管道学说

第四节胸外心脏按压的改进

一、同步压胸膨肺心肺复苏

二、咳嗽心肺复苏

三、插入压腹式心肺复苏

四、胸(气)背心心肺复苏

五、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

六、非同步胸腹联合主动加压一减压心肺复苏

第五节开胸心脏按压

第六节心肺复苏药物使用

一、肾上腺素

二、血管加压素

三、碳酸氢钠

四、给药途径

第七节心肺复苏电击除颤

一、电击除颤的历史与发展

二、自动体表除颤

三、植入型自动体内除颤

四、电击除颤能量设置

第八节急诊体外循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第九节心肺复苏的基本生命支持与进一步生命支持

第十节心肺复苏与心肺脑复苏

第2章心肺复苏第一个全球新标准《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

急救指南2000》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的重要修订与革新

一、提出“围心脏停搏期”新概念

二、现场急救,心肺复苏与除颤

三、对现场非专业救护人员判断“猝死”取消脉搏评估

四、尽早电击除颤

五、畅通呼吸道

六、人工通气的实施

七、修正与简化成人基本生命支持阶段心脏按压频率及与人工呼吸频率的比次

(按压一通气比次)

八、通气效果比较与策略改变

九、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的确定策略与气管插管的固定

十、推广高级生命支持

十一、对成人以及儿童心脏停搏与儿童低灌注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十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十三、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支持患者的家庭成员在场

十四、尊重医院外非心肺复苏的生前愿望

十五、对需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者转运无效,应该就地宣告死亡

第三节《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中的基本生命支持

一、基本生命支持指征

二、基本生命支持的顺序与其实施

三、心肺复苏的评价

四、除颤

第四节《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O》中的高级

心血管生命支持

一、气道保护与通气

二、循环

第五节《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关于再灌注时段处理

一、急性冠脉综合征

二、急性脑卒中

第六节《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有关致命性电解质紊乱

一、血清钾异常

二、血清钠异常

三、血清镁异常

四、血清钙异常

第七节《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关于复苏后处理

一、体温控制

二、单个或多个器官系统衰竭

第八节对《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的思考与态度

第3章聚焦与解读《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

第一节成人基本生命支持

一、心脏停搏的评估判断

二、手法开放气道方式的选择

三、人工通气

四、胸外心脏按压

五、电击除颤

第二节成人高级生命支持

第三节心肺复苏的药物使用

一、用药原则

二、具体的药物使用

三、复苏药物的使用途径

第四节复苏后处置

一、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二、避免过度通气

三、控制体温

四、控制血糖

五、预后评估判断

第4章心肺复苏的新进展、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基本心肺复苏

一、人工呼吸

二、心肺复苏初级生命支持的ABC顺序

三、心肺复苏的动脉搏动与脉搏评估

四、胸外心脏按压血流发生机制及其对按压效果的影响

五、胸外心脏按压的改进

六、对新法心肺复苏的评价

第二节开胸心脏按压

一、开胸心脏按压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二、开胸心脏按压的选择与时机掌握

第三节电击除颤

第四节心脏起搏

第五节紧急心肺转流心肺复苏

一、紧急心肺转流心肺复苏的新认识

二、心肺转流新进展

第六节心肺复苏中的药物使用

一、血管活性药物

二、抗胆碱能药物

三、腺苷抑制剂

四、碱性缓冲药物

五、钙剂

六、镁离子制剂

七、纳洛酮

八、复苏药物的联合应用

九、复苏药物的鸡尾酒疗法

十、心肺复苏过程中药物使用途径

十一、j心肺复苏过程中晶体液的选用

第七节心肺复苏的初级生命支持与高级生命支持

第八节意外伤害的心肺复苏

一、一般创伤引致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二、特殊创伤引致的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三、急性药(毒)物中毒的心肺复苏

第九节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溶栓治疗

第十节心肺复苏与心肺脑复苏

一、心肺复苏与脑复苏之间的关系

二、心脏停搏以后脑血流灌注特点

三、改善脑复苏的措施与矛盾

第十一节心肺脑复苏与呼吸支持

一、基本生命支持阶段的呼吸支持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阶段的呼吸支持

三、心肺脑复苏呼吸支持机械通气模式

四、心肺脑复苏呼吸支持机械通气策略

五、心肺脑复苏呼吸支持机械通气协调

第十二节复苏后综合征与心肺复苏的随继治疗

一、复苏后综合征

二、复苏后综合征与心肺复苏的随继治疗的实施

第十三节心肺复苏顶点

一、心肺复苏顶点的传统观点

二、充分复苏的新概念

第十四节心肺复苏的展望

一、重视心脏停搏的院前急救及时、有效

二、电击除颤前出心肺复苏的关键

三、基本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永远的基础

四、改良心肺复苏,增加心排出量与保证优先供应

五、改善现有复苏药物的使用/寻找更安全有效的复苏药物

六、早行开胸心脏按压,增加心排出量

七、人工气道加机械通气,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八、强调从心肺复苏开始即突出脑复苏为其最终最高目标

九、急诊心肺转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一亚低温降低体温治疗策略

十、重视复苏后综合征,争取心肺脑复苏最后成功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摘要:

  本书详细讨论了心肺复苏的一些新观点、新方法,新进展以及新争论,并且鲜明地表述了作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全书共分4章,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的历史沿革、发展与争论;心肺复苏第一个全球新标准《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聚焦与解读《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心肺复苏的新进展、现状与展望。本书主要供三级与二级医院的医务人员,特别是从事急诊急救、危重症医学、麻醉、心脏内科、心胸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以及肾脏内科的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涵盖了四方面内容:第一章总结并提出了现代心肺复苏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十大方面的争论,详细表述了争论各方的不同观点、看法与做法,这对推动心肺复苏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第二章介绍了《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的主要观点与具体操作的建议(推荐),并且融入作者的体会以及对该指南的思考与态度。第三章通过对《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的聚焦与解读,向读者介绍新指南的一些主要观点特别是重要的改进与修正,强调与突出新指南所涉及内容中重点关注的问题;第四章中就紧紧围绕心肺复苏的所有争论中最关键、最实质性的三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本书特点为广纳各种不同观点,毫不回避有关争议,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但决不误导读者;“另类”的思维方式、逻辑与写作方式及风格;尽可能多地将相关知识灌输给读者,并向读者介绍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与精髓,还有更大篇幅讨论心肺复苏的诸多问题。作者简介:  王道庄,1943年5月出生于四川成都。曾任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学就读于有着2150年历史的由我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延续下来的全国重点中学成都四中(现恢复石室中学校名)。沐“石室流风”,秉“愿增进文翁石室之光荣”的教导刻苦学习,终以优异成绩顺利结束中等教育并打下了牢固的数、理、化特别是语言文学的基础。1965年毕业于重庆医学院医学系,一直从事(心胸)外科临床工作,曾多次赴北京医学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进修学习。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并涉足危重症医学特别是心肺复苏,曾有相关论文发表并多次赴川内各地及渝、陕、甘、滇、黔、湘讲学或举办培训班。1999年受命率员组建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心ICU并任首届科主任。曾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国内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获得四川省优秀论文奖。任第一主研完成科研课题两项:“沙丁胺醇围术期雾化吸入对肺功能保护的研究”;“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心跳骤停的临床应用”。参与《中国医药卫生学术文库》、《外科妇产科危重症》及《胸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等多部专著的编写。入载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传记辞典》第24版(1995)及《国际医学名人录》第2版(1995)。现任四川省离退休高级专家顾问团成员、四川省科技/科普专家团成员。成都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助理、心外科主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心肺复苏的发展争论与展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7088138
《心肺复苏的发展争论与展望》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4.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80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心肺复苏的发展争论与展望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7.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541.705.97 的主题关于 心脏骤停-复苏-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