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

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

何平, 主编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6.0

书籍简介:

本书收录了1949年至2009年新华社有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力的新闻报道100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书籍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开国大典

庆祝中朝人民抗美战争的伟大胜利

特等劳动模范孟泰

毛主席的队伍进入拉萨

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

伟大的战士邱少云

开城的记忆

我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

和平的敌人原形毕露了

英勇搏斗100天记武汉市人民的防汛斗争

上海最后两辆人力车送交博物馆

当你们熟睡的时候

上海的严寒

七年比一百年“算账”备忘录

长江狂风巨浪大桥车水马龙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记

踏平怒海万顷浪

评所谓“达赖喇嘛的声明”

苦聪人有了太阳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伟大的战士雷锋

“一厘钱”精神

通天河上的悲欢一位藏族老艄公30年生活的变迁

西藏木犁即将绝迹

两个蒙古族小姑娘同暴风雪搏斗一昼夜保护了羊群

大庆精神大庆人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恢复我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驯水记

“飞蝗蔽日”的时代一去不返

中关村的灯火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时传祥沉冤昭雪

河套的希望内蒙古河套商品粮基地建设纪事

中共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

白象走出森林的时候

战后谅山

一颗燃烧的心访作家巴金

基层干部称赞三中全会有十个好

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四川100个试点企业扩大了哪些权?

实践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沂蒙山书简

飞向太平洋我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目击记

投资巨大收益少劳民伤财效果差

昔阳县“西水东调”工程决定缓建

历史的审判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中南海的春天

夜宿车马店

伟大的转折

我们万众一心,前进!夏衍谈《义勇军进行曲》

我国八亿农民搞饭吃的旧局面开始发生变化

一个意义重大的构想邓小平同志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许海峰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小平您好”北大学生的心意

国庆抒怀:“不负党员名”访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邓小平宣布我国军队减少员额100万

“两弹”元勋邓稼先

沈阳宣告首家破产倒闭企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中国国情的钥匙

关于物价的通信

中国城乡响起了私人汽车的喇叭声

五月的北京

“东北现象”引起各方关注

三峡工程论证始末

关于股市的通信

“汪辜会谈”拉开帷幕两会领导人首次会谈

科学的理论伟大的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15年

“新中国第一”的更迭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迈向统一富强的新纪元献给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时刻

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改革开放的胜利民族精神的丰碑写在’98抗洪胜利之际

迟到20年的历史跨越

改革风云人物沉浮启示录

世纪大阅兵

万岁,祖国!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纪实

中国,推迟了“世界60亿人口日”

永恒的瞬间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纪实

开创民族复兴新纪元世纪献辞

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

世界选择北京写在北京申奥成功之际

从基层民声到国家意志回溯2001年出台的15件法律的形成历程

危难中,我们众志成城中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非典”纪实

直击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冲出九天外

人权入宪揭开我国人权保障新篇章

中国农民板凳上的民主体验

民主的细节全国人大完善选举和表决方式透视

胡锦涛与连战进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穷人经济学”的伟大实践“中国式扶贫”加速世界减贫进程

在三峡大坝建成的这一时刻

青藏旅客列车成功穿越世界铁路最高点

为了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纪实

万众一心,托起生命的希望献给英勇抗击汶川地震灾害的中国人民

永远的奥林匹克献给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探索.实践.突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

从关键抉择到必由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走向希望的春天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告

前言

60年前的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通过新华社的电波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走进了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新时代。自1931年创立之日起就以忠实记录和积极推动中国发展进步为己任的新华社,也进入一个新闻报道的新时期。

从此,新华社记者,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以饱满的热情讴歌并推动着新中国伟大的历史变革。在这幅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壮阔画卷中,新华社记者见证和记录了新中国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瞬间,以敏锐的眼光、宽广的视野、真切的感受和生动的笔触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大变化,以新的世界观和新闻观呈现在中国大地上铺展开来的改天换地的历史进步。

《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事件的历史见证。新华社记者忠实履行国家通讯社职责,忠实记录了新中国发展历程一个个重大的历史场景。限于篇幅,这本书无法囊括新华社的所有重大报道,但打开目录,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到共和国发展的轨迹:从开国大典到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从抗美援朝到南疆战事,从日内瓦的外交斗争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从香港澳门回归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从三峡截流到青藏铁路通车,从?98抗洪到抗击“非典”、抗震救灾,从邓小平理论形成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创立……。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重重艰难险阻、英勇奋斗的历史。透过新华社记者笔下的历史,我们看到,六十年巨变天翻地覆,六十年成就来之不易;我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不懈追求,感受到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力量。

在60年的历史长河中,新华社记者的报道,如同一朵朵浪花,折射出时代浪潮的波澜壮阔和奔涌向前。这里收录的一件件优秀作品,也是通过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具体细节,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重大的历史性变化。在东北,记者见证了标志我国工业化进程开端的第一根无缝钢管的诞生;在上海,记者见证了上海最后两辆人力车送交博物馆;在云南,记者见证了苦聪人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在西藏,记者见证了铁犁代替木犁所带来的西藏生产力革命性变革;在沂蒙山,记者见证了农村改革实践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通过中关村的灯火,记者见证知识分子在拨乱反正之后所激发的创造力;通过车马店的欢笑,记者见证农村改革对农民积极性的释放、对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变。还有,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发生变化,沈阳宣布首家企业破产,城乡响起私人汽车喇叭声,农村实行大包干后中国大地上最后一个解体的生产队……这些看似平常的历史图景,在新华社记者的笔下,呈现出时代变迁的烙印,丰富了历史变革的色彩。

《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要求,以新的世界观为指导进行中国社会发展的全新实践。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这一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真理光芒的思想,唤醒了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伟力。新华社记者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也正是以这样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去观察新生的共和国,去表现人民的新面貌。在收入本书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孟泰这样的工人阶级的个人典型,还是大庆人这样的工人阶级的群体形象;无论是与洪水搏斗100天的武汉人民,还是以“一厘钱”精神投入生产节约运动的北京职工;无论是战争时期的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等,还是和平时期的雷锋;无论是通天河上的藏族老艄公坦多,还是与暴风雪搏斗的蒙古族小姑娘龙梅、玉荣;无论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还是改革开放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无论是数学家华罗庚,还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他们身上共同的东西,就是都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一种创造历史的主动精神。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上面的劳动人民,现在真正开始统治这块地方了。”这就是为什么新中国在短短的60年间实现了世界发展史罕见的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是一种全新的新闻观观照下的新中国。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中写道:“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新华社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既是人民实践活动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也是社会变革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出现在记者笔下的英雄和楷模,是能够带给人无穷力量的光辉榜样;出现在记者笔下的社会变化,是人民改变自身命运的历史活动;是新华社记者对伟大祖国建设成就的热情讴歌,对每一次历史进步的由衷赞叹。

伴随着新中国发展的脚步,新华社记者以昂扬的激情,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在抗美援朝、自卫反击的战场上,新华社记者冒着枪林弹雨,与指战员并肩战斗;在抗洪抢险的江边,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在汶川特大地震的现场,新华社记者不顾个人安危,参与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在兵营训练场……到处都有新华社记者的身影。只有深入生活,新华社报道才有不竭的源泉。只有扎根人民,新华社报道才能产生真正优秀的作品。

六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人民共和国开始迈向新的伟大征程,与新中国一起发展壮大的新华社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代新华社记者继承光荣传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忠实记录历史,为人民的伟大实践运动鼓与呼,必将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的壮丽诗篇。

李从军(新华通讯社社长)

2009年9月

内容摘要:

  在60年的历史长河中,新华社记者的报道,如同一朵朵浪花,折射出时代浪潮的波澜壮阔和奔涌向前。  在新中国60华诞来临之际,新华社从60年来播发的稿件中,精选了100篇折射共和国发展历程的优秀新闻作品,结集成这本《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透过书中的100篇新闻精品,新中国六十年来的重大事件及发展轨迹清晰可见。从开国大典到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从日内瓦的外交斗争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从香港澳门回归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从邓小平理论形成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创立……  在新中国60华诞来临之际,新华社从60年来播发的稿件中,精选了100篇折射共和国发展历程的优秀新闻作品,结集成这本《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全书以时间为序收录的100篇作品包括消息、评论、通讯、特写等多种体裁,全面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了中华民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透过书中的100篇新闻精品,新中国六十年来的重大事件及发展轨迹清晰可见。从开国大典到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从日内瓦的外交斗争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从香港澳门回归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从三峡截流到青藏铁路通车,从98抗洪到抗击非典、抗震救灾,从邓小平理论形成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一幅幅历史性图景生动再现,呈现出历史变迁的时代烙印。书中有关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华罗庚、邓稼先、孔繁森等不同时期先进典型人物,在新华社记者笔下形象生动,感人至深,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光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189625
《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新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400 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是新华出版社于2009.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3 的主题关于 新闻报道-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