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28.0
本书试图讨论的是基督教与西方艺术之间的关系:偶像崇拜与西方美学、圣灵感孕与意义生成、圣像与肖像、自传与自画像、书写与绘画、观看与触摸等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基督教对于西方艺术才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于是即便在一个世俗化的时代,即便在一些似乎远离宗教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那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那些久远的神圣事件所留下的痕迹。
总序当代西方思想对传统论题的重构杨慧林
1 引论开始倾听
第一章倾听存在的呼声--哲学的诗化
1. 尼采的耳朵
2. 海德格尔的语言
第二章倾听他者的言说--解构主义的伦理学转向
1. 勒维纳斯的面容
2. 德里达的好客
第三章倾听上帝的召唤--现象学的神学转向
1. 马里翁的应答
2. 克里田的祈祷
第四章倾听静寂的词语--文学的沉默
1. 布朗肖的诗学
2. 阿冈本的死语言
第五章倾听杂乱的乐音--音乐的审美-政治学
总序当代西方思想对传统论题的重构杨慧林
1 引论开始倾听
第一章倾听存在的呼声--哲学的诗化
1. 尼采的耳朵
2. 海德格尔的语言
第二章倾听他者的言说--解构主义的伦理学转向
1. 勒维纳斯的面容
2. 德里达的好客
第三章倾听上帝的召唤--现象学的神学转向
1. 马里翁的应答
2. 克里田的祈祷
第四章倾听静寂的词语--文学的沉默
1. 布朗肖的诗学
2. 阿冈本的死语言
第五章倾听杂乱的乐音--音乐的审美-政治学
1. 阿多诺的音乐哲学
2. 拉孔拉巴特、巴丢和齐泽克的"瓦格纳事件"
结语回到倾听
主要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后记
《倾听——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感知范式》关注的是西方文化传统中感知范式的转变,其理论前提是曾经有过一种基于凝视之上的形而上学感知范式。基于对一些当代西方思想家观点的论述,本书大致呈现了一种建立在倾听之上的新感知范式在西方思想史和文化史中的形成、发展与确立。对于听觉在新的感知范式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对于音乐崇拜在当今社会生活中逐渐取代偶像崇拜这一现象的深远影响,对于倾听这一概念在当代西方人文学诸学科中的普遍运用和相互作用,本书都做了尽可能充分的讨论和阐发。
本套丛书以跨学科的原典梳理为分析线索和立论依据,从《意义》、《礼物》、《身体》、《行动》、《书写》、《法则》、《道说》、《焦虑》)、《倾听》、《动物(性)》等诸人文学科交叉概念入手,深入探究当代西方神学与人文学的内在关联、相互借鉴及深层对话,同时又从中国自身的学术处境和问题意识出发,试图把握当代西方思想的关键概念、核心命题和基本逻辑,其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学术文献等等涉及到当代中西方人文学科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相信此项研究对我国人文领域学术研究具有重大推进作用。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圣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1225721 如需购买下载《圣痕》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70 | 印数 | 3000 |
圣痕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3.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11 的主题关于 基督教-影响-西方艺术-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