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65.0
本书总结了近5年来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方法和育种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连锁分析和遗传图谱,单标记分析和简单区间作图,完备区间作图,上位型互作QTL作图,QTL和环境互作分析,多亲本遗传群体QTL作图,QTL作图的关联分析方法,QTL作图研究中的常见问题,QTL精细定位、克隆和功能验证,纯系品种育种过程模型,杂种品种育种过程模型,QTL作图结果的育种应用,QTLIciMapping软件使用,育种模拟软件使用等内容。
第1章 遗传研究群体§1.1 遗传研究的常见群体类型§1.1.1 双亲群体§1.1.2 多亲群体§1.1.3 创建遗传群体的若干注意事项§1.2 基因型数据的初步整理和分析§1.2.1 基因型数据的获取§1.2.2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1.2.3 基因型频率的适合性检验§1.3 基因效应和遗传方差§1.3.1 群体均值和表型方差的计算§1.3.2 单基因座位上的加显性遗传模型§1.3.3 单基因座位上的遗传方差§1.4 单环境表型观测值的方差分析§1.4.1 表型值的线性分解§1.4.2 表型离差平方和的分解§1.4.3 水稻粒长性状的单环境方差分析§1.5 多环境表型观测值的方差分析§1.5.1 表型值的线性分解§1.5.2 表型离差平方和的分解§1.5.3 水稻粒长的多环境方差分析§1.6 基因型值和遗传力的估计§1.6.1 单环境基因型值和遗传力的估计§1.6.2 多环境基因型值和遗传力的估计§1.6.3 异质误差方差下基因型值的估计练习题
第2章 连锁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2.1 世代转移矩阵§2.1.1 世代转移矩阵的定义§2.1.2 回交世代转移矩阵§2.1.3 自交世代转移矩阵§2.1.4 加倍单倍体世代转移矩阵§2.1.5 连续自交的世代转移矩阵§2.1.6 基因型理论频率的矩阵表示§2.2 两个座位上各种基因型的理论频率§2.2.1 10种基因型的理论频率§2.2.2 永久群体中4种纯合基因型的理论频率§2.2.3 两个共显性标记在暂时群体中的基因型理论频率§2.2.4 一个共显性和一个显性标记在暂时群体中的基因型理论频率§2.2.5 一个共显性和一个隐性标记在暂时群体中的基因型理论频率§2.2.6 两个显性标记在暂时群体中的基因型理论频率§2.2.7 一个显性和一个隐性标记在暂时群体中的基因型理论频率§2.2.8 两个隐性标记在暂时群体中的基因型理论频率§2.3 两个标记/基因座位间重组率的估算§2.3.1 DH群体中重组率的极大似然估计§2.3.2 重组率极大似然估计的一般形式§2.3.3 F2群体中一个共显性座位和一个显性座位间的重组率估计§2.3.4 Newton迭代算法中初始值的选取§2.3.5 F2群体中重组率估计的EM算法§2.3.6 奇异分离对重组率估计的影响§2.4 不同遗传群体重组率估计的比较研究§2.4.1 不同遗传群体中检验连锁的LOD统计量§2.4.2 不同遗传群体中重组率估计的准确度§2.4.3 不同遗传群体检测到显著连锁所需的样本量§2.5 作图函数和遗传图谱构建§2.5.1 遗传干涉和干涉系数§2.5.2 作图函数§2.5.3 标记分群算法§2.5.4 标记排序算法§2.6 随机交配群体的连锁分析§2.6.1 随机交配与连锁不平衡§2.6.2 基因型到配子的转移矩阵§2.6.3 随机交配若干代的配子型和基因型频率练习题
第3章 单标记分析和简单区间作图§3.1 单标记分析§3.1.1 单标记基因型均值的差异分析§3.1.2 两种基因型群体中单标记分析的t检验§3.1.3 3种基因型群体中单标记分析的t检验§3.1.4 3种基因型群体中单标记方差分析§3.1.5 单标记分析的似然比测验§3.1.6 单标记分析存在的问题§3.2 简单区间作图§3.2.1 区间标记型中QTL基因型的频率§3.2.2 QTL基因型平均表现的极大似然估计§3.2.3 QTL存在的检验§3.2.4 QTL遗传效应和贡献率的估计§3.2.5 区间作图在一个DH和一个F2群体中的应用§3.2.6 简单区间作图中的幻影QTL现象§3.2.7 简单区间作图的其他问题§3.3 检验统计量LOD临界值的选择§3.3.1 显著性水平和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3.3.2 不存在QTL的零假设条件下单个扫描位点LRT统计量的分布§3.3.3 单条染色体上最大LOD统计量分布的影响因素§3.3.4 全基因组有效检验次数与经验LOD临界值§3.3.5 排列检验与经验LOD临界值练习题
第4章 完备区间作图方法§4.1 控制背景遗传变异的重要性§4.2 DH群体完备区间作图§4.2.1 单个QTL的加性遗传模型§4.2.2 多个QTL的加性遗传模型§4.2.3 定位加性QTL的一维扫描和假设检验§4.2.4 ICIM在一个大麦DH作图群体中的应用§4.3 F2群体完备区间作图§4.3.1 单QTL的加显性遗传模型§4.3.2 多QTL的加显性遗传模型§4.3.3 定位加显性QTL的一维扫描和假设检验§4.3.4 ICIM在一个大豆F2作图群体中的应用§4.4 假设检验的第二类错误与QTL检测功效§4.4.1 第二类错误和假设检验的功效§4.4.2 第二类错误概率与适宜的样本量§4.4.3 模拟试验中QTL的分布和效应模型§4.4.4 QTL检测功效和错误发现率的计算§4.5 完备区间与简单区间两种作图方法的比较§4.5.1 简单区间作图的QTL检测功效§4.5.2 完备区间作图的QTL检测功效§4.5.3 依标记区间的检测功效§4.5.4 QTL作图群体的大小§4.6 避免表型对标记变量的过拟合练习题
第5章 互作QTL作图§5.1 DH群体中上位型互作QTL作图§5.1.1 互作QTL作图的线性回归模型及其统计学性质§5.1.2 上位性QTL的二维区间作图§5.1.3 连锁和上位型互作存在时群体遗传方差的计算§5.1.4 利用DH群体定位互作QTL的模拟研究§5.2 F2群体上位型互作QTL作图§5.2.1 F2群体的上位型互作遗传模型§5.2.2 F2群体的上位性QTL作图§5.3 常见互作类型的遗传分析和检测功效§5.3.1 两个互作座位间遗传效应的计算§5.3.2 两个基因座位间遗传方差的分解§5.3.3 互作QTL检测功效的模拟§5.3.4 互作QTL作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5.4 QTL与环境间的互作分析§5.4.1 加性QTL与环境的互作分析§5.4.2 加加上位性QTL与环境的互作分析§5.4.3 一个真实RIL群体的QTL和环境互作分析练习题
第6章 其他类型群体的基因定位§6.1 选择基因型分析和混合分离分析§6.1.1 选择基因型分析的统计学原理§6.1.2 选择基因型分析中检验QTL的LOD统计量§6.1.3 混合分离分析§6.1.4 选择基因型分析和混合分离分析存在的问题§6.2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的QTL作图§6.2.1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的特点§6.2.2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的QTL定位方法§6.2.3 水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中粒长性状的QTL作图§6.3 多亲本与一个共同亲本杂交衍生遗传群体的QTL作图§6.3.1 广义线性回归和模型选择§6.3.2 JICIM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6.3.3 一个拟南芥NAM群体中开花期性状的QTL定位§6.4 自然群体的关联分析方法§6.4.1 连锁与连锁不平衡§6.4.2 随机交配与连锁不平衡§6.4.3 群体结构与连锁不平衡§6.4.4 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两种基因定位方法的比较§6.5 数量性状基因的孟德尔化§6.5.1 重组近交家系群体中粒宽QTL的初步定位§6.5.2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中粒宽QTL的验证§6.5.3 一个稳定遗传粒宽QTL的孟德尔化§6.5.4 一个稳定遗传粒宽QTL的精细定位练习题
第7章 QTL作图中的其他常见问题§7.1 QTL遗传方差和贡献率的计算§7.1.1 单个QTL的遗传方差和贡献率§7.1.2 连锁QTL的遗传方差和贡献率§7.1.3 QTL贡献率与QTL检测功效的提高§7.2 复合性状的QTL作图§7.2.1 复合性状及其在遗传研究和育种中的应用§7.2.2 一个玉米RIL群体中构成性状和复合性状的QTL作图§7.2.3 复合性状的基因效应和遗传方差§7.2.4 复合性状QTL作图的功效分析§7.2.5 复合性状的遗传力§7.3 加密标记对QTL检测功效的影响§7.3.1 加密标记对单个QTL检测的影响§7.3.2 加密标记对连锁QTL检测的影响§7.4 缺失标记的填补及缺失标记对QTL作图的影响§7.4.1 缺失标记的填补§7.4.2 一个水稻F2群体中的株高QTL§7.4.3 缺失标记对QTL检测功效的影响§7.5 奇异分离对遗传研究的影响§7.5.1 一个水稻F2群体中的奇异分离标记§7.5.2 奇异分离在3种基因型群体中对QTL作图的影响§7.5.3 奇异分离影响的距离§7.5.4 奇异分离在两种基因型群体中对QTL作图的影响§7.6 数量性状表型分布的非正态性§7.6.1 数量性状的表型模型与表型分布§7.6.2 非正态表型分布的QTL作图练习题
第8章 育种过程的建模和模拟§8.1 植物育种模拟的重要性、原理和工具§8.1.1 育种模拟的重要性§8.1.2 育种模拟原理和工具§8.2 定义基因和环境系统及育种起始群体§8.2.1 基因和环境系统的一些基本信息§8.2.2 环境和性状信息§8.2.3 基因信息§8.2.4 标记信息§8.2.5 上位型互作网络信息§8.2.6 起始群体信息§8.3 在QuLine中定义育种方法§8.3.1 育种过程的详细描述§8.3.2 育种模拟试验的若干基本信息§8.3.3 简化修饰系谱育种方法的数字化定义§8.3.4 简化选择混合育种方法的数字化定义§8.4 模拟试验设计和结果分析§8.4.1 模拟试验设计§8.4.2 模拟结果分析:不同育种策略的遗传进度§8.4.3 模拟结果分析:成本与收益分析§8.4.4 育种模拟与科学化育种练习题
第9章 育种方法的模拟和比较§9.1 比较育种方法和利用基因信息选配亲本§9.1.1 修饰系谱和选择混合两种育种方法的模拟和比较§9.1.2 育种模拟在利用已知基因信息选配亲本中的应用§9.2 回交育种的模拟和比较§9.2.1 模拟试验的基本信息§9.2.2 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育种的亲本材料§9.2.3 简单回交与选择混合育种策略的结合§9.2.4 模拟试验设计§9.2.5 模拟结果分析§9.2.6 回交育种及简单回交育种策略的广泛应用§9.3 加倍单倍体与小麦常规育种的模拟比较§9.3.1 基因和环境系统§9.3.2 两种DH育种和常规育种方法§9.3.3 3种育种方法的年份和成本分析§9.3.4 DH和常规育种的遗传进度§9.4 标记辅助育种的模拟和比较§9.4.1 目标基因型存在的最小群体§9.4.2 聚合多个有利等位基因的群体遗传学§9.4.3 育种亲本和基因信息§9.4.4 复杂遗传模型下预测选择结果§9.4.5 顶交试验中聚合9个有利基因的最优策略§9.5 实现育种目标的成功概率估计§9.5.1 HarvestPlus挑战计划的育种目标§9.5.2 遗传模型和育种亲本材料§9.5.3 育种目标设置和育种策略模拟§9.5.4 不同育种策略间成功概率比较练习题
第10章 育种中的预测和设计§10.1 线性模型及其参数估计§10.1.1 线性回归模型§10.1.2 回归系数和误差方差的估计§10.1.3 广义线性模型§10.1.4 最优线性无偏估计和最优线性无偏预测§10.1.5 混合效应模型§10.2 育种值的预测§10.2.1 动物模型§10.2.2 配子模型§10.2.3 动物系谱共祖先系数的计算§10.2.4 植物自交系共祖先系数的计算§10.3 玉米杂交种表现的预测§10.3.1 一个玉米杂交种衍生的遗传研究群体§10.3.2 预测模型§10.3.3 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未测试杂交种的表现预测§10.3.4 预测方法有效性与性状遗传结构的关系§10.4 遗传研究到育种设计§10.4.1 研究育种目标性状的基因或QTL§10.4.2 结合育种目标设计目标基因型§10.4.3 达到目标基因型的途径分析§10.4.4 全基因组选择方法§10.4.5 遗传研究与植物育种方法练习题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和索引图版
《基因定位与育种设计》建立在作者十多年科研和教学的基础之上,《基因定位与育种设计》可分为四部分.第1章为第1部分,介绍遗传研究群体.主要包括常见群体类型、基因型数据的初步整理和分析、基因效应和遗传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单环境和多环境表型观测值的方差分析,以及基因型值和遗传力的估计等内容.第2章为第二部分,介绍连锁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主要包括世代转移矩阵、两个座位上基因型的理论频率、两个基因座位间重组率的估算、作图函数和遗传图谱构建算法等内容.第3~第7章为第三部分,介绍数量性状基因的作图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单标记分析,简单区间作图,完备区间作图,上位型互作及与环境互作的QTL作图,选择群体、自然群体和多亲本群体的基因定位,以及QTL作图中常见问题解析等内容.第8~第10章为第四部分,介绍育种中的模拟、预测和设计.主要包括育种过程的建模和模拟,育种方法的模拟比较和优化,线性预测模型及其育种应用,以及利用遗传研究结果开展育种设计等内容.前三部分可看作基因定位的内容,第四部分可看作育种设计的内容.每章之后,附有练习题.书后附有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和索引.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基因定位与育种设计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30406941 如需购买下载《基因定位与育种设计》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6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50 | 印数 |